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小茶館
-
2 # 大獅
“有錢人好解決,沒錢人不解決!”不要以為這句話是句玩笑,在大清一朝,針對那條長長的大辮子,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去打理它。王公大臣或者大門大戶的有錢人為了面子,隔三差五解開發辮,讓傭人幫著梳洗,然後塗上一層髮油,再將紅穗兒一同編進去。但平常百姓家,平日裡溫飽都成問題,哪有閒情逸致管這玩意兒,興許一輩子不洗頭的不再少數。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很多不知道衛生的小夥伴頭髮中還有蝨子。在古代蝨子、臭蟲、跳蚤,窮人身上要是沒了這幾樣小蟲兒,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窮人。如同阿Q那樣的,身上的臭蟲不如人家的大心裡倒還彆扭了。等一過了冬天,一群群的老爺們光著膀子靠在暖和的牆角下,脫下破棉襖,抓蝨子臭蟲玩兒,抓住了就丟嘴裡,叭叭兒嚼的挺香。
英華人麥羅德在光緒年到達中國,憑藉自己幾句蹩腳的中文,從北到南轉了大半圈,回到英國後,將大清國子民的面貌寫了個透徹。其中專門描寫了女性的小腳和男性的髮辮,他自己也留起了長頭髮,讓人給自己編了個小短辮子,感受下有辮子的生活。最後結論是,這玩意太難受了!他不明白一個清華人要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過一輩子,而且還經常不梳洗,真的非常的噁心,甚至他說在這些髮辮上揮發著連老鼠聞了都想吐的腐臭味。
麥羅德說,在京城的官紳家中都有自己的剃頭匠,專門負責主人家男性的髮辮問題。這些有錢人為了讓自己更有面子,顯得不這麼邋遢,會隔上幾天就把髮辮鬆開,在傭人的幫助下進行清洗,為了讓髮辮的味道好聞一些,還會使用一些花露水和中藥。一個有身份的人標配是擁有一條又黑又亮又粗的髮辮,他們還會將紅繩和金絲線編在一起,有人還要用紅穗子點綴。
沒有專門剃頭匠的家庭,會花錢請手藝人挑著熱水和理髮器具到自己家中幫自己梳洗,但往往是1-3個月梳洗一次。這些手藝人也會挑著這些熱水和器具沿街幫人清洗,他們的生意往往不錯。一些八旗子弟還會用鐵絲讓髮辮翹起來,他們感覺美觀,但在英華人麥羅德的眼中,這非常的愚蠢和搞笑。
當麥羅德寫道農村男子髮辮的時候,就沒有這麼講究了。一個男子在娶親的時候往往會好好的洗個澡,並且把辮子梳洗的非常乾淨。除此之外,很難見到他們梳洗髮辮。大部分男性在腦後拖著一條散發著味道的辮子,額頭前面亂咋咋全是碎髮,因為沒有時間去打理,讓這些男人顯得很邋遢。在夏季的時候,他們會去河裡洗澡,順便將頭髮洗洗。如果下次清洗,可能就要等到轉年的夏季,在冬季沒有人會去洗頭。有些懼怕水的人,往往一輩子也不會去洗漱自己的髮辮。他們會用一種專門的梳頭工具“篦子”,這是一種比梳子要密集的梳頭工具,不論男女會用“篦子”來梳頭,每次梳頭,就會掉了無數令人噁心的小蟲和皮屑以及塵土。
透過這位英國佬麥羅德的描寫,你不難發現,當時的人在衛生方面是何其糟糕。如今我們一週不洗頭,都會感覺不舒服,想想大清國的人幾個月或者幾年,甚至一輩子不洗頭,那種味道,我想用一句流行詞來形容“這酸爽~才夠牛!”
-
3 # 太常吸貓
首先,過去洗澡並不像現在一開熱水器就能淋浴這麼方便,所以洗頭頻率不會太高,不用天天忙於洗頭髮-晾乾-梳髮-編辮子的過程,能夠節約一點時間,但是依然很麻煩。辮子時間長了容易毛毛躁躁,就得將辮子拆開,用梳子和篦子慢慢的梳順。梳通後則要再用刨花水在上面一遍一遍的刷,直到刷得沒有一根松的,再把頭髮重新編起來,編的過程中也要上刨花水。古人頭髮本來就不短,這樣一套流程下來怎麼也得用個十幾二十分鐘。繫住頭髮的頭繩顏色也有講究,逢喪事是絕不能用紅頭繩的。
清代的髮型比較獨特,露著的頭皮比較多。所以常常要修剪新長出來的頭髮茬。過去有剃頭師傅挑著擔子,裡面放著一應用具,給人剃頭修面刮鬍子,一邊走一邊沿街吆喝。如果想剃頭髮,就可以叫剃頭師傅到家裡來,登門服務。
而且,剃頭髮也有講究。清代皇后、嬪妃去世有百日才能剃頭的規定。康熙年間,時為誠郡王的三阿哥允祉就是因為敏妃(十三阿哥的生母)去世未滿百日酒剃頭遭到了處罰,不僅自己要免去郡王職位,降為貝勒。王府的侍郎、長史也因為沒有盡到規勸的職責受到了重罰。
如果年紀大了,頭髮脫落不能成辮,還有假辮子作為替代。假辮子往往連著帽子,只要不摘帽,和真的差別不大。清末剪辮運動時,有不少人把自己的辮子剪了,但是又因為清政府對此嚴管的緣故,很多就是戴上假辮子矇混過關。《文明小史》中就提到:“剃頭鋪裡現在出了一種假辮子,只要拿短頭髮編上一些兒,就看不出是假的了。帶維新帽子的人,專靠他才敢剪辮子。”頭髮一時半會兒養不長的就靠這個。假辮子出現比維新變法要早得多。清宣宗時就有外華人頭戴假辮子和帽子,穿著與官兵相同的服裝,意圖混進浙江陸戰演習刺探的情況。
而且,辮子也很容易被別人抓到,正所謂“抓小辮兒”。清末小說《官場現形記》中,生氣想要打架不僅要挽袖子,還要用兩隻手去盤辮子。《最近官場秘密史》中的尤中書被巡捕拉著辮子準備關起來,連跌帶滾加彎腰的被人拖著,想說句話還得伸長脖子。近代小說《江湖奇俠傳》中,就提到了一種比武的手法,名叫順手牽羊。這個方法要牽住別人的辮子,往懷裡一帶。被牽者十個有九個得頭昏眼花。主人公本來想去了辮子這個弱點,又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緣故不敢割下,於是苦練辮法,以至於能夠用辮子拔樹。過去有個老電影,叫《神鞭》,講的就是類似的情節。一名俠士有一條好辮子,能以它制敵,結果面對洋槍時還是束手無策,痛定思痛後自己剪掉了辮子,拿起了新式武器,成為了“神槍”。(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回覆列表
根據1793年英國馬嘎爾尼訪問使團的記載,“清朝(乾隆時期)的男人在後腦勺留一條辮子,額頭到頭頂的半月形一大片地帶是要整整齊齊地剃去的。19世紀的中國還沒有那麼多男人過早謝頂,剃頭攤的生意故而非常得好。”
(根據隨團畫師的復原素描,可見細細的辮子)
為了保持這種奇怪的髮型,自然必須時常打理,“五天一打辮,十天一剃頭”。
留過光頭的朋友們應該會了解,要保持頭頂光溜溜可不是件容易事。但由於滿清入關的“剃髮令”強制要求,人們不得不跟從。幾天就需要重新編一次辮子,半月之內就必須剃頭刮頭,保持頭頂沒有明顯的頭髮。以免被官吏查到,抓去殺頭。這樣頻繁的打理,當然就讓剃頭匠們的生意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當時標準的髮型是——整個腦袋全部剃光,只留腦後銅錢大一撮,編成細細的小辮,叫做“金錢鼠尾”。(出自《榕城紀聞》)這樣的“鼠尾”,要能穿過銅錢方孔才算合格,因此實際是一條很細的小辮。也是北方漁獵民族為了生活征戰的方便所致。明朝末年人們就認為女真人這樣“剃髮如僧”,遠遠看去與和尚很是相近。
(乾隆生日時接見英國副使的兒子小斯當東的情形,可見官員的細辮子)
到了清朝後期,髮型的制式慢慢放鬆。頭頂剃光的部分變得較少,可以多留一些頂發,辮子也稍稍變得了粗些。剃頭匠們根據人們的審美,也做出了調整。他們會給人洗頭時加上髮油,讓頭髮顯得油亮精神。有時根據客人的需要會編髮時加入紅色的繩子做裝飾。有的跑江湖混社會之人還會讓剃頭匠給自己的辮子加進銅絲,鐵絲,讓辮子顯得剛勁有力,叫“翹蠍尾”。
除了找剃頭匠處理,人們在家也會為了方便把辮子打成髮髻。這樣形成一團盤在腦後,對日常生活的干擾也會減小了。作為富人,還可以在髮髻旁加上一些墜飾和其他飾品,用以修飾單調的髮型。
根據時人記載,清朝的辮子經歷了“鼠尾”——“豬尾”——“蛇尾”的演變過程。也就是從細到粗,再到長的變化。
如果按剃髮令的要求——現在清宮戲,康熙乾隆影視劇中所有大辮子的打扮,全都得被押赴刑場哦。
畢竟,利竇瑪看到的中國和馬嘎爾尼看到的中國,已經是兩個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