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潯陽鹹魚

    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包括東漢政府對待涼州羌亂時的對策,也同樣出現過搖擺。

    涼州三明事

    在涼州羌亂年表中,最嚴重的兩次是漢安帝“永初羌亂”(107-118年)和漢順帝時期的“永和羌亂”(136年之始),持續七年左右。這兩場曠日連年的戰爭,讓東漢政府白白耗費了上百億的資金。

    範書《西羌傳》:(永初羌亂)自羌叛十餘年間,兵連師老,不暫寧息。軍旅之費,轉運委輸,用二百四十餘億,府帑空竭。延及內郡,邊民死者不可勝數,並涼二州遂至虛耗。

    在桓帝時期,零星的羌亂仍然此起彼伏,同時,涼州出了三位名將。

    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

    因為他們的表字都帶有“明”字,所以時人稱他們為“涼州三明”。

    其中,皇甫規和張奐兩人對羌人一直都採取“分化懷柔”的政策,具體就是,擊敗叛羌部落後,只懲罰罪魁,同時安撫其他人。

    這樣做的好處是,維護漢人在涼州的統治聲望,表面上降低戰爭費用。

    但是,弊端就是:皇甫規和張奐安撫了羌人這是事實,導致,羌人只信任他們兩人的話。而東漢政府不允許地方將領長期坐鎮地方,以防形成軍閥割據的事實,甚至連士人都不能在本地當最高行政長官,所以有“三互法”的存在。

    皇甫規、張奐都是涼州人,領兵作戰得勝後,東漢政府就要將他們免除軍職,收回兵權,徵入朝廷為官。皇甫規和張奐前腳剛走,後腳,羌人就又開始叛亂了。

    皇甫規坐鎮涼州時間長一點吧,也不行,朝廷還會有人上書彈劾皇甫規,說皇甫規勾結叛羌,用錢收買羌人表面上投靠漢廷,所以,才會出現皇甫規剛走,羌人就亂的情況。為此,皇甫規還吃了冤獄(被宦官陷害),幸虧三公聯合大批太學生一同為皇甫規請願,才得以平反。

    段熲,作為涼州三明中的後起之秀,他對皇甫規、張奐的做法並不認可,後來與張奐爆發過政治上的衝突(段熲領兵在外時,張奐上書彈劾段熲,段熲得知,又連忙上書為自己辯解,兩人結怨)。

    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劉志問計於段熲之時,段熲就把張奐等人的方法做了批判,他認為,對待叛羌,就應該全部剿滅,不應該安撫,反正歸順漢廷的羌人部落還有很多,無非此消彼長。

    這一點,得到了劉志的贊同,但是劉志很快駕崩了,次年,張奐班師雒陽,段熲則接管其軍隊,西征涼州。

    段熲耗費一年多的時間,將涼州叛羌消滅,自此,段熲的威名深入人心,

    多年後,賈詡在路上被羌人所劫,詐稱自己是段熲外孫,羌人都不敢動他,趕緊把賈詡放了。

    公孫瓚與劉虞

    正如同涼州三明所遇到的困局,皇甫規和張奐的懷柔政策也並不是無效,只不過是在東漢政府不許本地人擁兵自重這個條件限制框架裡無法維護下去,另外段熲的血腥屠殺也不是針對所有羌人,他的軍隊中同樣有歸附漢廷的羌人——湟中義從。

    歸納來看,段熲只不過是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解決之道。

    在漢末中平年間,幽州“二張叛亂”這個問題上,公孫瓚與段熲的行事作風是有差別的:段熲認可歸附漢廷的羌人,公孫瓚可從來不願意用烏桓人,以至於和烏桓人成了死敵。

    漢靈帝任命的幽州牧劉虞,之前在幽州就擔任過刺史,與烏桓人(當時的幾個部落首領,例如丘力居)是有過交情。丘力居這些人,更多的是被張純、張舉忽悠了,才起兵反漢的,等到聽說劉虞到任幽州,立刻棄甲歸降。

    劉虞在幽州的影響力之大,令人咋舌,原本鬧得如野火燎原之勢的叛亂,幾乎是瞬間偃旗息鼓,烏桓人紛紛投奔劉虞,二張的叛軍實力大損,不戰而潰,只能逃亡塞外,不久,張純還被門客王政刺殺,授首漢廷。

    公孫瓚在此時的表現更多像是嫉妒,他見劉虞兵不血刃地就解決了鬧了兩年多的叛亂,加上烏桓人都投奔劉虞而去,他甚至派人去從中作梗,刺殺烏桓使者,從這一點看,公孫瓚做的不厚道。純粹是為了報復而報復。

    切題

    本題的問題答案,並不是必須二選一:認為劉虞或者公孫瓚誰對誰錯。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因時制宜。

    劉虞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在於他與烏桓人之間的友好信任基礎,如果換做別人去,沒有這個感情基礎,光靠懷柔,烏桓人不一定會賣賬的。

    就像東漢帝國的西域都護班超一樣,班超坐鎮西域幾十年,西域各國相安無事,班超年老卸任,新來的任尚沒做幾年,西域就亂了,班超維護幾十年的和平環境一朝俱無。

    所以說,漢靈帝選拔劉虞坐鎮幽州,是一件正確的舉措。劉虞也不負眾望,輕鬆平定叛亂,為幽州百姓(漢人、異族)重新帶來了和平。公孫瓚如果真心忠於劉虞,兩人合作,繼續維護漢廷在東北邊境的安全,那就要成就一段千古佳話了。

    只可惜,歷史上的公孫瓚並沒有這樣的政治覺悟,他對劉虞更多的是唱反調,破壞現有的和平基礎,最終兩人徹底反目。

    興平元年(194年)夏,劉虞被公孫瓚殺害後,袁紹還因此為契機,將烏桓人聯絡為盟友(之前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烏桓人還是保持中立),打著為劉虞復仇的旗號討伐公孫瓚。最終在建安四年(199年),公孫瓚戰敗身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七炮進三兵和五七炮進七兵佈局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