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詩詞
-
2 # 成都裝修達人666
近鄉情更怯出自《渡漢江》。《渡漢江》是宋之問詩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小詩,它之所以動人,自有其獨到的地方。宋之問一生曾經歷兩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嶺南是在神龍元年(705)春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第二年便逃歸洛陽,匿居友人張仲之家裡。這首小詩就是他逃歸途中所作。現今常用"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兩句詩,來形容久別故鄉的遊子歸返家園時,複雜的心情。
提起“近鄉情更怯”,我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出門在外的遊子,踏上了歸家的旅途,越靠近家鄉,越感到緊張。這樣的心情,大抵每個人都要經歷。其實想想,這也很正常。不論出於什麼原因,我們遠離故土,在外漂泊,或辛苦度日,或事業有成,身在家鄉的親人總會擔憂思念我們。我們亦是如此,生活不順時,我們渴望親人的支援,如意之時,也希望他們可以能一起來分享我們的成功快樂。如今終於可以回到家鄉,看到我們思念的人,很興奮很開心。只是,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好不好,身體是否康健,家鄉的樣子是否還如記憶中的模樣一樣?想知道的太多,但害怕萬一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哪怕是一件,都會讓自己後悔,所以心情很忐忑。
《論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為: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古時候,交通通訊都不發達,如果一旦離開家鄉,就可能很久不能回來,彼此之間訊息不能及時傳遞,一旦在這期間,發生什麼事情,都是難以挽回的,遺憾終生。所以出門在外,不論是在家的父母,還是外出遊歷的學子,都很擔憂。所以才會有《遊子吟》所寫的場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過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其一),裡面寫到:“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詩就為我們描述了那種久居他鄉,如今歸來,竟無人認識的愁苦,讀來有隱隱的心酸。我們都不願經歷這些,但是這不是我們不願,就可以避免的事,所以才會“近鄉情更怯”。
如今科技發達,即使相隔萬里,我們也可以透過電話、電腦,聽到看到遠在另一方的親人朋友,利用高鐵、飛機儘快趕到他們身邊,但是這樣和真正生活在一起還是有差別的。而且周圍都發展太快,我們又都太忙,有時再相聚時,仍會發現過去的人和地方早已不是自己當初熟悉的那一個了,頓時感慨無限。若是再有這樣的事,未免有類似“近鄉情更怯”的心情,害怕記憶裡的美好被打破,無論是自己的記憶,還是對方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