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潛艇上是以聲吶作為主要探測手段,這是因為電磁波在水中基本會被完全吸收,只有聲波才能正常傳播。但聲吶只能探測水中和水面的目標啊,對於空中目標怎麼辦?二戰和二戰以前,潛艇對空基本上只能靠目視觀察,好在一開始飛機探測潛艇也基本靠目視,大家半斤八兩,目標都不大。但後來,飛機上裝上了雷達,潛艇就悲劇了,早期雷達尺寸那叫一個大,潛艇無論如何是裝不下的。二戰時候德華人絞盡腦汁想了個辦法,搞了些被動雷達接收天線,用來偵測附近是不是有敵人的反潛飛機,不過效果並不理想——因為人家雷達的頻率你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人家也能改啊。
但二戰以後,隨著電子技術的進展,雷達小型化取得長足的進步,潛艇上也都裝上了雷達。當然,為了便於水下航行,潛艇的雷達天線一般也需要摺疊起來收入指揮台圍殼。而潛艇空間有限,這些雷達尺寸也不可能太大,探測距離自然也不可能太遠。而且一般來說,潛艇裝備的雷達主要是對海搜尋雷達,畢竟受地球曲率和潛艇高度影響,單靠目視的話,潛艇對水面艦只的發現距離可並不佔優。但對海搜尋雷達一般也具備一定的低空探測能力,所以也就兼著把對空的活幹了。
那麼,潛艇有沒有裝遠端對空探測雷達的呢?曾經有過,但數量不多。早在戰後初期,如何儘早發現敵人飛機就是一個難題。二戰末期,美軍曾經採用過在艦隊外圍部署雷達警戒哨艦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確實可以把警戒線外推,但這些哨艦就成為最先被攻擊的目標,在沖繩戰役中,美軍的警戒哨艦就損失慘重。而潛艇由於露出水面的體積很小,不容易被探測到,因此也被作為哨艦的候選目標,為此,美軍曾經在潛艇的指揮台圍殼上裝上大型的對空雷達,改裝出一批對空警戒潛艇。但由於雷達天線太大,摺疊收入指揮台圍殼就會造成圍殼尺寸過大,影響水下效能。同時,雷達天線的架設與撤收也很花時間,大大影響了潛艇的隱蔽性和機動性。因此,當艦載雷達效能不斷提高、艦載預警機也日漸完善以後,這些警戒潛艇也就陸續退出了歷史舞臺。
現代潛艇仍然一般採用對海警戒雷達兼任對空搜尋,此外還會安裝無線電偵察系統,用於接收敵人的雷達波,提供預警。T
眾所周知,潛艇上是以聲吶作為主要探測手段,這是因為電磁波在水中基本會被完全吸收,只有聲波才能正常傳播。但聲吶只能探測水中和水面的目標啊,對於空中目標怎麼辦?二戰和二戰以前,潛艇對空基本上只能靠目視觀察,好在一開始飛機探測潛艇也基本靠目視,大家半斤八兩,目標都不大。但後來,飛機上裝上了雷達,潛艇就悲劇了,早期雷達尺寸那叫一個大,潛艇無論如何是裝不下的。二戰時候德華人絞盡腦汁想了個辦法,搞了些被動雷達接收天線,用來偵測附近是不是有敵人的反潛飛機,不過效果並不理想——因為人家雷達的頻率你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人家也能改啊。
但二戰以後,隨著電子技術的進展,雷達小型化取得長足的進步,潛艇上也都裝上了雷達。當然,為了便於水下航行,潛艇的雷達天線一般也需要摺疊起來收入指揮台圍殼。而潛艇空間有限,這些雷達尺寸也不可能太大,探測距離自然也不可能太遠。而且一般來說,潛艇裝備的雷達主要是對海搜尋雷達,畢竟受地球曲率和潛艇高度影響,單靠目視的話,潛艇對水面艦只的發現距離可並不佔優。但對海搜尋雷達一般也具備一定的低空探測能力,所以也就兼著把對空的活幹了。
那麼,潛艇有沒有裝遠端對空探測雷達的呢?曾經有過,但數量不多。早在戰後初期,如何儘早發現敵人飛機就是一個難題。二戰末期,美軍曾經採用過在艦隊外圍部署雷達警戒哨艦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確實可以把警戒線外推,但這些哨艦就成為最先被攻擊的目標,在沖繩戰役中,美軍的警戒哨艦就損失慘重。而潛艇由於露出水面的體積很小,不容易被探測到,因此也被作為哨艦的候選目標,為此,美軍曾經在潛艇的指揮台圍殼上裝上大型的對空雷達,改裝出一批對空警戒潛艇。但由於雷達天線太大,摺疊收入指揮台圍殼就會造成圍殼尺寸過大,影響水下效能。同時,雷達天線的架設與撤收也很花時間,大大影響了潛艇的隱蔽性和機動性。因此,當艦載雷達效能不斷提高、艦載預警機也日漸完善以後,這些警戒潛艇也就陸續退出了歷史舞臺。
現代潛艇仍然一般採用對海警戒雷達兼任對空搜尋,此外還會安裝無線電偵察系統,用於接收敵人的雷達波,提供預警。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