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圍困戰的失敗,土耳其人不僅僅是轉入了防禦,而是整個奧斯曼帝國從此以後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發不可收拾!其實奧斯曼帝國攻打維也納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1529年圍攻維也納,因為天降大雪導致了失敗。這個是第二次,也是奧斯曼特意為避開大雪而精心準備的一次,要了解問題的真相,我們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前因後果,下面我就來一一講述。(奧斯曼軍隊圍攻維也納)
如果說君士坦丁堡是亞歐之間的咽喉,那麼維也納就是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地處中歐腹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的奧斯曼帝國要想進軍中歐和西歐,維也納是繞不開的一個點,當時的奧斯曼帝國集中了十三萬大軍(號稱三十萬,看來中外都有這個習慣)於1683年7月14日開始圍困維也納,當時的奧地利王室已經全部逃走放棄了維也納,奧斯曼軍指揮卡拉·穆斯塔法·巴沙以為可以輕易得手便沒有立即進攻,而是下令在城下修整了十天。沒想到十天後發起的第一波攻勢很快被堅強的維也納人打退,奧斯曼帝國接連發起波進攻依然不奏效,戰事陷入了膠著狀態,攻城部隊疲乏,但是城中糧食和水也陷入了短缺,如果耗下去,奧斯曼帝國的獲勝機率肯定更大。就在這時整個歐洲的救世主—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率領的以翼騎兵為主力的七萬神聖同盟軍來了,這一來徹底扭轉了局面,奧斯曼帝國兩頭被堵,到最後直接成了大潰散,維也納之戰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勝利結束,奧斯曼此戰之後卻一步步淪為了“西亞病夫”!(波蘭翼騎兵)
1、奧斯曼帝國為了防止1529年的失敗重演,等待了18個月,特意選擇在春天行動,但是18個月的時間也給了哈布斯堡王室們外交和準備時間,他們不停的遊說歐洲各國,使得當時的法蘭克福王國和波蘭立陶宛王國都倒向了自己,大大增強了力量。
2、號稱三十萬的攻城部隊其實只有十三萬人,其中只有五萬人是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其餘大部分是作為支援力量,銳氣不足。
3、攻城火炮不足,奧斯曼帝國雖然攜帶了數百門火炮,但都是小口徑火炮,對維也納堅固的城牆起不到什麼作用,因此也難以開啟缺口。奧斯曼採用的挖地道戰術也因為維也納城內一個麵包師的恰巧發現而宣告玩完。
3、帝國軍隊到達城下卻沒有立即進攻,而是修整了十天,錯過了最佳機會,最後一拖再拖導致兵心渙散,士氣大挫。
4、在波蘭人來以後戰術錯誤,維也納被圍困多日,即將破城,而作為首領的卡拉·穆斯塔法·巴沙卻下令兵分兩路,削弱了攻城力量,導致最後城也未破還全軍覆沒。(奧斯曼軍隊攻城圖)
1、維也納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勝利的意義極其重大。奧地利解圍戰的勝利是歐洲各國第一次聯合打敗奧斯曼帝國取得的大勝利,這極大的增強了歐洲人的信心,也促使中東歐各國組成聯軍,這使力量的天平逐漸向歐洲傾斜。(神聖羅馬帝國地圖)
2、維也納之戰後,奧斯曼帝國在接下來的四年連續遭遇失敗。奧地利人乘勝佔領匈牙利,威尼斯人也直接將摩里亞半島納入了自己的商業帝國,而崛起的莫斯科公國最後則成了奧斯曼人的噩夢,奧斯曼人在歐洲的勢力被逐步驅趕出去。
(全盛期奧斯曼帝國版圖)
3、攻擊維也納本就是奧斯曼帝國最後的掙扎。17中葉,奧斯曼帝國盛極而衰,大陸矛盾重重,進軍歐洲是他們轉移矛盾,企圖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這次慘敗直接讓奧斯曼帝國的復興計劃落空了。
維也納圍困戰的失敗,土耳其人不僅僅是轉入了防禦,而是整個奧斯曼帝國從此以後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發不可收拾!其實奧斯曼帝國攻打維也納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1529年圍攻維也納,因為天降大雪導致了失敗。這個是第二次,也是奧斯曼特意為避開大雪而精心準備的一次,要了解問題的真相,我們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前因後果,下面我就來一一講述。(奧斯曼軍隊圍攻維也納)
1683年維也納圍攻戰簡述如果說君士坦丁堡是亞歐之間的咽喉,那麼維也納就是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地處中歐腹地,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的奧斯曼帝國要想進軍中歐和西歐,維也納是繞不開的一個點,當時的奧斯曼帝國集中了十三萬大軍(號稱三十萬,看來中外都有這個習慣)於1683年7月14日開始圍困維也納,當時的奧地利王室已經全部逃走放棄了維也納,奧斯曼軍指揮卡拉·穆斯塔法·巴沙以為可以輕易得手便沒有立即進攻,而是下令在城下修整了十天。沒想到十天後發起的第一波攻勢很快被堅強的維也納人打退,奧斯曼帝國接連發起波進攻依然不奏效,戰事陷入了膠著狀態,攻城部隊疲乏,但是城中糧食和水也陷入了短缺,如果耗下去,奧斯曼帝國的獲勝機率肯定更大。就在這時整個歐洲的救世主—波蘭國王揚·索別斯基率領的以翼騎兵為主力的七萬神聖同盟軍來了,這一來徹底扭轉了局面,奧斯曼帝國兩頭被堵,到最後直接成了大潰散,維也納之戰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勝利結束,奧斯曼此戰之後卻一步步淪為了“西亞病夫”!(波蘭翼騎兵)
維也納之戰失敗的原因1、奧斯曼帝國為了防止1529年的失敗重演,等待了18個月,特意選擇在春天行動,但是18個月的時間也給了哈布斯堡王室們外交和準備時間,他們不停的遊說歐洲各國,使得當時的法蘭克福王國和波蘭立陶宛王國都倒向了自己,大大增強了力量。
2、號稱三十萬的攻城部隊其實只有十三萬人,其中只有五萬人是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其餘大部分是作為支援力量,銳氣不足。
3、攻城火炮不足,奧斯曼帝國雖然攜帶了數百門火炮,但都是小口徑火炮,對維也納堅固的城牆起不到什麼作用,因此也難以開啟缺口。奧斯曼採用的挖地道戰術也因為維也納城內一個麵包師的恰巧發現而宣告玩完。
3、帝國軍隊到達城下卻沒有立即進攻,而是修整了十天,錯過了最佳機會,最後一拖再拖導致兵心渙散,士氣大挫。
4、在波蘭人來以後戰術錯誤,維也納被圍困多日,即將破城,而作為首領的卡拉·穆斯塔法·巴沙卻下令兵分兩路,削弱了攻城力量,導致最後城也未破還全軍覆沒。(奧斯曼軍隊攻城圖)
維也納之戰為什麼成為了奧斯曼帝國轉折點1、維也納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勝利的意義極其重大。奧地利解圍戰的勝利是歐洲各國第一次聯合打敗奧斯曼帝國取得的大勝利,這極大的增強了歐洲人的信心,也促使中東歐各國組成聯軍,這使力量的天平逐漸向歐洲傾斜。(神聖羅馬帝國地圖)
2、維也納之戰後,奧斯曼帝國在接下來的四年連續遭遇失敗。奧地利人乘勝佔領匈牙利,威尼斯人也直接將摩里亞半島納入了自己的商業帝國,而崛起的莫斯科公國最後則成了奧斯曼人的噩夢,奧斯曼人在歐洲的勢力被逐步驅趕出去。
(全盛期奧斯曼帝國版圖)
3、攻擊維也納本就是奧斯曼帝國最後的掙扎。17中葉,奧斯曼帝國盛極而衰,大陸矛盾重重,進軍歐洲是他們轉移矛盾,企圖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這次慘敗直接讓奧斯曼帝國的復興計劃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