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海追心

    名家臨帖,都有名家之長,名家之氣,得原碑之三,寫習氣之七,不會與原碑一樣的,這也是很多大師的風格。乙瑛碑古典,高重又剛健,與禮器,史晨並稱“孔廟三碑”。

    吳讓之諸體皆能,尤擅篆隸,是真大師。

    找來吳讓之臨本和原碑進行對比看下兩圖,可明顯看出吳讓之的用墨比原碑厚重,更多一份雄強,既多雄強,則少剛健之力。大師臨碑,臨得都是文化呀!對比“孔廟三碑”我們不難看出乙瑛碑比禮器碑多沉厚,比史晨碑多雄渾,不妨大膽猜測吳大師是因為這點加上自己的感受才寫成這樣的。

    對比大師臨本,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要注意取法的問題!我們尋常人學書到底要追求什麼?相信每個學書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秤砣。

  • 2 # 松風閣書法日講

    這裡有個問題,首先,這個吳熙載是誰呢?

    我們都知道清朝有一個書法家,寫了一本書,叫做《藝舟雙楫》,作者是包世臣。包世臣有一個入門弟子,就是這位吳熙載。

    吳熙載在書法上取法於鄧石如,在清代書壇上享有極高聲譽。吳熙載的書畫藝術後來也直接影響了趙之謙和吳昌碩。可以說,在藝術上有極高成就。吳昌碩讚歎他的篆刻刀法“氣象俊邁”。

    《乙瑛碑》是我們學習隸書不可繞開的一個書法作品,那麼吳熙載臨《乙瑛碑》怎麼樣呢?

    我認為相當好,至少寫出了乙瑛碑作者的風采來。但是吳熙載臨的《乙瑛碑》,在筆畫質感上更粗重,沒有原帖那種靈動飄灑的感覺,整體上很端莊,顯得很嚴肅。筆畫加粗的地方較多,在字形上做了更多的調整。應該是臨的過程中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感受。

    比如以為的為那一撇,以及孔的豎彎鉤,都有加粗的痕跡。原帖寫的非常婉轉遒勁,但是吳熙載臨寫的非常厚重。言這個字的長橫,原帖粗細比較均勻飄逸,吳熙載臨寫的比較厚重。

    這些都是吳熙載先生臨寫時候的變化。但是整體上吳熙載臨寫的十分到位,將乙瑛碑那種氣質寫了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裡平時學習的專業課重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