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人們出行,除了車馬外,基本上都是步行,跋山涉水,路途遙遙,確實辛苦萬分,而且於路劫匪時常出沒,兇險之極,那真是步步驚心啊。但我們從一些歷史資料中,卻很少見到有劫匪搶劫趕考書生的。為什麼古代什麼都敢搶劫的土匪,卻獨獨不敢對進京趕考的書生下手呢?
其一,進京趕考的書生寥若晨星
以明清時期為例,我們知道,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差不多要經過六次考試。預選考試分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府試每年進行一次,院試則是三年兩次。縣試就是由縣令主持的對本縣讀書人進行的科舉考試預選。一般在二月份進行,分五場考試,取入圈的前50名,然後將這50名分為六等,前一二等的才有資格參加府試。前一二等的考生也就一二十名,當年的四月份再去參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需要三場考試,透過府試的考生這時可稱為儒童或童生,再去參加省裡的院試。院試一般由省裡的學政組織,也考三場,由省巡撫主持。只有透過院試的書生,才能成為秀才,也算是有了功名,被稱為生員。能考上秀才的,已經是很少的人了。以清朝為例,267年間,全國總共獲得秀才功名的也就46萬人,平均每年才1700餘人,平均到各省也就更少了。
有了秀才身份,個人社會地位也就有所提高了。有了秀才身份,就有資格到縣、府、省裡的一些官府舉辦的學校進行學習,有些優等生員還可以在學校免費食宿。同時有了秀才身份,家裡就可減免部分賦役,秀才見了縣官可以不用跪拜,因為有功名在身,惹上訟獄也不能隨意上刑。只有透過省裡割除功名後方可施刑。
以上縣試、府試和院試,才是科舉考試的初試,也就是預選考試。只有成為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參加省裡三年一次的鄉試。一般鄉試都是在秋天八月份進行,因此也稱秋闈。鄉試是正式進入科舉考試的第一階段,主考一般由京城派下來的學政主持,連考三場。透過鄉試考試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寫“亞元”,第三、四、五名寫“經魁”,第六名及以後的寫“文魁”,前五名合稱“五魁首”。能獲得舉人功名的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以明朝為例,270年間,全國共錄取舉人10萬多一點,平均每年不足400人,再平攤到各省,那就更少了,有的府縣甚至幾年還考不上一個舉人。
能考上舉人,差不多就可以做官了。有舉人功名的,家中賦役全免,上堂見官賜座,除了擁有秀才的優惠待遇外,在有的地方官員出現空缺時,舉人可以補員,有的可做知縣。
只有考上舉人,才有資格進京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和皇帝主持的殿試。會試和殿試每三年舉行一次,一般在春季,因此也稱春闈。為了參加會試和殿試,各地舉人們就需要進京趕考。但因舉人太稀少了,一般一個縣、一個州府還不見一個舉人,因此劫路的土匪也就很難見到一個趕考的舉人了。正因為很少見,自然也就不會出現趕考書生被劫匪搶劫的事情了。
其二,趕考的舉子身份特殊,劫匪也怕惹上麻煩
能中舉的人,都成了國家重要的後備人才,都是登記造冊的,早已納入了國家的重點保護物件,因此,舉子們進京趕考,朝廷為他們制定了很多很完備的優惠和保護措施,官府不但不敢為難刁難他們,還要發給他們通行證,提供路費、食宿和車輛。為他們提供的車輛,稱公車。舉子可以坐公車上路,地方官一路都會為他們提供方便,保護他們的安全,不但為他們供給路費,還每到一地,可入住驛站,甚至派驛使護送。一旦舉子在趕考路上被劫匪搶劫或劫殺,朝廷就會嚴令追查,嚴令剿捕劫匪,而且地方官也會因此受到追責。
作為劫匪,有一點思想也不會去劫殺赴京趕考的舉子的。一方面,趕考舉子們身上不會帶太多的錢,劫他們也劫不出多少油水;另一方面,劫舉子就會惹怒官府。劫匪再厲害,也是不敢與官府對抗的。一旦劫了舉子,官府勢必會出兵圍剿。不但劫不了多少錢,甚至還要因此會把性命搭上,如此賠本的買賣,劫匪怎麼會做?那些過往的富商、大戶,不被官府重視,又能得很多錢財,搶劫富商比搶劫趕考舉子划算多了。
其三,劫匪也很尊重趕考的舉子們
古代讀書識字的人很少,能識字做文章的,那都是讓鄉鄰們尊崇的先生。本來秀才都很少了,舉人就更稀少。舉人們進行趕考時,在車上會樹一個黃色的旗子,寫明“禮部會試驗”或“奉旨會試”。人們一看是進京趕考的舉子,這可是千里難挑一的人,是大學究,是前途無量的人,個個尊敬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去難為他們呢。不僅不難為,於路的有錢有位的人還會幫助他們,結交他們,甚至會無償給他們提供錢財和衣食。劫匪們難得一見一個舉子,能路過這裡,這可是他們的榮光,說不定以後還能用到人家。因此劫匪們不但不為難舉子們,還會放開大路,恭敬地送舉子上路,甚至有意結交他們。
正因為趕考的書生特別稀少,又受官府嚴格護送,且舉子們普遍受人們的尊崇,因此,再瘋狂的劫匪,一般也是不會輕以對趕考的書生下手的。
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人們出行,除了車馬外,基本上都是步行,跋山涉水,路途遙遙,確實辛苦萬分,而且於路劫匪時常出沒,兇險之極,那真是步步驚心啊。但我們從一些歷史資料中,卻很少見到有劫匪搶劫趕考書生的。為什麼古代什麼都敢搶劫的土匪,卻獨獨不敢對進京趕考的書生下手呢?
其一,進京趕考的書生寥若晨星
以明清時期為例,我們知道,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差不多要經過六次考試。預選考試分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府試每年進行一次,院試則是三年兩次。縣試就是由縣令主持的對本縣讀書人進行的科舉考試預選。一般在二月份進行,分五場考試,取入圈的前50名,然後將這50名分為六等,前一二等的才有資格參加府試。前一二等的考生也就一二十名,當年的四月份再去參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需要三場考試,透過府試的考生這時可稱為儒童或童生,再去參加省裡的院試。院試一般由省裡的學政組織,也考三場,由省巡撫主持。只有透過院試的書生,才能成為秀才,也算是有了功名,被稱為生員。能考上秀才的,已經是很少的人了。以清朝為例,267年間,全國總共獲得秀才功名的也就46萬人,平均每年才1700餘人,平均到各省也就更少了。
有了秀才身份,個人社會地位也就有所提高了。有了秀才身份,就有資格到縣、府、省裡的一些官府舉辦的學校進行學習,有些優等生員還可以在學校免費食宿。同時有了秀才身份,家裡就可減免部分賦役,秀才見了縣官可以不用跪拜,因為有功名在身,惹上訟獄也不能隨意上刑。只有透過省裡割除功名後方可施刑。
以上縣試、府試和院試,才是科舉考試的初試,也就是預選考試。只有成為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參加省裡三年一次的鄉試。一般鄉試都是在秋天八月份進行,因此也稱秋闈。鄉試是正式進入科舉考試的第一階段,主考一般由京城派下來的學政主持,連考三場。透過鄉試考試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寫“亞元”,第三、四、五名寫“經魁”,第六名及以後的寫“文魁”,前五名合稱“五魁首”。能獲得舉人功名的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以明朝為例,270年間,全國共錄取舉人10萬多一點,平均每年不足400人,再平攤到各省,那就更少了,有的府縣甚至幾年還考不上一個舉人。
能考上舉人,差不多就可以做官了。有舉人功名的,家中賦役全免,上堂見官賜座,除了擁有秀才的優惠待遇外,在有的地方官員出現空缺時,舉人可以補員,有的可做知縣。
只有考上舉人,才有資格進京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和皇帝主持的殿試。會試和殿試每三年舉行一次,一般在春季,因此也稱春闈。為了參加會試和殿試,各地舉人們就需要進京趕考。但因舉人太稀少了,一般一個縣、一個州府還不見一個舉人,因此劫路的土匪也就很難見到一個趕考的舉人了。正因為很少見,自然也就不會出現趕考書生被劫匪搶劫的事情了。
其二,趕考的舉子身份特殊,劫匪也怕惹上麻煩
能中舉的人,都成了國家重要的後備人才,都是登記造冊的,早已納入了國家的重點保護物件,因此,舉子們進京趕考,朝廷為他們制定了很多很完備的優惠和保護措施,官府不但不敢為難刁難他們,還要發給他們通行證,提供路費、食宿和車輛。為他們提供的車輛,稱公車。舉子可以坐公車上路,地方官一路都會為他們提供方便,保護他們的安全,不但為他們供給路費,還每到一地,可入住驛站,甚至派驛使護送。一旦舉子在趕考路上被劫匪搶劫或劫殺,朝廷就會嚴令追查,嚴令剿捕劫匪,而且地方官也會因此受到追責。
作為劫匪,有一點思想也不會去劫殺赴京趕考的舉子的。一方面,趕考舉子們身上不會帶太多的錢,劫他們也劫不出多少油水;另一方面,劫舉子就會惹怒官府。劫匪再厲害,也是不敢與官府對抗的。一旦劫了舉子,官府勢必會出兵圍剿。不但劫不了多少錢,甚至還要因此會把性命搭上,如此賠本的買賣,劫匪怎麼會做?那些過往的富商、大戶,不被官府重視,又能得很多錢財,搶劫富商比搶劫趕考舉子划算多了。
其三,劫匪也很尊重趕考的舉子們
古代讀書識字的人很少,能識字做文章的,那都是讓鄉鄰們尊崇的先生。本來秀才都很少了,舉人就更稀少。舉人們進行趕考時,在車上會樹一個黃色的旗子,寫明“禮部會試驗”或“奉旨會試”。人們一看是進京趕考的舉子,這可是千里難挑一的人,是大學究,是前途無量的人,個個尊敬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去難為他們呢。不僅不難為,於路的有錢有位的人還會幫助他們,結交他們,甚至會無償給他們提供錢財和衣食。劫匪們難得一見一個舉子,能路過這裡,這可是他們的榮光,說不定以後還能用到人家。因此劫匪們不但不為難舉子們,還會放開大路,恭敬地送舉子上路,甚至有意結交他們。
正因為趕考的書生特別稀少,又受官府嚴格護送,且舉子們普遍受人們的尊崇,因此,再瘋狂的劫匪,一般也是不會輕以對趕考的書生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