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誠路泰山YXW
-
2 # 釗阿
曾有人說,破解潮汕經濟發展之謎,其難度不亞於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我說幾個不成熟的個人看點:
特殊的家族觀念給潮汕帶來的影響
說起潮汕地區,我認為最具地方特徵的文化當屬它的家族觀念,雖然現在也和其它地區一樣,持開放的態度,能接收各種外來的人事物,能包容各地通婚,但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潮汕人的家族觀依然濃厚。
家族觀對地方發展有什麼影響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
先說有利的。潮州人超強的家族觀非常有助於小生意的啟動。你會發現,在廣東地區,潮汕人們特別喜歡做生意,有所謂“餓死不打工”的說法。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只是一種形容。是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的,在初創期能更好的解決錢和人的問題,甚至客戶的問題。在很多被其它地方的人們看不起瞧不起的行當裡,潮汕人就願意把生意做進去,所以,別的城市發展商貿通常需要政府規劃,而在潮汕地區,你能看到大街小巷都有生意人的影跡。
比如下面這個巷子,你敢相信居然可以開餐飲店?生意居然還不錯!這在任何指導選扯的創業聖經裡都是不合理的存在。
再說弊端,依託家族的生意在我們的印象裡應該更有利於做強做大吧?恰恰相反,在這裡它非常不利於做大。潮汕人做的很多小生意是建立在自家低廉的勞力基礎上的,憑藉吃苦耐勞,在規模小的時候非常有競爭力,因為成本低,髒活累活人家看不起的活全自己幹了,比如小賣部,副食店等。但當生意規模上一個臺階後,這種高度勞動密集屬性的生意天然的在利潤上就難以突破(參考印度現狀)。偏偏這又是潮汕本土主要的社會業態。所以,從社會層面來看,潮汕本地區原始資本積累是比較慢的,註定很難快速發展什麼重工業或高科技產業,更別說金融之類了。
獨樹一幟的地方文化
潮汕地區本土文化特色鮮明,它的飲食,戲曲,語言,社會關係都自成一套,有第56個少數民族之稱。這本是件好事,是張可以吸引外來人的名片。但可惜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它的表現是:排外!
倒不是說外地人過去會被拒絕,潮汕人其實是非常好客的,去過的人應該不難發現,家家戶戶都備有茶水點心招待。問題在於外地人很難融入!其實所有貧窮落後的地方都有“排外”的跡象,潮汕家庭以家族宗親為關係紐帶的社會結構,讓這個地方有另一套獨特的社會執行規則存在,它不同於現代的法制社會。
大城市之所以能留下天南地北的人,在於它有一套通行的社會執行法則,誰都懂,誰都可以過去,然後適者生存。而潮汕地區的執行法則只屬於它自己,是原生的,和現代法制存在一定衝突的。
舉個例子,我在潮陽的一個供應商,他廠裡招的一群大姐,趕上清明中秋元宵節時,總要曠工,她不管工廠的活多少。因為沒什麼比祭祖更重要!如果就這幾個節請假也還好,問題是潮汕地區要祭祀的日子多到讓他頭疼!初一十五,各種公祭,神上天,神落地,婚喪嫁娶……年頭拜到年尾!而你又不能否定它,更不能改變她!
還有找人辦事啦,貸款啦,交通啦,鄰里矛盾啦,生兒育女啦……它都有本地一套潛在的執行規則。在外地人眼裡,很多是沒法解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例如我爺爺那一輩的,有些家庭宴客,婦女是不上桌的,這個現在基本不存在了,僅在個別老阿婆身上還能見到。
存在封建迷信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問題,用現在的話講,它叫地方文化,尊重就好了。比如山東那邊春節行的跪拜禮。
真正阻礙了外來人才落戶的是潮汕複雜的社會關係,我估且叫他“多元社會網”吧。概念不太好寫,舉個例子:李某在交警大隊上班,某天他發現一輛私自改裝車,查得車主劉某,於是把他辦了,欲扣車扣證。於是劉某幾通電話操作下,李某的領導施壓,同事說情,車證還回。原來,這劉和領導、同事都有千絲萬縷的親朋關係,再多牽一下,和李還是這個叔那個伯的大舅的婊妹的老公,倆人關係直接升級。
這就是我說的多元社會網,結果是,在潮汕地區生活,辦點P大的事得找這個找那個,顧東顧西,理不清這裡面的網很容易就把人給得罪了。現在新生代的人這方面弱化了,但很多盤根錯節的問題依然存在。別說外來人才流失,連自己本地的人都是外流的。初中的歷史老師說,潮汕有三流:錢財外流,人才外流,美女外流!沒有人才談什麼經濟建設和發展!
被放大的光芒和背面的陰影
有人誇潮汕人聰明,團結,勤奮,精打細算,講原則,有擔當;也有人說潮汕人精明,精於算計,搞壟斷,狡詐,大男子主義……
身為潮汕人,每當看到這些對立的評價時總想笑,既有謬讚也有誤解。其實吧,哪裡都一樣,窮生奸計富長良心罷了。
說這個,和潮汕經濟發展問題有關係嗎?有!潮汕人的口碑變化對它的經濟發展影響甚大!
恩格斯曾經評價汕頭:遠東地區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
這話說是啥意思我也不懂,但我知道它是讚美的話。一直到孫中山時,潮汕二字取代了潮州。那時的汕頭是潮汕地區的代表,一派欣欣向榮。新中國成立後,汕頭也理所當然的成為經濟特區,一度跑在前頭。
為何?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在一箇舊規則崩壞新規則未形成的社會里,潮汕地區獨特的社會運作方式是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存在,而到了新的秩序建好後,它的異化就成了破壞者。
2000年左右吧,假髮票案讓潮汕名聲自毀!汕頭市迎賓館的火災背後是啥就不展開說了,“火燒欽差”是多大的罪不說大家都懂,反正原本被寄託厚望的汕頭形象大損,成了阻礙整個潮汕地區發展的一道疤痕!
還有假貨問題,也是在這一時期集中爆發的。巧不巧?
有人說這是本性!我不贊同,縱觀全人類,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產業,甚至到個人,發展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都要經歷原始積累,升級,轉型,再發展的過程。時間快慢的問題,潮汕地區也不例外。
潮汕地區也不例外,只不過光環掩蓋了背面,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它成功的那群人身上時,理所當然的會對它的全貌產生過高的期望。
舉幾個例子:
汽車工業,二十年前的中中國產車和現在的中中國產車對比,二十年前有能對合資車形成競爭的嗎?不存在!現在你再說中中國產車不行試試!長城,吉利,奇瑞…多好啊!但,是都好嗎?不是啊親!一個比亞迪新能源的掘起是不是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所有中中國產新能源車都不得了了?
化妝品,你看看廣州的和江蘇的區別。大多一線的國際化的品牌都出自廣州(還有上海),而江蘇的平均低一檔。為什麼?
玩具手辦,看看東莞和義烏的差別。你去潮玩圈看看人家怎樣選手辦的,他們連貨都不用看,一聽義烏做的,第一印象就是翻模,劣質,沒收藏價值…而東莞出的手辦就是好,事實就是如些,萬代,眼鏡廠出的產品都在廣東代工。
後者為什麼比前者做的更差呢?是沒裝置?沒技術?沒錢?不可能呀!那怎麼不上來就站巨人肩膀上舞呢?細品!
看淘寶,拼多多怎麼走過來的吧!假貨,劣質貨,三無產品也是起點。淘寶在前面這麼幹你能理解,拼多多後面來的還這麼幹這就有意思了。
再回頭看潮汕地區,它資本的原始積累方式本質上都一樣,產業從低向高發展,市場從低端向高階,這是規律。關鍵就在於它沒甩掉頂上負面的帽子罷了。
義烏的小商品,人們會因為它做的low拒絕它嗎?深圳的華強北(那裡也是潮汕人聚集的地方),人們會因為它做仿冒的而抗拒嗎?不會!因為義烏就告訴你了,我做的就是便宜的小商品!華強北就告訴你了,我毫米級模仿!
-
3 # gyhseed88
潮汕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僅與當地人的財富有關,還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首先,潮汕地處廣東省邊緣地帶,交通相對不便,導致物流成本高昂,給當地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壓力。其次,潮汕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以製造業、家電等為主,而這些行業正處在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變革中,如果沒有及時轉型升級,將會面臨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最後,政府部門的支援和引導也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強各項政策的實施和落實,為當地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回覆列表
潮汕人沒有錢,窮的很,只有一些跑到外地賺些錢的人拿錢回家做面子,本地沒啥好產業,現在都是些落後不環保的五金,塑膠,陶瓷和玩具,鹹菜等生產基地,一點前途都沒有,另外太排外,只講潮汕話不講普通話阻礙人才輩出,不像深圳珠海和廈門非常開放講普通話,而且貪官汙吏自下而上特別多,營商環境非常差,所以改革開放最早四個經濟特區,只有汕頭沒有發展起來,現在還越來越差,只能接受珠三角一些淘汰產業的轉移,令人憤怒和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