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
2 # 醉酒上樹的豬
大一新生想要學好古代文學,首先要培養對古代文學的興趣。而要培養興趣,當然是要從其可讀性來入手。
那麼,剛開始要如何做,才能讓自己對古代文學有濃厚的興趣呢?我的做法是,把古代文學作品及其對應的現代白話文譯本拿來對照閱讀。比如,《戰國策》這本國別體史書,我們可以透過現代文和古文原版的對照閱讀,來了解西周、東周到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各國曆史記述,它講述了戰國初期到秦滅六國約240多年的歷史,透過一系列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實戰演習,從不同側面展現了當時各個歷史階段的政治特點和社會風貌,其夾敘夾議、寓教於戰的獨有寫作風格,是吸引我們繼續閱讀古文的原動力。
如果我們能夠在對照閱讀一些篇什之後,後面再通到類似古文作品,能夠不用再尋找現代譯本就可以通讀下去,並能大致瞭解其中的含義,那就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一旦我們產生了興趣,便會不由自主地繼續閱讀下去。當我們完全不需要藉助重點字句的註釋即可以充分了解到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那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路子,就開始暢通了。
一句話,古代文學的重點是瞭解古人寫作中的通假、寓言、雙關、借喻、反語等相關用法,當我們懂得這些特殊用法的字或詞在哪些情境下主要代表什麼意思時,我們的古代文學學習就輕鬆了。
總之,大一新生想要學好古代語文,還得從培養興趣做起。此外,適當地練習用文言文來寫作,記敘一些自己經歷的事情,也是學好古代文學的一種有益途徑。新生們不妨一試。
“讀什麼”是最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優秀的作品燦若銀河,真要全部讀完恐怕一輩子都不夠用,而且也沒這個必要。
要想對古代文學快速入門就必須在心中搭起一個知識框架,必須能夠用時間線羅列出歷朝歷代的優秀作家和他們的代表作。而這個框架早就有“人”幫你搭好了,你只需要去看去記就行了。這個“人”就是文學史。
文學史通常不是一個人編的,一般是由出版社或大學請一個非常牛逼的學者做總編,再請幾個比較牛逼的學者任分冊責編,再組織一批有點牛逼的學者任章節作者。這樣每個學者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盡情發揮,最後由非常牛逼的學者統籌起來。
讀文學是最大的好處就是你能清晰地看到文學在歷史上的發展軌跡,能迅速掌握哪朝哪代有哪幾位重要的作家、重要的作品。當然,這些“知識點”其實你在初高中語文課上早就已經背過了,有些文章你在語文課上已經學過、背過。但是初高中語文課本里的古詩文雖然都是經典,但數量上畢竟遠遠不如文學史。
有文學史作為“地圖”,接下來你就可以按圖索驥,一篇篇找來讀了。雖然現在的網路非常發達,但本人不建議在網上讀原著,還是希望你能準備一套好的作品選。
即使是按照文學史和作品選讀,也不用每篇都讀。剛入門,只需要重點閱讀單獨佔一個章節的作家和作品,其次閱讀被重點分析的作品,再次是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作品。
文學史,推薦復旦大學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四卷本)》
作品選推薦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東潤 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全六冊)》
“怎麼讀”指的是如何理解文字,用哪些方法,從哪些角度去解讀文字,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以讀文學史為主,輔之以專家學者撰寫的專著,再輔之以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
讀文學史除了能快速建立知識體系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快速瞭解重要作家、作品的價值。透過閱讀文學史對作家、作品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幫助你掌握精髓,另一方面可以從中歸納研究方法。
你在讀的時候需要做筆記,需要圈畫,需要做旁批,如有必要還需要背誦關鍵段落。
“讀完後做什麼”指讀完重要的文字後要將自己的感想記下來。這個過程不同於上一環節中的做筆記。做筆記依然是梳理“別人的理解”,記感想是為了梳理“自己的感想”。
由於是初學者,你的感想肯定是膚淺的、零散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但這些都沒關係,先寫起來。動筆的過程就是整理思維的過程,是加深記憶的過程,是輸入後內化的過程。
只要堅持寫,你就會發現自己不僅越寫越好,而且對作品的理解也會也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