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其實皇子之間的權力爭鬥,從來就和立不立皇太子沒有太大的關係,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有多方面的原因,甚至康熙自己本人也難逃其責,以至於給自己的後代雍正也留下了不小的禍端。

    太子無能,這是九子奪嫡的直接原因

    康熙時期的太子是他的第二位皇子,很早時候就被立為太子,也正是因為這種幼年得志,導致了太子爺後來的自以為是和軟弱無能。

    更為令人無語的是,康熙在每次太子犯錯的時候就會以此為考題來檢驗各位皇子和滿朝大臣,無論太子犯了什麼錯,康熙都以“仁”的理念讓大家放棄成見,以至於這位太子被兩廢兩立,成為了歷史上的一朵奇葩。

    諸位皇子都抱有宏偉志向,這是重要原因

    後人經常說,清朝的皇帝沒有昏庸之人,都是勵精圖治的皇帝,雖然這句話有失偏頗,但是與之前的各個朝代比,清朝皇帝確實都能算得上用功勤勉之人。不僅是皇帝這樣,皇子也是。

    康熙的幾個參與奪嫡的兒子,都可以算是能人,無論是太子,四皇子,八皇子還是十三皇子、十四皇子,要麼是老謀深算的權臣,要麼是領兵打仗的將領,所以這些皇子的總體個人素質比較高,可以說均高於太子,所以有才的人難免會心生不服,拉太子下馬這是必然的。

    康熙皇帝的一味縱容

    雖然說康熙皇帝一直在極力避免自己皇子的內部爭鬥,每每發生問題,都以平和方式加以解決,這雖然是他作為父親的一片苦心。但是在後人看來,這就是沒有擔當的舉動。

    康熙對於犯錯的皇子不處罰,沒有明確的是非原則,而且他的個人脾性難以捉摸,這就使各位皇子做事心存僥倖,從而使九子奪嫡愈演愈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流傳至今的經典俗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