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行者

    在歷史上我們,東南沿海的倭寇向來十分猖獗,而這些倭寇主要是一些日本浪人。戚繼光抗擊倭寇的歷史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所以,我們總會感覺日本總是具有很強的侵略性。自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更是不遺餘力的頻繁不斷的對別國發動侵略戰爭。

    為什麼一個小小島國,總是在不間斷的對外進行侵略和騷擾呢?

    戚繼光

    一、地理環境的影響因素:對日本形成對外侵略擴張性之民族性格的影響

    自古以來就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說法。其實,地理環境對培育國家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日本好戰的特色在戰爭中被釋放得淋漓盡致。日本呈現出強烈的對外擴張特性,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是塑造該國一個重要原因。

    1. 環境災害頻發,日本人的生死觀較為淡薄,容易形成視死如歸的軍國主義思想。

    日本地跨亞寒帶、溫帶和熱帶3個氣候帶,氣候型別及其複雜,雨雪災害時常困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更為嚴重的是,日本民眾飽經地震、火山、泥石流、海嘯、颱風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創傷,這是日本處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頻繁的特色。

    日本

    自然災害頻發的現實,使日本民族逐漸產生了一種生死無常的宿命觀念。日積月累,逐漸形成了日本人的生死觀較為淡薄的特色,孕育了國民壓抑、極端的民族特色,甚至是一種對生命的漠視的態度。這就使得日本民族形成了一種施暴好鬥、不懼生死的人生觀。

    "一般人對死的態度,論感情,是對宇宙的秩序想得開,論理智,是對自然秩序想得開,從而也就願意接受"。一旦這種人生觀與強烈的危機意識相結合,就會推動國家在條件具備時走向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併為逐步邁向軍國主義提供強大的動力。

    日本自然災害

    2. 日本受島國的地理環境限縮因素影響,使得日本大陸的危機意識易於激發強烈的擴張動機。

    日本大陸的人口稠密,自然資源相對匱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銳。而且地處板塊交界地帶,地震災害頻發;又處在海陸交界地帶,颱風登陸時最先到達日本。這使得日本所處的地理環境較為惡劣。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土地貧瘠,使人勤奮、儉樸、耐勞、勇敢和適宜戰爭,土地所不能給予的東西,他們不得不以人力去獲得。"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山地較多,適合居住及耕作的土地很少。

    日本國土

    要知道,日本的國土面積僅37萬平方公里,且山地佔總面積的76%。再加上日本列島呈南北走向,東西狹窄,防禦縱深短淺,極易遭受外部攻擊。因此,日本民族因長期以來面臨著潛在的生存困境,逐漸形成了強烈的危機意識。

    從16世紀日本侵略北韓開始,再發展到近代日本發動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爭,都與這種擴張心理相關。而這種擴張心理,是在長期生存危機的高壓下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積澱。透過對外侵略擴張來彌補本國地理環境的缺陷,是日本民族將這種危機感向外部轉移的企圖。

    日本侵略北韓

    3. 日本島國的閉塞環境形成大陸凝聚力和向心力強,更容易團結一致對外。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四面環海,在航海事業不發達的古代,長期處於與世隔絕的封閉狀態中。這一方面使日本民族形成了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妄自尊大的"神國"觀念。

    日本人認為,日本是世界的中心,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隨著近代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日本民族很容易不自覺地將這種自大、優越的民族心理擴大到對外交往中,以不平等的眼光看待國際社會。

    大和民族

    另外,日本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既能夠使集體內的某一個個體的力量藉助集體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以釋放,同時還可以掩蓋個人的責任。在群體無意識的狀態下,更容易走向極端。

    這時候,一個人的人性、良知等,完全被集團的道德標準所淹沒,只要集團認可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幹出來,甚至越是極端的行為越得到更多的讚賞和仿效",很容易導致日本人形成野蠻兇悍的性格,失去正確的價值取向。

    日本人

    4. 日本地處中華文明區的邊緣,巨大落差使得日本民族形成一種嚴重的自卑感。

    "沒有人能長期地忍受自卑之感。這會使他採取某種行動,來解決自己的緊張狀態。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但是其目的卻不在於解決問題。"為尋求心理慰藉,樹立自尊心與榮譽感,日本民族變本加厲地宣揚"大和民族優越論"。

    日本所特有的這種民族心理,致使日本民族對世界上其他民族尤其是弱勢民族極盡歧視欺辱之能事。更在與外部世界發生矛盾衝突時表現出強烈的非理性集團主義、種族中心主義和狂熱的征戰殺伐慾望。

    此外,日本作為一個典型的航海文明國家,在古代雖然十分封建保守,但也一度表現出某種對外擴張的戰略偏向,從16世紀"倭寇"對中國沿海地區的侵掠和當時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對北韓發動的侵略戰爭亦可見一斑。

    日本

    二、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日本走上對外侵略之路的潛在因素

    在闡述完地理環境對日本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的影響之後,接下來需要進一步分析一下,日本的地理環境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日本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對日本頻繁發動對外侵略的國家戰略的內在影響。

    作為一個悠久歷史的東方島國,日本在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島國特色的文化傳統。可以說,日本的民族文化特色,留下了地理環境對日本傳統文化的深深烙印。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當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特色當屬日本的武士道文化。武士道可謂是是日本侵略文化的精神支柱。

    武士道文化

    武士道是在神道教的基礎上,片面吸收儒教和佛教思想形成的。它起源於鎌倉幕府時期,江戶時代經過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改造,曾作為武士的基本道德規範逐步發展成熟起來。

    前面講過,在日本島國災難頻發的獨特地理環境下,世事無常使得日本人的生死觀念相對較為淡薄。在這種情況下,使整個日本社會養成了不懼生死、敢於冒險、殘酷無情、勇武好戰的特質。

    與此同時在日本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出於政治需要,歷代統治者對武士道展開了大力宣揚,使之不僅融入到武士的血液之中,也滲透進日本民族的靈魂之中,武士道崇尚優勝劣汰、弱肉強食、服強凌弱、以武服人。

    鎌倉幕府

    在日本的明治維新之後,武士作為一個階層從日本社會中消失,但武士道卻存活了下來。如果從好戰擴張性剝去日本人的外衣,露出的就是海盜的本性。武士道作為倫理體系會消失,但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不會在人間消亡。

    到了近代,明治政府建立後不久就武裝入侵北韓和中國的領土臺灣,這不是偶然的。

    明治政權在江戶時期武士道的基礎上,給它注入新的內容,其含義由最初的"勇敢"、"忠義"發展到後來的"殺戮"、"愚忠",武士道逐漸被引入一條偏激狹隘的道路。日本政府大肆歌頌這種侵略性十足的精神,並把這種武士道精神大加利用,來為日本的侵略戰爭服務。

    無疑,這種新型的武士道表現出強烈的擴張傾向,體現出明顯的對外侵略特徵,一旦被統治者別有用心地利用,整個日本民族都會淪為戰爭工具,逐步陷入軍國主義的深淵。

    武士道精神

    三、日本大陸的經濟基礎:日本開始走向對外侵略的內在動力

    前文已經講述,日本所處的地理環境因素對日本大陸民族文化有著很大的影響。受武士道精神以及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本,再加上日本人口稠密、資源匱乏的大陸現狀,就不難理解出日本走向對外侵略是受多重因素掣肘的選擇。

    如果從日本大陸的經濟結構來分析,可以說催生日本帝國主義的主導因素便是,日本大陸的封建地主經濟,與西方壟斷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結合的產物。

    日本地主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雖然封建領主經濟被改造收歸國有,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守舊勢力依然存在,形成了寄生性的地主經濟體系。日本透過"殖產興業",以國家投資來扶持日本民間企業的發展,逐步推動日本由封建地主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過渡。

    但是,在日本資本主義經濟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日本大陸市場狹小,迫切地需要開啟國外市場,於是日本率先在經濟上出現了對外擴張的需求。在大陸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日本逐漸開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

    日本明治維新

    從甲午戰爭時,日本已經逐步建立了以產業金融資本為核心的近代資本主義工業體系,並開始了向帝國主義的演變。從日本大陸的階級基礎來分析,日本變革了"士農工商"的階級佈局。

    舊的藩閥勢力依然寄生在官僚體制當中,新的資產階級演變成為財閥,逐漸匯聚到軍閥勢力的周圍,成為軍國主義的幫兇。而處在社會底層的工人和農民,就只能逐漸淪為日本軍國主義"富國強兵"的召喚下,對外侵略擴張的工具如和炮灰。

    於是,在人力、物力、財力的共同促使下,日本逐漸開始發動對外侵略擴張的戰爭。

    甲午戰爭

    四、日本大陸的政治體制:日本能夠實施對外侵略的關鍵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大陸所保留的天皇制的政治體制,是日本能夠發動並實施對外侵略的關鍵因素。

    日本的天皇制,天皇至上濃厚的皇權色彩,是日本能夠凝聚民心的關鍵因素。日本天皇的號召與日本軍國主義擴張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共同促進日本走向侵略擴張的時代。

    明治維新後,日本所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政體。這樣一來,近代日本的天皇制,同時具有神政、家長式、立憲主義的特徵。日本大陸封建社會的愚昧性並未徹底革除,而學習西方先進的民主制度又不夠健全,猶如邯鄲學步那樣不倫不類。

    日本天皇制

    在這種情況下,近代日本是非常複雜多變的,其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民主社會的虛偽性,在對待弱小的國家時又有著封建社會的殘酷性和掠奪性。

    這樣一來,大陸理性的資本主義經濟需要對外擴張,愚昧的封建思想又要服從於皇權至上的國家號召。於是乎,軍國主義在日本愈演愈烈暢行無阻,逐漸狂熱化的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實踐,最終釀成了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並不斷髮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現象。

    從日本近年來政府首腦的變更來看,日本曾在短短的6年之內,換了7個首相。這一舉動實屬突破性的新記錄。不過,雖然日本大陸首相頻繁更迭,但本質上依舊在一些日本大陸傳統的政治社團之中交替變更。所以,實質上並未出現大的動盪。

    日本首相

    因為,日本政治具有內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本政府在保持政策的持續性和政策推廣施行方面,仍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日本右翼勢力不斷的試圖擴張海上自衛隊的軍事實力的政治目的和政策趨向,一直保持著穩定的態勢發展。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時刻警惕日本對外侵略勢力的崛起的重要因素。

    日本右翼勢力

    五、國際形勢的變革:日本頻繁走上對外侵略戰爭的外部影響因素

    近代日本不斷走向對外侵略,與其所受的外部戰爭威脅存在一定的聯絡。在1274年和1281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兩次派軍隊入侵日本的戰爭。

    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或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雖然這兩次侵略企圖最終失敗,但其在宏觀歷史上,仍對日本的國家戰略影響起到了很大的威懾和影響作用。

    忽必烈

    19世紀中葉,當日本仍沉迷於封建幕府統治的落日餘暉中孤芳自賞時。1853年7月8日(嘉永六年六月三日)美國海軍准將培裡,率領艦隊強行駛入江戶灣的浦賀及神奈川(今橫濱)。在美國的武力脅迫下,日本幕府被迫接受了開港要求。

    日本開始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進近代社會,與此同時日本的政治、經濟、階級等諸多方面開始"煥然一新"。隨著東西方文明的相互交匯碰撞,"西力東漸"模式下的國際格局深刻地改變了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的命運。

    這個過程,既是日本被迫學習西方、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痛苦蛻變的過程,也是它由閉關鎖國向侵略擴張"轉身"的過程。

    美國海軍准將培裡

    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說過"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回顧在近代的大國崛起的歷史,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大是獲得國際人口和國際地位的關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日本開始追逐大國強軍。

    另一方面,日本人目睹清朝政府的衰敗和落後,在這種巨大的反差對比之下,日本結合本身的侵略性文化,和受由西方舶來的實力政治原則、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日本開始逐步轉變思路。

    在這種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下,日本大陸的好戰分子思想逐漸抬頭,帝國主義政策逐步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佔據了主導地位。

    俾斯麥

    結語

    綜上所述,在以上多重因素的相互影響之下,基於歷史合力的互動作用,形成了近代日本侵略性的文化特色。

    其中最主要和最關鍵的是,日本長期以來受島國地理環境影響所形成的一種民族文化特色,以及不斷受到的憂患意識,使得日本逐漸在對外侵略的路上越走越遠。

    再加上日本大陸的工業經濟的發展亟需開啟外部市場,國家的政治體制以及國際動盪的局勢等相關因素,使得日本頻繁走上對外侵略之路。從日本近年來的局勢來看,雖然日本大陸首相頻繁更迭,但大陸的經濟形勢依舊平穩執行。

    日本對外侵略

    而且,日本右翼勢力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也體現出日本好戰實力具有再度抬頭的傾向。再回顧近幾年,一些日本首相和大臣頻繁參拜戰犯陵墓的舉動,我們需要時刻警惕日本對外侵略勢力的崛起。

  • 2 # 林楓子和平精英

    一、日本作為島國,國土面積小,資源十分缺乏。侵略獲得的領土和財富,這樣也具備了和西方列強爭鬥的資格,所以他們想要藉助侵略得到的地盤,獲得擠進世界強國之列的資本,從而稱霸世界。

    二、日本是軍國主義國家大範圍傳播以擴張、侵略為主的思想,那個時候的日本野心很大,一直在對周邊所有國家進行侵略戰爭,在進犯中國之前,其實北韓以及中國的臺灣等地早就遭受到了日本人的侵略。而甲午戰爭更是讓日本從中國得到了不少的好處。於是地大物博的國家就成了日本人眼中的香餑餑。

    所以要抵制日本文化的潛移默化,打壓日本的科技發展,提防日本的野心,改變日本的總體思想。

  • 3 # 叔叔觀天下

    一個民族要發展,必須要有基本的物質基礎,否則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障。而日本就是存在著基本物質保障缺乏,才形成的侵略特性。

    作為一個海島組成的國家,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缺乏是基本的現狀。因此,自古以來日本就希望向陸地擴充套件,向大陸地區學習。在唐朝時期,日本便派遣使節、人員到大唐學習,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回日本,促進了當地農業、手工業的快速發展。受限於當時的航海技術,以及中國曆代王朝的強大,雖然在明朝有“倭寇”襲擾,但總體而言,在十九世紀之前,日本可能有侵略中國的心,但也無侵略中國的實力。

    但與之相鄰近的北韓半島就未能倖免了,在歷史上日本多次對北韓半島出兵,掠奪了大量的資源。

    在明治維新後,尤其是歐洲工業革命技術傳到日本,加速了日本的工業化發展。這時,日本把侵略的目標瞄向中國,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侵略中國的一次實戰演練,並取得了其預想效果。也正是有了甲午戰爭的勝利,才有了後來日本的全面侵華戰爭。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把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亞洲國家當成日本的殖民地。當然,最後的結局大家也知道了,日本戰敗,被美國“殖民”了幾十年。

    而今,由於國際局勢的變化,美國為了自身的戰略利益,對日本“鬆綁”,日本侵略本性也逐漸會暴露出來。如果時機成熟,日本必然會再次發動侵略戰爭。因為,日本本土資源實在匱乏,吃穿住用,工業發展等等資源都是需要進口,這樣的境況養成了日本侵略性,這是無法改變的。

    因此,我們一定要對日本提高警惕,壯大自身實力,讓日本不敢動,不能動。

  • 4 # 喜歡世界歷史的丘山君

    日本的侵略行為主要是在20世紀上半葉(主要是二戰期間)發生的,這與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

    一方面,日本是島國、土地資源面臨著資源短缺和地緣政治壓力的問題,促使一些日本領導人和軍方開始採取擴張主義政策,試圖透過戰爭來獲取更多的資源和領土。

    另一方面,日本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社會,但在現代化程序中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如經濟蕭條、社會不安、政治腐敗等,這些問題加劇了日本國內的緊張局勢,同時也影響了日本的對外政策。在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影響下,一些日本領導人和軍方開始採取侵略行為,試圖透過戰爭來解決國內問題。

    在二戰期間,日本先後侵略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侵略過程中,日本採取了殘酷的戰爭手段,對當地居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殺戮和屠殺,導致了數百萬人的死亡。

    對於日本的侵略,我們應該銘記歷史,時刻自強,勉勵自己,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溪流釣如何避開小白條釣石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