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煙花三月09

    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

    這場戰役的主角叫張振智,這場戰鬥中 張振智的主要任務就是修橋。

    這個橋叫金橋,是保證作戰部隊勝利的生命橋。

    為了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多的條件,志願軍決定教訓一下李承晚。

    戰鬥打響後,金川河上的運送關鍵就在一座橋上。

    志願軍前線部隊的彈藥很快就要消耗光了,軍用物資再不送上去,會影響整個戰役的走向。

    於是,張振智接到的指示是:必須在一個半小時內修好橋樑。

    炮彈在張振智身旁爆炸,儘管頭部、肩部等多處受傷,但張振智仍堅持繼續指揮架橋。連續七次修復了37米長的橋,他們冒死用自己的生命撐起了橋樑,保障了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

    但是張振智一生最難忘的是抗美援朝的這次戰鬥。

    因為這場戰役,張振智在回國參加英模大會時,毛主席兩次接見他。

    如今,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了70年,世界發生了鉅變,中國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中。而我們在享受現在美好生活的時候,也應該牢記歷史,記住抗美援朝中國傷亡人數是197653人。

    以史為鑑。

  • 2 # 秉燭讀春秋

    電影《金剛川》馬上就要和觀眾見面了,據官宣將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上映。

    我看片花說《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凡、路陽三位著名導演聯合執導,由吳京、張譯、鄧超等知名演員聯袂主演的反映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

    這部電影中的故事,是根據北韓戰爭最後一戰“金城戰役”拍攝而成的,也就是說“金城戰役”是這部影片的大背景。

    金城是北韓和南韓邊鏡接壤的一座小城,位於北韓境內,城裡有座山叫做金剛山,素有北韓第一山之稱,山下有一條從漢江流過來的河叫金剛川,電影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最後一戰,發生在1953年夏季,這次戰役是南韓李承晚統治集團肆意挑起的。

    原來在北韓戰爭爆發後,美國在北韓戰場上節節敗退,南韓和北韓就在三八線上僵持了下來,也就回到了原來的分界線上了。

    既然回到了三八線原點,美國就說咱們坐下來談談雙方都停戰吧,各方都贊成這一提議,唯獨南韓李承晚統治集團反對,拒絕在停火協議上簽字。

    李承晚心裡是這麼想的:“既然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大老遠幫助我,我何不趁此機會統一了北韓半島?”

    首先說明一點,北韓戰爭是北韓首先發起的進攻,機制成電告了斯大林,但是沒有告訴毛主席,金日成就想來一個先下手為強。

    戰事起初很順利,金日成差點把南韓滅了,南韓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下反攻差點把北韓滅國,幸虧中國和蘇聯出手相救,這才幫著北韓打回到了原點三八線上。

    打了三年,李承晚想借助美國的勢力一口氣統一北韓半島。

    李承晚覺得有美國撐腰底氣很足,不僅不籤停火協議,反而無故扣押中朝戰俘不放。

    毛主席的意思就是“以戰促和”。只有打疼李承晚,他才能服氣,才能坐下來乖乖的簽字,於是就爆發了“金城戰役”。

    電影《金剛川》截取了金城戰役中的一個片段,講述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炸橋和修橋的故事,電影中的主人公的原型是時任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 張振智。

    張振智,江蘇省東海縣人,一九二二年出生,一九四六年參加革命,1950年6月,北韓戰爭爆發後赴朝作戰。

    說實話,工兵營就好比是古代的先鋒部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保證後續大部隊的順利進入和後勤保障,是取得戰役勝利的根本。

    當時張振智接到的任務是帶領三連在金城山腳下的金剛川巖裡渡口架一座橋,保證後續大部隊暢通無阻。

    據張振智回憶,當三連趕到金剛川時,距離上級要求通車的日子僅有8天。

    5月20日下午,張振智帶著大家察看地形,金剛川上原先的大橋和一座人行便橋早被炸得不見蹤影。

    事不宜遲,馬上行動,就在這種天上飛機炸,架橋原材料奇缺的情況下,張振智帶領三連戰士,連續奮戰7天7夜,提前半天完成了架橋任務。

    架好了橋還要保護這座橋不能被偽軍飛機炸燬。

    據戰後統計,這次戰役中,志願軍光擊落的美軍戰機就有85架,可以想見當時美軍飛機轟炸大橋的情景。

    張振智冒著美軍飛機轟炸,帶領戰士先後七次修復被炸壞的巖裡橋,戰後統計,偽軍為了炸燬這座橋投了1000枚炸彈,至少炮擊了2500枚炮彈,影片中再現了這一真實鏡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印度跟不丹的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