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馬行文

    多信使天文學其實就是同時利用引力波,電磁波,中微子或者宇宙線中的多種手段,從紅外、X射線、紫外和射電波等波段開展觀測,進行的天文學探測。 “多信使天文學”從此迎來全新時代。

    2017年8月17日,再平常不過的一天。但在美國東部夏令時間8時1分,一切部不再平常。在100秒的時間裡,時空結構中的漣漪不斷地拉伸和擠壓地球上極為靈敏的引力波探測器。隨即,一道明亮的y射線出現在天際。由此,全世界各地和太空中的70多個天文臺以及3500名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也開始了為期數週的繁忙工作。

    透過2017年10月16日的數場新聞釋出會和超過30篇的論文,科學家們向世人公佈了有關的分析結果。他們觀測到了一種此前從未被探測到過的引力波源:兩顆中子星的碰撞併合。這一碰撞還會形成y射線暴,為中子星併合至少是一種y射線暴起源機制的理論提供了佐證。但這一事件也發出了其他波段的光:可見光、紅外輻射、射電波、紫外線和X射線,天文學家對所有這些輻射進行了仔細地研究。

    2017年8月17日的上午,最先抵達地球的是引力波。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探測到了一個強烈的訊號,幾毫秒後它位於華盛頓州的另一臺探測器也看到了這一訊號。就在引力波科學家向同行發出警報的同時,費米y射線空間望遠鏡已經探測到了一個剛剛抵達地球的訊號。可以肯定這是一個y射線暴。它到達地球的時間就在引力波訊號終止之後的1.7秒。就在引力波天文學家確定了引力波源在天空中的位置之後,結果發現它和“費米”探測到的訊號方向一致。這時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兩者源於同一事件。

    這一中子星併合事件標誌著多信使引力波天文學時代的開啟,未來天文學將能借由所有波段的電磁波和引力波來研究宇宙中最劇烈的事件。 隨著多信使天文學新時代的到來,更多激動人心甚至完全不可預期的重大天文發現還會不斷湧現

  • 2 # 小符維修

    什麼是多信使天文學?打個比方,這就是宇宙級的“盲人摸象”。

      “我們常說天文學研究是‘盲人摸象’,因為宇宙太大了,要了解它太難了,一種手段往往只能瞭解一個方面的資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學傳播中心主任鄭永春研究員說,“引力波提供了一種與以往觀測方式完全不同的手段,使多信使天文學進入一個新時代。”

      從古人單憑肉眼仰望星辰,到伽利略第一個將天文望遠鏡對向星空,人類曾經觀察宇宙的唯一方式就是光線。但這種觀測不僅受到天氣條件的約束,所獲得的資訊也受到可見光載體的限制。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在可見光之外,宇宙中還存在X射線、無線電波等看不見的電磁波。透過探測它們,可以觸控到宇宙這隻“大象”的另外一些方面。比如黑洞的引力讓光線也無法逃脫,人們無法看見黑洞,但是它會釋放出很強的X射線,讓天文學家得以分析黑洞的若干性質。

      “X射線、可見光、無線電波都是電磁波,只是波長不同,所以逐漸發展出‘全波段天文學’,就是用各種波段來研究同一個天文現象,能得到更客觀和更深刻的認識,”鄭永春說,“還是用‘盲人摸象’打比方,用不同方式摸得多了,宇宙的‘形態’也能慢慢呈現出來。”

      引力波的發現,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摸象”方式。引力波是與電磁波本質不同的物理現象,雖然百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由於相關訊號非常微弱,直到2015年才由美國“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第一次探測到由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訊號。

      本次LIGO專案組宣佈發現的引力波,來自距地球約1.3億光年處的雙中子星合併。與黑洞合併只產生引力波不同的是,中子星合併除了產生引力波外,還發出了大量的電磁波。對於這次事件,全球約70個地面及空間望遠鏡從紅外、X射線、紫外和射電等波段進行了觀測。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同時探測到來自同一個天文事件的引力波與電磁波。

      這就是讓天文學家感到興奮的“多信使天文學”。引力波和電磁波作為不同的“信使”,可以告訴我們同一個天文事件在不同方面的資訊。美國田納西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邁克爾·吉德里說,“多信使天文學”是天文學家長期追求的“聖盃”,將對相關領域的未來產生巨大影響。

      從肉眼觀星到使用望遠鏡,從“全波段天文學”到“多信使天文學”,人類認識宇宙的手段在逐漸豐富,這頭仍有不少謎團的宇宙“大象”,最終會向人類展示出它的真面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跟伊朗在敘利亞開戰,伊朗選擇跟美國硬剛,到底有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