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自強書畫藝術

    王翬(1632年─1717年),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南蘇州府常熟人(今江蘇常熟),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合稱山水畫家“四王”,又與吳歷、惲壽平並稱“清六家”。

    《夏五吟梅圖》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王翬自幼嗜畫,他的曾祖王伯臣、祖父王載仕、父親王豢龍都擅長畫畫,他繼承家學,又隨學黃公望畫法的同鄉張珂學畫,非凡的繪畫才能少小己現。王翬師從王時敏、王鑑,又有錢謙益、吳偉業的推崇,畫名遠播。結識惲壽平,成為莫逆之交。

    《秋樹昏鴉圖》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王翬勤奮不綴,多半生在摹古,其畫筆墨功底深厚,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寫生意趣,構圖多變,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調明快。在清初“四王”中,王翬的技法是最全面的,摹古水平也最高,他的山水畫廣收博取,將學古與自運融會貫通,且不廢自然,注意體察現實中的山水,融會南北諸家之長,突破了“南北宗”的侷限,被譽為“畫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焉”。王翬代表作有《康熙南巡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秋樹昏鴉圖》(故宮博物院藏)、《春山飛瀑圖》(上海博物館藏)等。著有《清暉畫跋》、《清暉贈言》、《清暉堂詩集》、《清暉閣贈貽尺牘》。

    《仿巨然山水》 故宮博物院藏

    王石谷在60時,受到王原祁、宋駿業、王掞推薦,遂受到康熙召見,王翬第三次入京,以一介平民的身份供奉內廷做《南巡圖》。康熙皇帝一生南巡六次,為了紀念康熙南巡,當時的宮廷畫師王石谷和楊晉以康熙第二次南巡為背景,創作了大型歷史圖卷。

    《康熙南巡圖》第三卷山東境內區域性

    《康熙南巡圖》第六卷途經常州府區域性

    《康熙南巡圖》畫中的山、水、樹、石也皆是出自其手,其餘的則為楊晉所畫。《康熙南巡圖》總共12卷,總長213米,原藏在清朝宮廷內,除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幾卷外,其餘皆流落國外。《康熙南巡圖》應為王石谷最著名的作品了。這幅畫歷時三年完成,受到皇太子胤礽召見,並繪扇書以“山水清暉”四字作為褒獎。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如楊晉、顧昉、王疇、王雲、徐玫、宋駿業、上睿、李世倬等人,因他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後人將其稱為虞山派。

    《仿趙大年》 上海博物館藏

    王翬在畫論上,並不完全認同董其昌“凡畫欲暗,不欲明”的理論,而是提出“畫有明暗,如鳥雙翼,不可偏廢”。他遍習諸家,學過董源、巨然、李成、范寬、趙大年、米芾、米友仁、李唐、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曹知白、陳汝言、唐寅等歷代大家,形成構圖繁複,筆墨豐富,丘壑多變的風格,主張“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唐人氣韻,乃為大成”。

    《芳洲圖》紙本 常熟博物館藏

    王翬出眾耀目的藝術成就,清代王士禛將他的二位老師王時敏、王鑑齊肩合稱“三王”,周亮工贊為“下筆可與古人齊驅,百年以來第一人”。他恩師王時敏甚至說:“石谷(王翬),今之畫聖也。自趙宋以後三百餘年,無此手筆。”王石谷憑實力征服並影響了清朝一代畫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失敗了還能從頭再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