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慎之心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生存策略”。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感到陌生,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解釋一下。

    在動物界裡很多動物在出生的那一刻,就需要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爭奪生存的權利,就比如說,一隻狗狗生了很多孩子,但它能提供的乳汁是有限的,所以全部的狗寶寶都要拼命去爭奪有限的食物,能喝到奶的就能存活下來,喝不到的只能等死。

    手足相殘(比如,對自己的兄弟姐妹感到厭惡或者怨恨),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在動物界,還是我們的社會中。

    而在我們的社會中,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更是處處都有。很多時候這種競爭是我們所不期待的,但它又必須發生。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一直被告知同胞之間需要相親相愛,如果出現了競爭就不相親相愛了,可如果我們不用這種方式去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時,我們就需要犧牲更多的利益。

    出現這種競爭的原因可能有兩個:1.父母重視程度的差異 2.爭奪生存權。

    兄弟姐妹之間肯定曾經有過父母偏心這個想法,覺得他們更加偏愛另一個。

    但爭奪生存權更是同胞相殘的根本原因。

    可以說,兄弟姐妹之間中的“相殺”,輕則厭惡彼此,重則會有把對方幹掉,把對方除掉的衝動

    就像電影《孔雀》裡的老大,差點被他的弟弟妹妹用老鼠藥毒死,就是因為父母的偏愛和對其餘兄弟姐妹表現出來的不滿和不在意。

    在他弟弟妹妹的心裡,這個哥哥就是一個仇人,不是親人。

    他在這個家收穫得最多,是競爭中的得益者,而通常得益者都會被無得益者嫉妒仇恨和邊緣化

    但無論是得益者還是無得益者,他們都會對父母有恨意。

    得益者恨他們把太多的期盼和願望都壓在自己身上,讓自己處於一個獨立無援的狀態,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情緒;而無得益者的仇恨就更簡單了,他們會覺得自己缺失了一塊東西。

    如果你一直把自己當成一個受害者,並且用這種身份去建立人際關係,或者說在任何時候,你都永遠處於這樣的狀態中,那麼你會覺得你整個人生都是灰暗的,而且你會用各樣方式去反抗你所認為的“攻擊者”。

    其實每段關係的處理方式,都是你自己的選擇,當你把它認定為一段損害個人利益,你無法容忍的關係,那麼你對這段關係中的任何人都是攻擊狀態。

    手足相殘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而且是非獨生子女們無法避免的事,可能你們之間關係很密切友好,或者水火不容,但無論是在動物世界還是在我們的社會中,它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換個角度去看待這種競爭,或許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驗。

    ——by 胡慎之

    作者介紹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高情商溝通術》京東噹噹熱銷中。公號:胡慎之(hushenzhix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3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到來,巴菲特和芒格現場回答60個問題,有哪些看點?普通人能獲得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