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明揚不說話

    每當談論起甲午戰爭,北洋海軍之敗似乎成為了唯一的主題,華人最扼腕之處永遠在於:為何曾經堪稱世界列強的北洋海軍竟然被日本聯合艦隊幹掉了。

    但事實上,在甲午戰爭中,與陸軍相比,北洋海軍已經是大清朝軍隊中表現最為巔峰的,日本海軍雖然穩操勝券,但總算雙方還有來有往,還打了一場可歌可泣值得覆盤的黃海海戰,還讓華人有“萬一打贏了”的幻想。

    而我們可愛的大清陸軍呢,以硬體而言的武器裝備與日軍大致持同一水準,但在陸戰中完全是一邊倒的態勢,一開戰就是潰不成軍,一個慘敗接著一個慘敗,一場大戰役能幹掉日軍幾十人已堪稱巔峰之作,最後還以日軍輕取威海衛港口而直接導致了北洋海軍的覆亡。

    具體到甲午戰爭期間的歷次“大戰”,日軍的戰死人數之少讓人非常懷疑清軍的抵抗力度。比如,日軍從北韓突破“固若金湯”的中國鴨綠江防線時,只陣亡了33人,而清軍陣亡了500人;在攻佔號稱“遠東第一軍港”的旅順之戰中,日軍只陣亡了40人。同樣是旅順,日軍在日俄戰爭的攻堅戰中,傷亡人數高達6萬人,光戰死就達到了1.6萬人。

    這樣一場激烈的、決定國運與整個東亞實力格局的大戰,日軍只戰死了1132人,在日軍13488人的陣亡總數中,病死的人佔到了陣亡總數的88%之多。

    回看甲午大清陸軍的驚人表現,總會覺得抗戰時的國軍神勇無比,竟然可以在火力居完全劣勢的情況下堅持數日數月方才敗去。

    我甚至可以這麼說,甲午時大清陸軍的表現低於創了1840年以來的歷史新低。第一次鴉片戰爭大清陸軍的表現雖然不咋的,但主要原因可以歸咎於中英陸軍裝備的差距過大,何況鎮江之戰八旗兵還以絕對劣勢的裝備打出了一場士氣高漲誓死不退的尊嚴之戰;第二次鴉片戰爭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打過一場漂亮的防禦戰,即使是慘敗的八里橋之戰也是戰術之敗,沒人可以質疑蒙古騎兵計程車氣與勇氣;中法戰爭就更別提了,馮子材在鎮南關打出了一場中國近代陸戰的教科書之戰。

    而甲午戰爭中的大清陸軍呢?裝備雖然是萬國造,後勤管理一塌糊塗,但整體裝備水平並不低,但戰術和訓練水平陳腐,等於是拿近代裝備打了一場古代戰爭。這樣說可能還算是高估了甲午的大清陸軍,他們連士氣和軍人的勇氣都喪失了,與北洋海軍不可相提並論,出了無數如葉志超這樣的逃跑將軍,而底層士兵呢,正如這個問答問的那樣“清軍甲午陸軍戰場,打了四五小時,為什麼總要逃跑?”,這樣的表述或許有些不嚴密,但卻相當準確體現出了當時大清陸軍計程車氣。

    有一種很具黑色幽默的說法是,部分英勇的大清陸軍某些時候在日軍放炮開槍時還能壯著膽挺住不逃跑,但只要日軍發起白刃戰衝鋒,就沒有不逃跑的清軍。是的,即使是依克唐阿的滿洲騎兵,白刃戰時也不是日本騎兵的對手。

    鴉片戰爭打不過英華人,你可以說武器不如人,冷兵器過時了;可當甲午年間的日本人拿著冷兵器朝你衝過來時,剛剛學會熱兵器戰爭的中國冷兵器老炮們卻輸的更慘,這不就是甲午版的邯鄲學步麼?

  • 2 # 四十五度說

    清朝甲午戰爭,海軍接連失利,陸軍逃跑眾多,究其原因還是人心不齊,沒有人願意為一個腐朽的政府賣命。

    武器裝備

    和大家一貫認知不一致的是甲午戰爭時期陸軍裝備滿清要比日本強上許多。滿清在在威海衛的炮臺是火炮可是280mm的巨炮,而清軍當時的已經裝備最先進的美式加特林機槍,雖然裝備了西式武器,可是清政府的百萬雄師擔不起這個名稱,他們的塌方式腐敗,官僚主義盛行導致了清朝的陸軍戰鬥力大大下降,所以裝備不是決定甲午戰爭勝利或失敗的主要因素,也不是陸軍逃跑的主要因素。

    戰和不定

    特別是李鴻章和慈禧太后,他們認為甲午年份是中國自強不息的關鍵時刻,和日本打仗是在白白的消耗經濟。贏則徒勞,輸則崩盤,他們手握權力的人說不打那就不打。可是朝廷之中除了慈禧和李鴻章還有年輕氣盛的光緒皇帝,他需要憑藉這場戰爭來樹立威信重新掌握權利。翁同龢又在邊上煽風點火,想要借甲午戰爭打擊李鴻章等洋務重臣,李鴻章又想借助俄國和美國的勢力來干涉本次的戰爭。朝庭終分為兩派,一會兒說打一會兒說不打,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等到日本戰艦開過來的時候,朝廷還在扯嘴皮子,完全沒有時間籌備如何打贏這場戰爭的計劃。而日本幾乎舉國之力來攻打中國,明治維新以後,他們迫切需要這場戰爭來證明自己的改革成果。一個舉國之力一個舉棋不定,誰勝誰敗,在開戰之初就可以看出結局。

    前線將領

    在戰場上將領幾乎決定了一場戰爭進還是退。“據說飛機發明前跑的最快的人”北韓前線的大清陸軍最高將領之一,葉志超。他從北韓一直逃回國內,棄城棄部狂奔而逃。這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清兵計程車氣,這樣的軍隊又怎麼能擋得住日本全國的同仇敵愾?

  • 3 # 海鏡清

    清軍逃跑的原因很多,簡單總結就是火力不如敵人、勇氣不如敵人、素質不如敵人。火力不如主要表現在火炮較少、炮兵技能差,被日軍炮兵全面壓制。勇氣不如主要體現在指揮官或有怯戰心理,或有儲存實力心理,士兵沒有接受過白刃戰訓練,沒有和日軍肉搏的勇氣。素質不如敵人主要體現在指揮官戰術呆板,只知道沿用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的陣地防禦反擊,士兵平時射擊訓練不足等等。而具體到戰鬥層面,則各有各的原因。

    北洋防軍已經實現了近代化武器的換裝,以其頭號主力盛軍而論,步兵使用美製哈奇開斯1878步槍,騎兵使用美製溫徹斯特1867馬槍,炮兵使用德制克虜伯75毫米炮、60毫米炮和美製加特林1865機關槍,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基本全美械的部隊(笑)。

    在平壤之戰中,盛軍負責防守城東船橋裡、城南和城西南,都頂住了日軍的進攻,沒有逃跑,特別是船橋裡戰場,日軍死傷旅團長以下四百餘人。但是由奉軍(東三省防軍)只有六門小炮,在日軍的18門75炮轟擊下頂不住,丟失了城外大部分陣地和玄武門。作為平壤清軍總指揮的直隸提督葉志超認為彈藥將盡(最多支援一次大規模戰鬥) ,後路被斷(這是真的),而且因為情報錯誤,他以為日軍有三萬人(其實和清軍一樣都是一萬多人),於是決定詐降,然後乘夜棄城而逃。

    中間最胖的就是葉志超

    城北日軍確實被詐降騙到,但作為近代化部隊,仍然按照條令安排了警戒部隊。逃跑的清軍被警戒部隊發現,日軍隨即展開截擊,一心只想逃跑的清軍毫無還手之力,損失約三千人,丟棄了所有輜重和大炮,從此盛軍即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和日軍對抗的勇氣。

    淮軍二號主力銘軍在鴨綠江之戰中負責防禦正面的九連城防線,但是日軍沒有傻到正面去碰清軍的堅固陣地,而是迂迴進攻薄弱的左翼。日軍優良的工程兵體系迅速將三個炮兵大隊送上岸,結果北洋防軍中最勇敢的毅軍在反擊登陸場時遭到日軍炮火覆蓋,損失慘重,死亡超過三百人,最終撤退,這樣一來銘軍面臨著被日軍抄後路的危險,也倉皇逃跑。由於銘軍支援毅軍不力,到了感王寨之戰時,銘軍堅守陣地,給日軍較大殺傷,毅軍主力則袖手旁觀,最後銘軍頂不住日軍猛攻撤退。戰後銘軍被毅軍收編。

    中間為銘軍指揮官劉盛休

    毅軍指揮官宋慶認識到了自己和日軍存在的巨大差距,此後開始採取避戰方針。日軍進攻嵩武軍防守的蓋州時,毅軍就沒有去增援。東三省防軍和湘軍圍攻海城時,毅軍也沒有參與,只是攻下了離海城很遠的一個日軍前哨陣地大平山,以應付清廷。當日軍大舉反撲時,毅軍僅以一部分部隊作抵抗,實際上日軍由於不習慣冬季作戰,凍傷數千人,如果毅軍投入主力,很可能取得勝利,但毅軍已經被打怕了,還沒到天黑就放棄陣地主動撤退。當日軍三個師團反擊海城清軍時,毅軍也沒有任何積極行動,主動放棄營口,推到遼河西岸的田莊臺,以避日軍鋒芒。

    毅軍指揮官宋慶

    但是日軍認為清軍在田莊臺是個麻煩,於是發起進攻。不想硬拼的宋慶便將新招募的部隊頂在正面,老部隊放在後面,當前線頂不住時,即率老部隊先撤,最後清軍損失二千人,毅軍損失的多為新兵,骨幹儲存下來了。毅軍這種儲存實力的風格被髮揚光大,此後歷次戰事,毅軍都很好地儲存了自己,一直延續到民國,成為清軍中存在歷史最長的一支勇營部隊。

    東三省防軍和湘軍在甲午戰爭中最主要的戰鬥就是圍攻海城。但是這兩支部隊攻堅能力很弱,每次進攻就是白白死人而已,連日軍外圍陣地都打不下。待其疲憊之後,日軍一個反擊,先將東三省防軍打垮,然後攻擊湘軍後勤樞紐牛莊。湘軍中的武威軍指揮官魏光燾率部堅守,給日軍很大殺傷,但牛莊被優勢日軍包圍,魏只帶著一部分部隊逃走,主力被包圍在莊內,被日軍逐一消滅。其他湘軍都被嚇破了膽,一路西逃,再也沒有勇氣和日軍交戰。

    魏光燾

  • 4 # 腦洞大開的歷史

    甲午戰爭中清軍陸戰場只打了四五個小時?只是某一場區域性戰事吧。相比甲午海戰,陸戰場往往被忽略。北洋海軍的失敗已經被研究得很透了,但陸上為什麼也一敗塗地?

    清軍普遍有個毛病——暮氣,剛開始很猛,戰鬥力爆棚,但不打仗了,承平日久,就成了和平兵老爺兵。清朝初期的八旗軍是這樣,後來北洋海軍是這樣,湘淮軍也是這樣。

    甲午戰爭中,清軍在陸戰場表現之差,與平時訓練太不認真很有關係,訓練之隨意讓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達射擊命令時,士兵們舉槍射出子彈,眼睛居然不看目標,而是到處瞎看,把子彈放出去就算了事。需要強調的是,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

    到了戰場上,清軍在訓練中的毛病暴露無餘。看到前方出現日軍,既不管距離多遠射程夠不夠,也不瞄準節省彈藥,噼裡啪啦把子彈放完再說。日軍發現清軍打仗這個規律後,接戰之初乾脆就躲起來,讓清軍過完射擊癮,等對方子彈放完再反擊,結果往往是清軍一鬨而散。

    李鴻章的淮軍表現不行,曾國藩的湘軍又如何?

    更不行。

    湘軍也上了甲午陸戰場,統帥是吳大徵。他在戰前讓人準備幾麻袋的繩子,說是要用來捆綁俘虜。他還以檄文的形式放出如下豪言:“本大臣欲救兩華人民之命,自當開城布公,剴切曉諭:兩軍交戰時,凡爾日本兵官逃生無路,但見本大臣所設投誠免死牌,即交出刀槍,跪伏牌下,本大臣專派仁慈廉潔人員收爾等入營,一日兩餐,與華人民一律看待,亦不派做苦工,事平之後,即遣輪船送爾歸國。本大臣出此告示,天地鬼神多共鑑,決不食言,致傷陰德。”當然了,這檄文成了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初中基礎差,升入高中會不會逆襲,是不是很少,因為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