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事說說事

    不明白你提這問題從誰的角度,是老師還是家長?(不好意思,回答完了,才看到底下的說明,不改了,就這樣)

    如果是老師的角度,首先老師要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是你的課要生動,讓孩子喜歡。態度要和藹,如果老師的態度太過強硬,脾氣不好,學生回答錯誤不是兇、罵,就是嘲諷挖苦,那麼學生幾乎不會主動回答你的問題的。被點名叫到的估計也是硬著頭皮、戰戰兢兢的,生怕回答錯誤挨一頓訓。

    所以,身為老師,一定要能和學生很好的溝通,和諧相處,特別是青春叛逆期的學生,更應該注意,一旦學生對你有看法,不但不回答你的問題,你的課他都不想上,成績肯定也上不去。學生犯了錯誤該批評教育的,必須及時批評教育,但是過後要找學生談心,適當鼓勵、獎勵,這樣學生的自尊心才不會受到傷害。才不會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

    當然如果是專業院校畢業的老師,一般對這種問題都不需要問吧?

    如果是家長,更應該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是老師反應學習不主動,回答問題不積極,家長要和孩子溝通,瞭解清楚原因,比如是不是存在上述關於老師的問題。如果是,家長應該和老師溝通,改變教育方式,再給孩子鼓勵和信心,也可以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認可老師。否則永遠有個心結,學習也不能進步。

    教育孩子看似簡單,其實有很多技巧,重點要抓住各個時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教育,相信對誰都不是問題。

  • 2 # 荷葉村夫

    卑之無甚高論。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老師們採取了許多辦法,如分組評比,插小紅旗,看誰的紅旗多。進行積分看誰的分數高,搶紅旗,先回答出多少問題就搶到紅旗,問答問題計入平時成績。甚至對於低年級小朋友,積極回答問題的獎勵棒棒糖……但學生不回答問題,沒有犯法,老師不能把他怎麼樣!

    為了讓學生回答問題,積極主動地學習,處於支配地位的仍然是教師!

    教師所涉及的內容應儘可能考慮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問題;教師的講述應儘量生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難易適中,符合學生跳起來摘桃子的原則,不能太易,太易的問題沒有挑戰性,中等及以上成績的學生就會不屑回答了!有老師專提哪種傻瓜式問題,愚弄式問題,由於太易,所以無人問答!另外,那種問題對推進課的進度作用也不大。問題不在多,而在精。不能為答問題而設問題。當然問題也不能太難,連腦子靈活的學生都懵了,也沒意義。問題要由易到難。梯度推進。課程適當搞點花樣是必要的。

    回答供參考。

  • 3 # 睿智姝萍

    你的孩子的特點跟很多孩子一樣。在家裡調皮,在學校愛面子膽小。

    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起來教育效果最好。

    在家裡。父母要多和孩子做親子活動。

    帶孩子和關係好的朋友一起吃飯、遊玩、鍛鍊身體。

    關係好的朋友也有孩子,鼓勵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有了好東西分著吃;有了好玩具一起玩。玩中長見識、長膽量。

    帶孩子鍛鍊身體。游泳啊,打球啊!游泳、打球都需要體力,也需要膽量。有了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父母不要包辦代替。

    我的小孫子非常膽小。後來他愛上了滑板,我兒子媳婦支援孩子在不耽誤正事的情況下跟小朋友在一起玩。這樣他放下了手機,玩滑板。玩好了出去比賽,要坐火車、住旅館,父母不跟著,他遇到了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有時候星期天比賽完畢,坐火車從南邊到北邊做車,孩子沒有錢就步行一二十里地;住旅館住那沒有衛生間的,便宜點。

    父母知道了也很心疼,但讓他鍛鍊現在鍛鍊的身體健康了,懂事了,膽子大了。也知道遇事怎麼處理了。小孩給他機會鍛鍊太重要了!不要捨不得!

    在學校裡,老師要多費心。

    上課提問時,找最容易的問題讓他回答。答對了,老師表揚他,鼓勵鼓勵他。答對了他就有了信心,樹立孩子的信心很重要!

    有了信心,老師可以由易到難提問他。慢慢地他的注意力集中了,聽老師講課開始記筆記,老師提問時,他會的一定會舉手。

    另外,不管哪個孩子答錯問題,老師不能批評他。一批評,會影響很多孩子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老師和學生互動不起來,學習氣氛很緊張,學習風氣不好。

    結束語:

    經過父母和老師的培養,孩子一定會有進步的。老師和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讓他膽子大了有擔當了,成了男子漢!

  • 4 # 曉莉要賺錢

    先問問自己孩子為什麼不積極呢?

    針對原因尋找解決辦法。

    我這個答案也許只有少數人能看懂。

  • 5 # 本分人0681

    積極主動學習,必須的條件是內驅力,有了內驅力,不讓他學習都難。就像吃飯一樣,有強烈飢餓感的人才最想吃飯,有了這種飢餓感,是很難阻擋住他吃飯的,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首先要解決的應該心理需求問題。比如,孩子最喜歡的是什麼?最想做的是什麼?他有什麼追求?這就是孩子的需求,要巧妙的把孩子的這些需求與其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孩子的學習動力就會增強。如何發現孩子的需求,怎樣把這些需求與學習結合起來,就是需要老師和家長需要多觀察多思考的問題了。希望咱們以後逐步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立秋有感,什麼是我們追求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