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青山煙雨客

      這就引發了一個頗為有趣的話題:印度為何會在此次事件中自稱代表不丹王國的利益?

      原來,名義上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不丹曾長期是印度的“被保護國”,根據一系列的條約和協議,不丹的外交政策要接受新德里的所謂指導。儘管中不雙方在陸上接壤,但中國和不丹的雙邊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受到印度的干擾。

      值得注意的是,不光是和中國沒有建立外交關係,“接受新德里指導”的不丹也沒有和其他很多重要的大國建交,包括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這四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特殊關係”

      位於喜馬拉雅山山麓的小國不丹一直以來充滿了神祕色彩,直到近代以來西方殖民主義對其入侵,掀開了它成為大國博弈棋子的歷史。1772年,在印度立足後的英國殖民主義者染指不丹,使其成為英國保護地;186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又強迫不丹簽訂《辛楚拉條約》,割讓不丹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約半世紀後,英不之間再次簽訂了《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在對外事務上受英國指導。

      一般認為,《普那卡條約》是當今印度-不丹特殊關係的最早源頭。印度獨立之後,印度政府通過1949年的《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從英國那裡繼承了“指導、保護”不丹的特殊權利。這意味著印度不僅可以作為不丹的所謂保護國干涉不丹外交,也在不丹國內有駐軍——在中國和不丹的邊境上,常年駐守的除了不丹軍隊以外,還有印方的指揮官。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曾刊文稱,現今印軍在不丹領土上有著相當數量的駐軍。印度東部陸軍司令部和空軍司令部本身就承擔著所謂“保護”不丹的任務。由一名少將負責的印度軍事訓練大隊在不丹安全部隊訓練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1958年在印度國會發表演講中曾經說過:“任何對不丹的進攻,都被自動視為對印度的進攻”,兩國之間的“大哥帶小弟”的特殊紐帶可見一斑。

      《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不僅從軍事和外交意義上讓不丹附庸於印度,也讓不丹在經濟上成為印度的附屬國。《印度斯坦時報》稱,印度現在是不丹最大的貿易伙伴,不丹有79%的進口貨物來自印度,而出口產品的90%也流向印度。

      除此以外,不丹貨幣與印度盧比掛鉤,石油消費全部來自印度,生產的近九成水電由印度控制,而水電出口收入佔不丹財政預算的30%。從水電站、公路到學校和醫院,今日不丹的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都有印度資本的色彩。

      事實上,即使是印度公民,也在不丹境內享受有其他外中國人無法享受的特權。比如,近年興起的不丹旅遊業,規定外中國人入境時必須參加由不丹政府認證的特別旅遊團,還需要每天消費200美元以上;然而對印度遊客來說,前往不丹並不會這麼麻煩,他們可以以散客身份免簽入境不丹——如今被不丹豁免簽證的國家只有三個,除了印度以外還有孟加拉國和馬爾地夫。由於印度對不丹的外交和軍事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兩國邊境也基本不設防。

      不丹的反抗

      名義上是聯合國會員國之一的獨立主權國家,實際上卻在內政外交政治經濟諸多方面處處受制於新德里,這就是小國不丹所要面臨的現實困境。不丹一代又一代領導人採取了各種各樣的迂迴方式,試圖減少印度方面的操控,逐步實現國家的自力更生。

      1949年條約之後,不丹曾經有一段時間甚至無法直接和除了印度以外的國家展開經濟交流。直到1960年,印度政府才允許不丹和一家瑞典企業合建造紙廠,並邀請法國專家到不丹展開醫療服務。

      在1962年的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不丹對印度軍隊利用不丹領土展開軍事行動大為不滿,並表示1949年的條約“不是防衛條約”。《第一印度》網站作者沙布漢·格拉什認為,這是不丹領導層第一次公開表達對印度駐軍的不滿。

      在此之後,不丹尋求自主權的步伐加快:1969年不丹首次發行了自己的貨幣扎努姆,並規定扎努姆與印度盧比以1:1的方式互換通兌;次年,不丹自己的外交部宣告成立;又一年後,不丹正式成為了聯合國會員國。

      1978年,不丹駐新德里的使節團宣佈更名為不丹皇家大使館,這在當時成為轟動兩國的政治事件。很多印度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丹渴望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並將其視為對1949年條約的某種意義上的“背叛”。1979年9月,不丹時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又表示,印度提供給不丹的外交指導意見“不再具有強制性”。

      不丹能夠減少對印度的依賴得益於其逐漸開啟的外交通道——該國不僅僅與鄰近的孟加拉國、馬爾地夫和尼泊爾等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還將大使館開到了比利時和科威特等國。此外,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非政府機構也給予了不丹財政上的援助,讓它能夠減少在經濟上對印度的依賴。

      到2007年,不丹終於迎來和印度重新修訂1949年條約的契機。新的印度-不丹友好合作條約剔除了“不丹必須接受印度在外交層面指導”的條款,賦予了不丹更多的獨立自主權,此外還首次允許不丹獨自從第三方國家進口武器。

      不難看出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不丹在走向真正意義上主權國家的路上進步不少,但在《連線》雜誌印度分社的P·斯塔布丹看來,在可見的未來,不丹並不敢完全將印度的影響力驅逐出境,“印度更不會允許不丹這麼做”。

      斯塔布丹舉例稱,與境況相同的尼泊爾相比,不丹從來沒有在新德里面前打過所謂的“中國牌”,對於印度在不丹境內攫取水電資源的做法,不丹也沒有太大的反對聲,反而還幫助印度打擊不丹境內的印度反政府武裝。

      現任印度總理莫迪也深知不丹的戰略重要性。2014年當選總理後他出訪的第一站就是不丹。莫迪承諾繼續加大對不丹的經濟援助,尤其是在IT領域。印度媒體當時評論稱,“莫迪專程到不丹,就是為了確保不丹不倒向中國”。

      “幸福國家”的不幸

      當今的不丹常常被視為世外桃源般的美好象徵。這個深居高山峽谷間的小國面積和瑞士相仿,因為高階旅遊業的引入逐漸成為了工業化地區居民心中“人生必須到訪的聖潔目的地”。

      這樣獨特的國家品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前任不丹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在1972年創造的所謂“國民幸福總值”(GNH)概念,這個概念倡導政府領導人和公民都不要單一地關注經濟衡量指標GDP,而是要更關心國民內心的幸福感。不丹政府還將GNH指標細化成了心理幸福、生態、衛生、教育、文化、生活標準、時間使用、社群活力及良好的管理狀態這九大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相應的指數標準。

      一方面,GNH的引入讓許多工業化國家開始反思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帶來的某些負面效應,比如環境汙染、心理疾病等;但也有批評者認為這項指標太過主觀,是政客為推卸經濟發展不力的責任而創造出來的“噱頭”。

      以不丹的例子來看,GNH的諷刺意義更是有些明顯:作為全球最後一個通電視和網路的國家,該國國民曾長期生活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也無法與外界做比較,因此會產生“盲目的幸福感”。更甚者,在聯合國的《最不發達國家》報告中,不丹長期在列,其極度落後的經濟面貌和基礎設施很難讓人信服其“幸福國家”的說辭,這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的幸福指數有著天壤之別。

      從長期來看,不丹在經濟上對印度的嚴重依賴也很難讓不丹人“幸福”起來。印度學者比哈·比斯特發表於2012年的一份研究指出,不丹約有60%的政府開支都用來從印度進口貨物,其國內企業在印度資本和產品面前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力。比斯特估計,約有90%到95%的印度對不丹援助,在實際上都以某種形式還了回去。另外,因為貨幣長期與印度盧比掛鉤,不丹政府在匯率控制上也非常無力。

      比斯特指出,由於不丹國內沒有像樣的工業門類,大量的產品都需要進口,這也導致不丹政府對外(主要是對印度)負債累累。在2011年度,不丹的政府負債率竟然佔到了其GDP的八成。

      2007年修約之後,印度控制不丹的法理依據已經消失。因此,從經濟上來制衡這個弱小的國家是新的途徑。《外交學者》曾報道稱,2013年不丹大選前夕,印度通過停止對不丹提供家用燃氣和柴油補貼等手段使不丹國內燃料價格翻倍,讓尋求連任且有意與中國建交的首相吉格梅-廷萊在選舉中落敗。

      如今,印度以不丹為藉口侵入中國領土,不僅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而且是對不丹主權和獨立的挑戰。

  • 2 # 其名為雙月

    蜜月期

    不丹是位於喜馬拉雅東部的一個內陸小國,歷史上與印度有著深厚的宗教文化聯絡。在所有北方鄰國中,不丹多年來一直是印度的盟友。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度認為不丹是其對中國的戰略防禦系統中最脆弱的一環,於是不斷地施加壓力,要求不丹政府結束其中立政策和孤立主義,接受來自印度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無奈之下,不丹接受了印度的要求。

    2014年莫迪當選總理時,不丹是他第一個訪問的國家,目前,不丹是印度北方唯一沒有明顯表現出親中情緒的國家,而其他大多數北方鄰國都與中國關係和睦,並都參與到了一帶一路的構架中。

    印度和不丹雙邊關係的基本框架,是兩國於1949年簽署的《友好合作條約》,該條約於2007年2月修訂。條約反映了兩國關係的時代特性,而且為兩國在21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印度和不丹之間的正式外交關係建立於1968年,當時印度任命了駐廷布的常駐代表,在此之前,印度與不丹的關係由印度駐錫金的官員負責。

    印度政府一貫支援發展不丹的社會經濟,兩國的水電合作是雙方雙贏的代表作。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年,兩國雙邊貿易總額為92.27億盧比。印度對不丹的主要出口品是礦產品、機械裝置、電器裝置、車輛、塑料等工業品。不丹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是電力、矽鐵、矽酸鹽水泥、白雲石、木材產品、馬鈴薯和水果等初級產品。

    兩國文化交流很活躍,很多不丹人前往印度的佛教聖地朝聖,這也反映了兩國關係的特殊性。兩國間有一個開放的邊界,方便了兩國國民雙向往來進行工作、旅遊、購物、醫療等。

    微妙變化

    今年來,印度不僅面臨著新冠疫情的暴擊,也面臨著與北部鄰國中國、尼泊爾、巴基斯坦和緬甸等國關係緊張的壓力。同時,不丹的新冠患者人數也有所增加,並出現了社群間傳播的病例。在此之前,不丹只有一個病例,而且疫情也得到了控制。

    1958年,不丹建立了一支2500人的常備軍,印度陸軍負責這支軍隊的訓練,隨後印度派了一支部隊在不丹執行訓練任務,這支隊伍叫做“印度軍事教導隊”,簡稱“IMTRAT”。

    隨著疫情的發展,許多不丹人都開始譴責“IMTRAT”,他們認為,疫情是通過“IMTRAT”傳播開來的,因為針對“IMTRAT”制定的疫情規範比強加給公民的規範更加寬鬆。《不丹人報》最近的一篇文章提到,不丹公民一直在向政府質疑“IMTRAT”實施的疫情規範,同一篇文章中的評論部分還討論了印度軍隊完全從不丹撤軍的問題。此外,在不丹還發生過一些針對居住在不丹的印度公民的種族主義案件,很多不丹青年也對於過度依賴印度而越來越感到厭倦。

    我們在做什麼?

    中國與不丹的關係不太會引人注目,除印度以外,不丹是唯一一個與中國有陸地邊界爭端的國家,它也是與中國接壤的唯一一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然而,儘管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多年來,雙方一直都在努力達成邊界爭端的解決,這些爭端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

    至今,中國和不丹已經舉行了24輪邊界談判,2017年洞朗對峙之後,第25輪中國-不丹對話就未再召開,這既是對不丹施加壓力,也是為了抗衡印度和不丹之間的特殊關係。

    將來的走向

    兩國之間的關係不會一成不變,正所謂沒有永遠的盟友。印度和不丹的關係能走多遠,還要看將來國際局勢變化的方向與趨勢。不丹目前正處於中國和印度的緊張局勢之中,與不丹繼續保持盟友關係是印度越來越急切的希望。作為一個只有700萬人口、在軍事訓練和基礎設施方面嚴重依賴印度的小國,在兩大巨人之間走鋼絲的不丹會對中國採取怎樣的立場,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 3 # 史座

    不丹是全球受到他國控制最嚴重的國家,背後的大boss就是印度,雖然不丹是國際公認的聯合國正式成員,但其外交、國防權卻攥在印度手裡。

    當然,國際上也不乏有部分國家深受他國控制,比如日本、南韓、安道爾等國,但他們都有很大幅度的自主權,可以任意對外交往。然而不丹卻不同,不丹跟任何國家建交都必須得到印度政府同意,就連不丹國王出訪也深受限制。

    以至於現在不丹沒有與任何一個聯合國五常國建交,也成為中國14個鄰國中唯一無邦交關係的國家,而印度卻成為不丹所有建交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印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不丹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

    不僅是不丹,在南亞地區,面積小、實力小的國家基本都是印度的菜。比如接壤的尼泊爾、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千里之外的馬爾地夫,這些國家的政壇都活躍著親印勢力,他們在印度的扶持下,一心想奪取執政權。

    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印度具有極強的控制慾和領土野心,整個南亞國家中,只有對面積稍大的巴基斯坦不敢大肆欺凌,其餘的小國基本都欺負遍了。印度自詡為南亞實力最強的國家,就把自己當做南亞小霸王,印度洋之主。

    尤其是不丹曾經的鄰居錫金王國,就被印度一步步給蠶食吞併了,納入印度的版圖。

    錫金、印度、不丹曾都是英國殖民地,在英屬印度解體後,印度就繼承了英國在錫金的特權,強制與錫金簽訂條約,並扶持錫金境內的親印勢力。

    印度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滲透,基本掌控了錫金政府以及全國所有的權貴,從而在1975年錫金國內的親印勢力與印度的內外勾結下,使得錫金王國併入了印度,曾經的一個主權國家轉眼間成了印度的盤中餐。

    不丹和錫金的遭遇很像,同是印度的鄰國、同是面積較小的國家、同是中國曾經的藩屬國,為何不丹王國沒有步錫金王國被吞併的後塵呢?

    其實,不丹現在與印度的關係跟錫金被印度吞併也相差無幾,無非是不丹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而錫金成了印度的一個省級邦。

    不丹現在受印度的控制程度,比日本受美國控制程度還嚴重。

    明面上,不丹還是一個國家,在聯合國有投票權,可實際上就如同是傀儡一般,其境內駐紮著印度的士兵,稍有不聽話,隨時就能拿掉不丹。

    作為受漢藏文化影響的國家,不丹和印度基本沒有血緣關係,反而和中國西藏關係更親近。早在唐朝時期,就成為吐蕃的屬地,後來中原王朝把西藏地區納入管轄之後,不丹地區也成為中國的藩屬國,須接受中國中央王朝的冊封,向中國朝貢。

    直到19世紀後期,清朝腐朽統治,邊疆地區已無暇顧及,不丹遭受英國侵佔殖民,當時在1901,英國強制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其中規定不丹對外關係受英國“指導”,成了英國的附庸國。

    但不丹沒想到的是,這個條約竟然還有“遺留症”。

    二戰結束後,英國走人,印度作為英屬印度最大的國家,繼承了1901年英國與不丹簽署的《普那卡條約》中的特權,不丹轉而成了印度的附庸國。

    不丹和錫金之所以會命運不同,主要有兩點因素:

    ①錫金王國在印度剛獨立時,對印度干涉內政的行為非常不滿,錫金王室強烈反對印度的霸權主義,國內甚至爆發反印衝突,以印度的性格,他容不下一個反印鄰國;而不丹王國則不同,不丹王室反印情緒不激烈,基本處處順從著印度政府,印度喜歡這樣的“識時務”國家;

    ②不丹曾常年駐紮反印武裝,印度需要不丹配合來圍剿叛亂勢力。不丹南部與印度東北的阿薩姆地區接壤,這些地區駐紮著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波多全國民主陣線、康塔普解放組織等反印武裝,起初不丹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其實成為不丹制衡印度的一種間接手段,所以印度並不敢對不丹痛下狠手。

    但最後不丹終究還是沒能脫離苦海,一直生活在印度的陰影下。

    現如今的不丹雖然受印度影響,但人民的生活很幸福,成為世界上民眾幸福感最強的國家之一。

  • 4 # 科技強國1478

    夾在中印這兩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間,靠近印度咽喉西里古裡走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不丹一直是外界眼中神祕的國度。但對印度而言,它並不神祕。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這個小國的外交受印度“指導”,經濟、軍事嚴重依賴印度,它們將這種“保護國”“附庸國”的另類關係帶進了21世紀,不丹也將可能遭遇與當初錫金被印度吞併一樣的命運的擔憂帶進了21世紀。

  • 5 # 秀哥觀天下

    如今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貿易伙伴、援助國和債權國。長期以來印度與不丹之間就始終保持著一種極為特殊的關係,甚至有人認為不丹隨時可能成為繼錫金之後又一個被印度吞併的國家。

    後來英國還和不丹簽訂了條約,英國會每年支付50000盧比給不丹,這也便意味著不丹從此淪為了英國的附庸。1907年,出身於不丹豪強家族的烏顏·旺楚克,宣佈廢除了德布王,然後自任國王,而且也建立了不丹王國。

    而且還在1949年的時候,不丹也與印度簽訂了條約,規定,印度要每年付給不丹50萬盧比的津貼,從而繼承英國在不丹的特權,而且還在條約中規定,不丹在對外的事務上,要受印度的指導。你如何看待印度和不丹的關係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 6 # 大維視界28

    印度全面控制著不丹的一切,不丹的對外交往都要聽印度的。不丹只和世界上二十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不丹和中國、美國等大國都沒有外交關係,這種情況都是印度給造成的。印度的野心很大,印度想控制南亞整個地區。印度和中國及巴基斯坦、尼泊爾等都有邊境問題。

  • 7 # 王小韋

    印度是不丹的保護國,不丹的一切外交活動由印度進行指導,所以迄今為止,儘管中國與不丹接壤,但並沒有與不但建交,不是不丹不想而是印度不允許不丹與中國建交,此外,在經濟上印度一直是不丹的第一貿易伙伴、援助國和債權國。不丹的石油、水電等日常必需品基本均由印度提供或者壟斷控制。

    但是這種保護關係,對於作為獨立國家的不丹來說,並不是心甘情願的,不丹一直想突破印度的束縛,獨立自主的發展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這從中印洞朗事件中,不丹對洞朗事件的模糊表態就可以看出,不丹在小心翼翼的試探著擺脫印度的束縛。

  • 8 # 九萬里雲霄

    目前,不丹是聯合國成員之一,但是,不丹的政治、經濟、軍事都受印度操控,不丹與印度簽訂有條約,不丹的軍事受印度指導。印度目前在不丹駐紮大約有500多人的部隊,但不丹總共部隊大約1萬餘人。

  • 9 # 猴子軍師

    但是實際上眾人皆知不丹是印度的附屬國(呵呵,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還奴役自己的領國)。不丹歷史上與中國關係密切,不丹人廣義上可以看成是藏族人。不丹被稱為銀龍之國,其國旗圖案、國徽圖案上均有典型的中國化圖騰——龍,不丹是除歷史上大清帝國的龍紋國旗外,世界上唯一將中國龍繪在國旗、國徽上的國家。因中國是不丹的宗主國,五爪龍只能中國皇帝使用,故不丹的龍為與越南、北韓、琉球等國相同的四爪銀龍。18世紀後期英國侵入,淪為英國的保護地,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之後對外關係接受英國“指導”。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設立外交

  • 10 # 手機使用者52684315300

    現在的印度在吞併錫金之後,不僅還想吞併不丹,尼泊爾,他還尋找機會想吞併中國的西藏。支援達賴,支援西藏獨立,然後再吞併西藏。正因為印度有這種野心,中印邊境會永不得安寧,除非中國能狠狠地教訓印度,使他的人狼子野心徹底破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兵馬大元帥是什麼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