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溪水潺潺H

    受遺傳因素、後天成長環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孩子的發育有一定的差距,對部分孩子來說,推遲一年入學是可行的。

    以我校為例,每年九月份開學,年滿6週歲的孩子都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學校報名。每年都有一兩個孩子,雖然已滿6週歲,但是心理年齡和智力水平還不及某些五歲的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會建議家長推遲一年入學,沒有家長會採納。這類孩子入學後,往往是一開始就會成為學習上的差生,老師教得累,他們學起來也累,家長更是心累。一年級技術後,這類家長往往會要求孩子留級,義務教育階段,留級是不可能的,只能跟班走,往往註定孩子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兒子自小也聰明伶俐,記憶力強,思維敏捷,由於他的出生日期晚於學籍系統卡定的時間,只能推遲一年入學。我也不遺憾,不怕入不了學,就怕入學早了。現在就讀四年級,每個學期的成績都遙遙領先,我也甚感欣慰。

  • 2 # wpjsandmc玩家渢

      對於孩子是不是該晚上一年小學這個問題,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覺得,如果孩子是正常的生長髮育的話,完全沒有必要晚上一年學,特殊情況另當別論。我也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和論證。

        智商發育,就這點而言,國家既然規定了孩子上學的適當年齡,也就是對於孩子智商的發育做了詳細的考察和認真的論證,認為在適齡上學更有助於小學生對於知識的獲取,如果晚上一年學,可能對於上學知識的學習也沒有問題,甚至由於年齡較其他孩子大一歲,初期學的更快,但是對以後的發展未必有利。

        身體發育,孩子在小的時候往往相差一歲身體就會差很多,孩子大一歲可能身體發育比其他孩子要快,有的家長可能想:這樣我的孩子就不會受欺負了。殊不知,可能適得其反,有的孩子可能覺得,你大一歲又怎樣?我就要挑戰你。總之,家長對於這點的擔心我認為大可不必,孩子們一起長大更有助於今後的發展。

         心理發育,也就是心理成長方面,同齡的孩子在一起交流成長有助於孩子更好的形成集體的意識,建立夥伴的概念,更容易做到相伴相識,共同成長;如果晚上了一年學,容易造成心理的負擔,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大一歲,這樣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對於成人這一歲可以忽略,越小越明顯,同齡孩子一起上學這正是為了彌補年齡差距帶來的心理影響。

         起跑線概念,中國目前社會很流行的一詞,好多人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讓孩子更加努力,讓孩子今後的生活更精彩,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如果想完成這樣的心願,最基本的要先保證起跑線的對齊,大家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競爭,更有助於孩子養成平等公平的概念,也會對孩子今後的發展產生更好的影響!

  • 3 # 你八卦我喜聽

    因人而異吧。現在的孩子確實好多都很幼稚,教育部門一直以來的減負讓好多幼兒園是不教書本知識的 ,更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但是這也讓好多孩子沒有學習的概念。所以個別孩子的家長想讓晚一年上學估計是想多上一年學前班,讓孩子有個過度。有了上課,學習的概念,這樣上小學的時候不會太吃力。

  • 4 # 再學二十年

    讓孩子晚上一年學,這裡面涉及家長的主觀想法,也有一些客觀因素在裡面,總的說起來也並非就是壞事。

    家長有這樣想法,可能只是出於

    想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

    現在有些小學,要求入學考試,家長們也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畢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還是深入某些家長心中的。

    對於心怡的學校,孩子在考試時,沒達到入學標準,家長就有可能讓孩子繼續在輔導班學習,以備來年再考一次。

    還有些家長在等政策。就像今年有些地方實行的小學入學搖號制度,雖然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出於僥倖心理,也願意讓孩子再等等。

    再有就是學區房問題。可能出於某些原因,沒有找到合適的學區房,或者可能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學區房,只是現在還需要等些時間,這樣,也有可能是晚上學的原因。

    總之,就是為了讓孩子去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為此,家長也是煞費苦心,哪怕讓孩子在幼兒園“留級”一年。

    還有種情況,可能是出自於家長的焦慮心理,那就是

    避免校園欺凌

    媒體發達的年代,有些個別現象被放大到普遍存在,校園欺凌就是如此。

    可以肯定的說,校園欺凌是個別現象,“人之初,性本善”,再說也沒有家長會教育自己孩子,到學校裡去“稱王稱霸”,但是因為人口眾多,每年出生人口都有1000多萬,那麼個別事件發生的頻次也會大大增加,如果都經過媒體報導,很可能就會給人錯覺,把校園欺凌當成普遍現象。

    如果家長在這方面有誤解的話,是有可能推遲孩子入學時間的。“年齡大一些,不容易受欺負”,有這樣想法,只可能因為家長的焦慮心理。

    現在,國家法制也在不斷完善,對未成年人保護也再加強,只要教育好孩子,有事情找老師,有事情找家長,就完全不需要擔心這方面原因。

    總結

    讓孩子晚上一年學,確實無關緊要,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家長還是要謹慎考慮,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就應該讓孩子去上學,在這方面家長也不要太獨斷專行,也要考慮孩子自己的意願。

  • 5 # 韓學靖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比較營養豐富,一般情況不應該晚上一年學。因為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本身就是12年,正常情況考大學已經是19虛歲了,加上大學一般四年,在校時間就長達16年,再晚上一年,孩子大學畢業年齡……。現在的孩子在幼兒園三年左右時間已經初步有了生活的自理能力,7虛歲入學是正常的入學年齡,根本不需要晚上一年學。除非是非正常發育兒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晚上學一年或二年可視情況而定吧!這是我的看法,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一起討論。

  • 6 # 賈輝招教

    正如每個硬幣都有兩面一樣,毫無疑問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第一、科學研究發現,每一年春季出生的孩子,生理心理平均發展水平均高於同年其他三季出生的孩子,也就是說孩子足夠的生理年齡才能承載心理的發展,從這個維度來講,孩子推遲一年上學就大機率而言對

    孩子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第二、再看孩子成人後的發展,不管是考研考博還是工作,孩子會有更多的學習時間,畢業後年齡偏小一歲,工作中的機會更多,所以年齡小比較佔優勢。綜合評價,國家制定適齡兒童入學年齡規劃,適合孩子們的平均心理和生理年齡與特徵,除非孩子情況特殊,否則不推薦孩子推遲上學一年。

  • 7 # 雅思攻略雜貨鋪

    如果是在身體和智力發展正常的情況下,應該選擇讓孩子正常入學年齡上小學。

    第一、按照國家的規定是最好的

    國家一定綜合了很專家的建議,從心理、健康、智力發展等各方面有全面方的評估,肯比你自己考慮的要全面。

    第二、再次的選擇權

    如果孩子在以後的高考中因為生病或其它原因失利,還可以選擇再復讀一年,也不會比同齡人進入社會時間差很多。如果本來就晚一年上學,再復讀一年,心理壓力會比較大。

    第三、學會公平競爭,瞭解努力的意義

    在年紀一樣的同學當中,大家的智力發展差不多,如果想成績更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孩子在競爭中會了解努力的重要性。如果孩子晚一年上學,因為智力發育的更好而讓學習變得更容易,但也同時不會再去努力。隨著年紀的增加,這種優勢不會存很久,以後進入社會工作後這種優勢更不會再有,又去拿什麼進步呢,更不要談競爭了。

    但如果因為孩子出生的月份比較晚,可以先去面試學校,然後進行一下智力的發展測試,測試後仍然建議晚入學一年的,可以考慮和採納,不失一種好的選擇

  • 8 # 舞月老師

    孩子上學的問題不用太過於糾結,到了合適的年齡就去就好了,後半年的孩子差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家長也不要著急,第二年再上也沒有關係,孩子在學習的這條路上不是比誰開始的早還是比誰堅持的好。

  • 9 # 廣君子書隅

     

      對於孩子幾歲上學的問題,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四歲上幼兒園,七歲上小學,有些家長心急,想讓孩子早點上學,使用了各種招數,不惜剖腹產,在九月一日前生下孩子。

      其實這樣做是不好的,你的孩子如果因為比別人的孩子年齡小,學習吃力,或者說是班級裡的差生,這樣也讓人心寒。

      曾經有個同事,她的兒子是下半年出生的,但是遺傳了父母的基因,長的很高,所以,一直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她就想讓兒子提早上學。

      誰知,孩子上幼兒園沒有學什麼知識,也看不出差異,但是到了一年級,就變成了差生。

      做了差生的媽媽,她的內心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又不能再改動學籍,只能忍著。

      還有一位同事,她也是面臨類似的問題,但是孩子的計算速度明顯比別人慢,她在暴怒之後,終於冷靜下來,還是讓孩子和同齡人一起讀書,不再強迫孩子提早上學了。

      還有一些家長想讓孩子晚一點讀書,在同齡人中能夠勝出。在開始上學的幾年裡,孩子可能表現出特別之處,但是到後來,這種優勢也就慢慢減弱了。

      與其在孩子的讀書年齡上下功夫,不如在學習習慣上花心思。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這樣對孩子的整個學習過程都有幫助。

  • 10 # 福城林邑

    我認為國家教育部規定的適齡兒童上學時間適用於絕大部分學生。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在某些方面還待發展,也可晚一年上學。

    不過,如果i認為可晚一年上學孩子大一歲,會懂事些,會成績好些,會得到老師的更多關注,老師輕鬆,家長也輕鬆。這也許是的。但也許並不是我們想像那樣,有的孩子本身就調皮,與比他小的在一起就喜歡欺負,搞弄別人。

    這樣老師家長更傷腦殼。

    也有的年齡比別人大一歲,接受能力快。容易聽懂上課內容,理解快,學的快。久而久之就驕傲自滿。

    慢慢的就會放鬆學習。

    所以,真正學習好的同學也沒有很多是比同齡大的學生。

    還是適齡優生普遍。

  • 11 # 白依樓123

    早上一年晚上一年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有些娃體貭發育好,家庭教育下手早,就可以早上。反之,則不宜早上,早上沒有好的學業成績,還可能影響娃的身心健康,產生厭學心裡。

  • 12 # 中星中國石磊

    是不是應該晚一年上學,這得看具體情況,主要是看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

    如果孩子的智力水平跟其他孩子差不多,完全沒有必要晚一年上學。因為何時上學是許多專家在廣泛研究的基礎上,經過深入探討後得出的方案,這肯定是很合理的。對於絕大部分孩子來說,不管是早上或者是晚上都沒有必要,最好是按照國家的規定辦,這樣處理就是最佳方案。

    但是,對於某些智力水平發展較為緩慢的孩子來說,晚上一年是有必要的,這有可能是明智之舉。因為現在的學習壓力是非常的大,競爭是相當的激烈,如果孩子智力水平達不到的話,勉強上學確實有可能趕不上學習進度,這有可能導致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引起抑鬱症都是有可能的,釀成人間悲劇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當然了,如果孩子的智力發育較快,明顯地遠遠超過同齡人,晚一年上學肯定是完全錯誤的。這樣的孩子不但不應該晚上一年,反而應該早點上學,以免浪費了他們難得的天賦。有的孩子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先天優勢,小學階段就能完成中學階段的內容甚至是大學階段的某些內容,這樣的孩子就應該讓他早上學。這樣的孩子如果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將來極有可能獲得巨大的成就。如果讓這樣的孩子按部就班地跟普通孩子學習同樣的內容,做同樣的事,這肯定是不利於他們發展的。

    當然了,在具體處理的時候,還要結合孩子的身體狀況,自理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 13 # 詩說心雨

    按照《義務教育法》相關規定,適齡兒童年滿六週歲,應當接受小學階段的教育,條件不成熟的地區,可以放寬至七週歲。

    部分家長選擇讓孩子七週歲入學,並不是法律所說的地區條件差別,是家長的自主行為。

    從孩子心智發育情況來說,正常情況下,年滿六週歲的兒童已能夠和成年人進行日常的交流,具備動手能力,並且具備能控制自己行為的部分能力。和七週歲的孩子相比,區別在於注意力的品質弱一些。但絲毫不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活動。

    當然,不排除孩子的一些個體差異現象,有的孩子雖然已年滿六週歲,但智力發展稍慢些,表現為交流困難,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等。這類孩子年滿六週歲入學確有困難,家長選擇七週歲入學也是不得已的事。

    如果孩子心智發育正常,退後一年入學,對孩子其實不是一件好事。一是孩子所融入的群體不一樣,同齡的孩子一般容易找到相同的興趣,更容易相處;二是容易讓孩子產生一些負面的心理,因為他和別人不一樣,容易被孤立,或者產生自卑心理;三是耽誤了孩子的時間,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能早一點完成學業有什麼不好?

    六週歲這個年齡分水嶺,是許多心理專家、教育專家調查研究得出的科學結論。

    因此,孩子若心智狀況正常,不建議延遲至七週歲。

  • 14 # 一點一滴學數學

    我建議順其自然,按照孩子的年齡正常入學。

    首先,義務教育法規定,年滿六週歲的兒童,父母或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這一規定一定是經過科學論證的,是符合中國絕大多數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的。

    其次,雖然晚上一年可能孩子年齡更大,各方面發育水平都更高,但並不是說孩子就一定能夠更好的適應。按照正常年齡入學,對孩子來說,也並沒有很大的影響。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同事的兒子生日是8月底的,小學一年級入學時剛滿六週歲,在家長的陪伴學習下,各個方面都發展的很好,學習成績也不錯。同樣,附近另一個家庭的男孩兒,生日是6月份的,家長讓他晚一年入學,孩子在一年級裡,比同學普遍大半歲到一歲,也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領先或優勢。孩子在學習初期,需要家長的用心陪伴和引導,無論孩子正常入學還是晚一年,為了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家長的付出都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幾個月的年齡差距基本會越來越模糊。同一個班裡的孩子,學習成績、體育運動、勞動等各項技能和水平高的孩子,都不一定是當初月齡大的孩子。

    總之,孩子的入學還是順其自然,按正常年齡上學。孩子的成長中,家長的付出佔最多最重要的影響,家長關注才更重要。

  • 15 # 瑋瑋說劇

    我不建議晚上一年,孩子只要到了上學的年齡就該按照年齡去上,晚上一年就等於晚就業一年,就少一年的機會,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太大了。孩子一二年級主要是養好習慣,成績差距並不大,如果孩子是下半年的,並且是男孩的話,建議上學之前家長教一下基本知識,比如識字,拼音,20以內的加減法和數的分成,學會了這些一年級上學期就沒問題了,適應半學期,後面就沒問題了

  • 16 # 流連萬芳

    不得不說,這年頭,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真是都拼了老命啊!不僅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要開始計劃學區房,連出生日期都要做長遠計劃。

    但我發現,德華人在這方面腦回路和我們很不一樣,甚至是相反的。

    德國規定在某某日期(各洲不同,我們洲是9月30日,也有8月1日,6月30日甚至12月30日的)之前滿6歲的孩子必須在當年入學。未滿6歲的孩子如果父母可以證明他確實發育成熟到可以上小學,那麼也是被允許入學的。這種孩子叫“can-child”。

    但我從沒見過哪個德國父母想盡辦法讓孩子提前入學,爭當“can-child”,以證明自己的孩子實力超群。

    相反,在德國流行著一種風氣:讓孩子晚一年上學!

    不過,在德國推遲入學也是有難度的,因為德國法律規定到了6歲就必須接受教育,除非有醫生證明自己的孩子的確還不夠成熟。

    悠悠幼兒園有個男孩是9月20號生的,在規定的9月30日截止日期之前,今年應該上小學了。我親耳聽到他的媽媽抗議道:“為什麼我不能決定讓我的孩子晚一年上學?今年學校是8月底開學,開學的時候他還未滿6歲啊,他是班上最小的孩子,我想讓他晚一年上學!”

    我饒有興趣地聽著這位德國媽媽的抱怨,心想:開學後再過20幾天就滿6歲了嘛,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啊。不是應該為孩子趕在了尾巴上,不用多等一年而開心嗎?

    後來跟很多家長一聊,我才發現這在德國真是普遍心理,簡直稱得上“德華人故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又一力證!

    我們幼兒園還有一個孩子,本來應該今年入學的。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已經在幼兒園跟著其他同齡小朋友一起參加了一系列幼銜小活動。最後,在暑假前,他的父母和幼兒園老師都覺得孩子還不夠成熟,在幼兒園多呆一年對他會更好。於是父母找兒科醫生和心理醫生做了測試後,證明了孩子可以推遲一年入學。

    據統計,德國小學的平均入學年齡是6.8歲,遠大於世界平均水平。要知道,在英國、荷蘭等國家,小學入學年齡是4歲。

    德華人到底為什麼這麼熱衷於讓孩子晚一年上學呢?我好奇地去挖了挖,主要原因有兩個。

    1. 讓孩子多享受一年無憂童年

    很多德華人非常珍視孩子在上學前的那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德國孩子在幼兒園裡毫無學習的壓力,整天就是玩玩玩。而上了小學,有了學習和表現好的壓力,人生殘酷的競爭從此就開始了...

    有些父母覺得,學齡前那一段毫無壓力和競爭的時光在人的一生中實在太短暫太寶貴了。他們希望為孩子延長童年,讓孩子在幼兒園多享受一年沒有壓力的快樂生活,也算是為之後的開啟競爭多積累一點心理正能量吧。

    2. 讓孩子在班級中佔據優勢地位小孩子相差半歲在發育程度上就有很大的差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0歲和半歲的區別,或者一歲和兩歲的區別,這和6歲與7歲的區別是一樣的。

    同一個班級,有的孩子剛剛滿6歲,甚至還不滿6歲,而有的孩子已經快7歲了。通常來說,年齡大的孩子無論在身高,還是在認知能力和情商上都更為成熟,和年齡更小的孩子混在一起,他們佔有天然的優勢。

    這些德國父母讓孩子晚一年上學,就是為了讓年齡更大的孩子成為班級中的“佼佼者”,也都是“心機”啊!!

    更高的身高有助於在運動中取勝獲得人氣,更強的理解能力使大孩子學得更快更輕鬆,更好的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獲得社交優勢,處於領導者地位——這些成功的體驗都有助於塑造孩子的自信,形成良性迴圈,讓他們在正面強化中越來越優秀。正所謂,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這種看法並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有大量研究結果作為支撐的。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做了一項針對120萬兒童的調查研究發現,從整體上講,9月和10月生的孩子更“聰明”,連上大學的比例都更高。

    當然重點不在具體月份上,而在於孩子的入學年齡——這些孩子的生日都在截止日期之後,比8月份生的孩子晚上了一年學。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的優勢不僅體現在剛入學時的成熟度讓他們更容易適應學校生活,而是這種領先的成熟度帶給孩子的自信優勢一直持續了下去,形成蝴蝶效應。

    對於這一結論,德國也有類似的研究結果,只是研究的樣本規模不如美國那麼大。

  • 17 # 善聊情感

    我認為這完全是明智之舉。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組,大一歲的和小一歲的孩子在知識的接受程度,自我約束能力等等各方面有相當大的差別,大一歲的孩子學起知識來更快,作業完成的更優秀,更及時。也就能引起老師更多的關注,這會使得孩子更自信,在後續的學習生涯中更有信心。同時,晚一年入學會讓家長也更省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完CPA後,給你帶來了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