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意鉛筆ae

    這個是活讀書和死讀書的根本區別。

    把書讀活了的人,就能舉一反三,在變中看到不變,在不變當中看到變。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把死書該成活書,做任何事都會遊刃有餘。

    反觀缺乏變通能力的人,會把活書讀成死書。無論說話,寫文章,做事,都會是生搬硬套,毫無新意。就別說考什麼秀才舉人了,就連基本生活能力都會差人一截的。

    這個是沒辦法的:基因,是基因決定的。

  • 2 # sunjin6278

    從隋唐以來,在每一個大一統王朝,科舉考試不僅成了大多士子們唯一的進階之路,也是他們欲展平生抱負的最佳紐帶。因此金榜題名時也就成了那時人生四大快事之一。

    取得秀才功名,通過錄科後有資格參加考舉人的鄉試,鄉試不中但成績為落第優等者可作為優貢被選送京城學校學習,家庭可免除部分差賦徭役,秀才戴方巾長靴,可使用士人級定量的奴婢,見官無須下跪,有資格入官學學習,遇公事可稟見縣官,惹訟事可免除部分刑法。

    取得舉人功名,擁有參加京城會試資格,會試不中但成績較優者可作為副貢做國子監教授,入京參加會試沿途提供車馬路費,作為後備官員當官位有空缺時可補缺,每月有官俸,可使用下大夫一級定量奴婢,免除家庭徭役賦稅,惹官司時享有司法豁免權,可不到場,不過堂,不下跪,不用刑,免死刑。

    取得進士功名那就更了不得了,那就成為朝廷命官,只要有能力不犯錯官運自然亨通,享有朝廷命官相當品級的優厚待遇,自然比秀才、舉人更勝一級。

    正因為功名有如此之多的優厚待遇,自然成為士子們瘋狂追逐的目標。四書五經是主考內容,熟讀四書五經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每次狀元只有一個,進士、舉人和秀才都有定額限制,面對全國的讀書人來說,競爭的激烈性可想而知,要想順利透過層層科舉考試,登達彼岸,其艱辛程度真的不亞於登天之難了。

    首先,科舉考試要過嚴格的政審關

    古代的科舉考試一般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六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嚴格的政審關。

    縣試、府試通稱為童生試,縣試通過後參加府試,府試通過後方可獲得童生資格。有了童生資格方可參加省一級的院試,院試包括歲試和科試,每兩年一次,歲試通過後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及第,就是俗稱的秀才,也就正式成為縣、府、州學校的生員,有時特別優秀者還會被選送入京城國子監學習。經過學習後,參加省一級的科試,生員透過科試,方能有資格參加考舉人的鄉試。如果科試通不過,還要繼續學習,成績太差或表現太差勁的生員,有可能會被取消生員資格,這就等於沒有了秀才功名。這有點很像以前高考前的預選,預選不上,就沒有參加高考的資格。

    鄉試三年一次,通過後獲舉人資格,就有資格參加京城裡三年一次的會試,會試通過後稱貢生,方有資格參加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不過殿試只排名不黜落人。透過殿試後,成為天子門生,經過天子認定,才能正式成為進士。

    初次參加童生試,報考前政審十分嚴格,要經親供、互結和具結三個階段。

    參加考試的讀書人先到縣署禮房報名,填寫親供,也就是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成員及社會關係表。要完整填寫自己的姓名,年歲、籍貫、體格、以及容貌特徵等。 同時填寫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歿履歷,過繼的人要寫本人親生父母三代。稽核者會嚴格稽核報名者本人及祖上三代的家庭情況,看其本人及祖上三代是否出現有做僧人、道士的情況,是否存在違犯朝廷忌諱的,是否有祖父母大喪正在丁憂的情況,是否是冷藉、丐戶,本人和家庭中是否有從事娼妓、戲子的,是否有正在做府衙雜役的,有沒有犯罪史。如果有其中之一的情況,考試資格即被取消。這稱之為親供。

    考生要在十里八鄉中尋找到五個一同參加報名考試的考生,相互結合,互為作保,填寫五童互結保單,並簽字畫押。彼此互相擔保,一人不真實或犯錯,其他人就會受牽連,一同受到處罰或除名。這稱之為互結。

    互結之後還要請本縣廩生具保,稱為認保。保其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保證五人身家清白,不娼優皂吏的子孫,本身亦未犯案操賤業。完成以上,方準報考,名冊分存縣署。稱之為具結或廩保。

    所謂廩生,就是廩膳生,就是秀才中的優等生員。一般經過縣、府、院三級童子試後,能獲秀才資格,就可到州、府、縣的學院進一步參加學習,以備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鄉試。秀才統稱為生員,按考試成績分廩生、增生和附生。廩生最優,在學院學習,一般由公家供給糧米和銀子。但廩生有一定限額,大府不超20人,大縣不超10人,那些小縣能有三四個就很不錯了。增生和附生是次一等的生員,公家不資助糧米銀子。因此說,古時候讀書人很少,秀才中的廩生更是鳳毛麟角,想參加童子試,在十里八鄉中,要找夠五名同考者互相互保,並要拜求一名廩生為他們作保,以達到順利報考,其難度可想而知。

    府試、院試和縣試差不多,只是政審時要多一名廩生做保,考場更嚴格。

    鄉試每三年一次,在當年的八月舉行,又稱大比、秋闈、乙科,是科舉考試中很重要的一步。鄉試的主考官由朝廷親派,全省經過科試合格的本省生員、貢生、監生均可參加。但這些考生都需要經過縣、府兩級推薦並作保,那些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均不能被推薦作保參加鄉試。

    會試比鄉試更高一級,稱甲科,是由朝廷禮部主持在京城組織的考試,由透過鄉試成為舉人的各地士子參加,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進行,因此又稱“禮闈”或“春闈”。參加會試的各地士子都是經由各省地方嚴格推薦作保的,與鄉試情況大體相同,凡是透過會試計程車子稱貢生,經禮部推薦作保,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只以時策排名,不黜落人。

    因此,古代士子要想透過科舉考試做官,首先要透過一道道嚴格的政審作保程式,稍有差遲,就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其次,科舉考試考場封閉所考內容晦澀

    古代讀書人報名資格透過稽核,有資格參加考試後,接著就是透過縣、府的童生考試。縣試知縣為主考,一般定在每年2月進行,考四場還是五場均由縣官決定。考生在入考場前,有“搜子”搜查考生全身,嚴防懷挾小抄等紙張入場。考生帶著裡面裝著文具、食物的提籃,憑學卡、准考證經點名依次入場。點名時教官和作保廩生都齊集站立主考官後,點名點到某考生,某考生應高聲唱:“某廩生保。”某廩生確認後應聲唱:“廩生某保。”此為唱保。無誤後方可領捲入考棚,按排號入座。如作保廩生對考生有疑惑時,縣官會立即查察或扣考。每場考試一天,自帶吃食,四五場下來就是四五天,再加發榜成績又得數日,這下來差不多得半個月。

    第一場為正場,錄取較寬,文字通順者即可錄取。自第一場至末場,每場考試隔數日揭曉一次,第一場未取者,不能考第二場,依次論推。在第一場取前列者,下一場提坐“堂號”,接近主試官,監試更加嚴,或受面試,其人數以十名至二三十名為度。

    第一場為正場,試四書文二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題目、詩、文寫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於七百字。第二場為招覆,亦名初覆。試四書文一篇,性理論或孝經論一篇,默寫“聖諭廣訓”約百字,不得誤寫添改。第三場稱再覆,試四書文或經文一篇,律賦一篇,五言八韻試帖詩一首,默寫前場“聖諭廣訓”首二句。第四五場為連覆,作經文、詩賦、經文、姘文各一。如此幾場下來,能被錄取參加府試的也就不過十數人而已。

    府試和縣試差不多,透過府試後,方稱為童生,第一名稱為案首。獲得童生資格後,方能進一步參加省城院試。院試一般在府、州的”學院“舉行,又分為“歲試”、“科試”兩級,政審程式和府、縣試差不多,但得由府、縣推薦作保。歲試是每年舉行的童生“入學”考試,錄取後即為“生員”,通稱“秀才”。科試則是對已在學校的秀才進行考試,成績優者方可參加更高一級考選舉人的鄉試,成績劣者要受處罰甚至取消生員資格。科試也稱為錄科。

    鄉試每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舉行。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皇朝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鄉試考三場,分別在當年的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開始,每場考三日,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進場,考試後一日出場。

    考場在各省的貢院考棚內進行,有軍兵嚴格把守。考棚又叫“號房”是一間一間的,每個考生一間,既是考生答卷的“考場”,又是考生吃飯、住宿的“宿舍”。貢院裡的監考更嚴,考生進入貢院時,要進行嚴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夾帶”。當考生進入考棚後,就要鎖門。考生們參加考試期間,“吃喝拉撒睡”皆在“號房”內,不許出來,直到考試結束。

    號房十分狹窄,只有上下兩塊木板,上面的木板當作寫答卷的桌子,下面的當椅子,晚上睡覺將兩塊板一拼當床。考棚裡還為考生準備了一盆炭火、一支蠟燭。炭火即可以用來取暖,也可以用來做飯。考生考試期間與外界隔絕,吃飯問題得自己解決。監考官,只監管考試作弊,至於考生在號房裡的其他動作,監考官一概不問。

    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鄉試,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當然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

    八月初九為第一場,試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初場的3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200字以上,4道經義題則需要寫300字以上。十二日為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議論文要求300字以上。當然有時也隨情況變化考試內容。十五日為第三場,試以5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對當時的時事政治發表議論或者見解。但是,在考試中雖以《四書》、《五經》為主,一旦有朝廷明確忌諱的,是萬不可觸碰的,一旦觸碰上,不僅考試資格被取消,好不容易爭得的功名也有可能會被割掉。

    會試與鄉試差不多,也是考三場,每場三天,考試內容也差不多。只是考試是在京城貢院進行。考試時的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等手續與鄉試一樣。參加會試的舉子應先行復試,道遠不及者,得於會試後另行復試。參加殿試的貢生由禮部保送,考試只排名次,不黜落。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雖然以四書五經內容為主,卻嚴禁考生自由臨場發揮,特別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嚴格以八股文形式,只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必須以孔子、孟子等聖賢口氣說話,嚴禁使用風花雪月之句,很多時候都需死記硬背,同時需要平仄對仗之處必須使用平仄對仗的對子。

    第三,科舉考試的秀才、舉人、進士都是有一定數額限制的

    明、清兩代都實行“科舉必由學校”之制,參加鄉試計程車人,必須是官辦學校的生員。但學校有定數,全國各級官府職位數有限,因此錄取的秀才、舉人、進士每科都有一定的定數。因此國家根據各地不同的人口數,一次給定的秀才、舉人數也有一定限制。一般大府秀才名額20名左右,大州縣秀才15名左右,小縣也就4至5名,全國下來的秀才數也不超25000名。舉人一般按秀才數惡二十分之一錄取,但實際加上歷年落榜者,據有關資料統計,大、中、小省舉人與秀才的比大致分別為1:80、1:60、1:50,舉人一次全國錄取數也就在1500名左右。

    清朝咸豐三年(1853面)清政府批准各省增加生員,到同治十年(1871年)止,各府學考試中,生員名額增加了20%,秀才數從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25089名,增加到30133名。鄉試中錄取舉人全國限額保持在咸豐元年(1851年)的1770人以下,光緒七年(1881年)下降到1254人。基本上平均一次仍在1500人左右。當時全華人口在四億左右,可見考個秀才、舉人是何等的不容易。

    考取進士的就更少了。據統計,明朝二百七十七年,開科會試八十九次,錄取進士17000人,每次平均錄取191人。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間,開科會試考試112次,錄取進士26000人,每次平均錄取232人。

    一個步入科舉的讀書人,從童生考取秀才,再從秀才考取舉人,由舉人到進士,這一級級考試,就是次次順利的話,也得十來年,如果在哪一個層級不順利的話,那就是十幾年、數十年的事了。因此說,古代科舉之路是十分艱難的。《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三十多歲才中了個秀才,到四十七歲方中了舉人,一下子竟歡喜瘋了,我們也是能體會其心情的。

    科舉考試計程車子們,以幾萬分的努力,青絲染白,白首窮經,孜孜矻矻,去競爭那萬分之幾的希望,是何等的艱辛。其間的苦楚淚痕又能向誰傾訴?因此明清時代,為考取功名,奮鬥在科舉考試場一生的大有人在。《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年愈七旬尚還在考舉人的鄉試場上拼搏。清朝廣東順德人黃章,40歲才考中秀才,83歲時被考官看不過,額外選其為貢生,100歲時還參加鄉試。從廣東順德到北京順天應試,千里迢迢,由曾孫一路服侍照料,就為了心中的那份執著。入考場時,黃章在燈籠上大書“百歲觀場”,由曾孫在前引導,一時成為科場佳話。此正是康熙三十八年(1669年)之事。

    第四,科舉考試物財耗費巨大一般人家承受不起

    科舉考試不但要讀書人窮首白經,歷盡艱辛,而且還是很花費錢財的。你想想,在古代農耕時代,全靠人力肩拉力扛,男勞力可是家庭的頂樑柱。撇下農活不幹,去一心一意地經營科舉考試,一般家庭哪個能受得了?縣試、府試、院試,哪次考試不得吃飯用錢,到官家學校學習,家庭又怎麼能不時時供給?一般有哪個家庭能承受得起?因此,能一心奮鬥在科舉場上的人,非官家大戶,就是很殷實之家,除此之外,恐怕一般家庭連個識字讀書的私塾都上不起,更別說終生奮戰在科舉考試場了。一般家庭,哪有那麼多閒錢供其撲騰花費呢。

    據記載,北宋年間,蘇洵、蘇軾、蘇轍的三蘇父子本是四川眉山縣當地的殷實人家,嘉祐元年(1056年)蘇洵攜二子入京趕考,蘇軾兄弟雖金榜題名,然家當開銷的也差不多了。次年蘇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喪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廬倒壞,籬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慘景。這還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產的花費呢。

    因此說,科舉考試是為有錢人家所包攬的,其所需的經費開支決非一般貧寒家庭所能承受的。歷史上一些寒士透過科舉考試成名那都是極少數的,甚至有些說其是寒士家庭出身,但其實他們的家庭在當時當地已經是很殷實之家了。

  • 3 # 使用者名稱寒雪

    老師好,古人笨,連個讀書都少,大部分人窮得叮噹響,能識幾個字的人家是地主,財主。一個鄉沒幾個有錢的,能專心讀書的更少,所以考壯元的更少了,考了秀才,備準三年,步行或坐馬車,船去北京,要走三年,其間多少辛苦,許多人不甘寂寞,路上就廢了,何況進京趕考,而考生要聚備聽,寫,背多項考試,古人字寫得特別美,把壯元題放到現在也沒幾人會寫。文化是雙刃劍,漢文化是封閉自己的死路,至使一代代衰敗下去。

  • 4 # 退之317

    能夠考中秀才的,他不只會背四書五經,他還有對四書五經的深刻理解與闡發,他還有在考試行文中的嚴謹思維與推理與流暢的表達。多數人考不中,一是天賦不好。二是理解力不好,呆板而死記硬背。三是知識面窄。四是推理分析判斷概括能力差。五是理解試卷文字背後暗含深義與精髓的能力差。

    我們可能是看多了負面的評價。而許多的真正的考中秀才最後進入進士第的,多是頭腦靈活而非死讀書者,死讀書者的文章也入不了主考官的法眼。能被主考官選中的,多是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全面的人,是有思想認知的人。

    能夠考中秀才最後進入進士第的,多是人中之傑。比如賀知章、顧況、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比如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比如張居正。比如張廷玉、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

    像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那才是死讀書,因為死讀書,所以他連秀才都考不上。而《范進中舉》中的范進,他最終考中舉人,一是因為文章老道,二是煉就了一種精神:執著。執著精神,難道不是一種能力與心智嗎?

    如果科學選拔人才,不科學,執政者早都把它廢了,它為何延襲一千多年?肯定是有其可取之處,亦是說明考中之人大多數人是人才。

    如今的高考,與科舉考試有什麼兩樣?985畢業的學生相對來說比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學生,才能稟賦就是有差別。不信問問大型公司在招聘人才是願意招聘什麼學校畢業的。

  • 5 # 石海釣沉

    你這答案太想當然了,古人若中功名, 哪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四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字數都不多,幾千字到幾萬字不等,但是,但是,為毛古人寫書惜字如金呢?因為那會兒寫字要刻在竹簡上——不知大家有沒有小學時往課桌上刻字的經歷,刻個字其實是很麻煩的事,一節課刻三五個字且能讓人分辨出來,那就是鉛筆刀篆刻大家了,像現在一些領導講話發言口若懸河叨逼叨三四個小時是不行的,全華人口都抓來刻都趕不上他噴廢話的速度。所以,刻在簡上的每個字,都是作者苦心孤詣研究了半生的結論,都非常值得推敲。這十幾萬堪稱字字珠璣的文章,非常不湊巧,全是這類需要反覆推敲後再一板一眼刻在竹簡上的文字,所謂一字千金那種,您若能全背下來,光這個難度就足以消滅今天絕大多數的初三考生。

    而光會背四書五經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習各家的註釋,而歷朝歷代顯學達人們對四書五經的重視程度是遞增的,周易光繫辭來說,就那幾百字,但歷朝歷代對周易的解讀與心法,而且動輒就洋洋灑灑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放現在開個圖書館也不為過。所謂學海無涯,知也有涯,而你要能在這些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快速準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這不僅考驗你的眼光和見識,考驗你的記憶力,更是拼人品的開始。

    所以,如果光背書的話,古人為啥那麼熱衷遊學呢?第一就是互相交換經驗,第二就是切磋學問,哪本書值得看,哪本書沽名釣譽不看也罷,你達到這程度看的是啥師從的誰,等等,多少真知灼見就都藏在這“遊”字裡了。

    光背下四書五經瞭解了各名家註釋就想趕考去了?外延來了,年輕人顫抖吧——經、史、子、集,光一個史部,左傳是基礎打底的,前三史或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是基礎課、必刷題。當年蘇軾蘇東坡高考時,光一部《漢書》就刷了不下九遍——注意,這可是連正文帶註釋不下上百萬字的《漢書》!至於本朝之前的歷代通史、各朝《會要》,也都是重點出題範圍,明清兩代的考生甚至還要兼顧《資治通鑑》的策論部分。這還只是史這一部哦,經、子、集雖然沒這麼汗牛充棟,但體量也是非常可觀。

    盡信書不如無書,是飽學之士接下來要做的第四件大事,那就是要把書中的知識和當下的時局聯絡起來,融會貫通,也就是說,要把聖人的智慧之光,透過你的所學所悟照射進現實裡,這還需要——繼、續、讀、書!

    天文地理、龜澨占卜、紫微斗數、奇門遁甲、陰陽五行這類陰陽玄學的,黃帝內經、千金方這類醫學的,《孫子》《孫臏兵法》《李衛公問對》《司馬法》《六韜》《三略》這些練兵打仗的,《文心雕龍》《文賦》《全宋詞》《全唐詩》這類提高文學修養和造詣能讓你在高階場合跟著和詩填詞不露怯的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讀史方輿紀要》這類講經濟軍事地理說不定哪天就得用上的,你作為一個讀書人,一位未來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的督撫要員,也要通盤學習各有心得才行。另外,我還沒說,有些牛人在如此繁重的課業負擔之餘,居然還能開外掛,練武強身。

    所以,看看歷代狀元的試卷,你會發現,古代的讀書人並非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痴漢呆子,更不是隻會四書五經的書呆子,書袋子,而更像是一群妙語連珠、學富五車且有理想有抱負有熱血唯獨沒有利益代言的大V公知。

    除此之外,邋里邋遢的也別想金榜題名了,試卷卷面分要求極高,幾乎達到正楷書法大師作品級的水平才行。不僅如此,皇帝及歷代皇帝的名諱你也要知道怎麼進行空行和迴避,否則,一字之差,輕則名落孫山重則全家受株連。

    這些,是光會背四書五經就能掌握得了的?

  • 6 # 相約清明

    [微風]背熟了,只是字面印象,理解、聯想才是最重要的。

    [微風]就和現在的高考和公務員錄考差不多,有命題作文和自題作文。

    [微風]審題、達意很重要。明白考官(皇上)出題的目的、用意才能作出“好文章”。

    [微風]有的考生作文的確很美,閱卷人不喜歡(ღ˘⌣˘ღ)今年這科就白費了。

    [微風]每個人的資質不同,領悟能力有差別,作文的“中心思想”肯定有異。

    [微風]結果可想而知,有的人考了“985”有的人錄了“211”有的人進了“三本”等。

    (圖片與文字無關)

  • 7 # 莊主愛釣魚

    這個理論就不成立,什麼叫背熟了?科舉考試考的不是背書!我這舉兩個例子為證:

    一、大家看一篇清代秀才撰寫的記事碑文:

    嘗聞《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書中原文:嘗聞夏令曰:“月□除道,十月成梁。”,此處內容有更正和補充),乃知橋樑之設,所以通商賈而便往來,盡人力而補造其利,人之念誠公以普濟世之功,尤深且遠也。我馬兒平村之東鄙,有茅洿河一道,東南澗水共趨於茲。時逢陰雨,洪流浩瀚,行其塗,嘆厲揭維艱者有之;至其涯,嗟停轎(原文為“驕”,待考證原碑文勘誤)莫渡者有之。故先是有生員王君諱壎者,與善人牛如麒慨然首倡,於康熙三十四年,約本村諸善士,同心戮力,建立石橋一孔,澗丈餘,長則十步有奇焉。所以四十年來,此有安驅之樂,彼無險阻之憂,雖遇河水彌上,儼若履道坦上矣,可不謂一勞永逸哉?

    就這種引經據典、對仗工整的遣詞造句,敘事與抒情結合的精悍文章,現代有幾個高中生能寫出來?

    二、再看明朝狀元趙秉忠的卷子:

    趙秉忠是明朝的一位狀元,而且年僅25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狀元,他的書法才華,那可是非常的漂亮,完全不輸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這是趙秉忠當年參加科舉考試時的試卷,這幅試卷那可是非常的珍貴,特別是那漢字更是非常的工整,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因為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是無價的,所以這張當年的試卷也被稱為是“一級文物”!

    如果是隻會背四書五經能具備如此強悍的書法功底?寫出令皇上龍顏大悅的文章來?所以我認為四書五經只能算是框定一個基本的考試範圍,類似我們現在的考試大綱,但要真正能從讀書人中脫穎而出,需要的不光是熟背經典,至少還到有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寫作功底以及書法基本功,要知道在古代那可都是用毛筆來寫作的,可沒有現在的答題卡、機讀判斷等手段。要想贏得各位主考官的歡心,一份字跡潦草的卷面是絕無可能出線的。

  • 8 # 刀客48418

    用現實中的問題去回答,,。現如今今年考研的大學生是多少?三年疫情中時不時的上網課!試問難不難!好不容易考上啦,面試又不能上岸!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問題?

  • 9 # 陳老師和你說

    實際上,無論什麼年代,什麼時候,真正的高考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一個學子多年時間的學習由這個特定的時刻決定優良,這種經歷和結果應該是人一生中最難忘。

  • 10 # 桂西雲山鑑水老黃曆

    能把四書五經背熟是一回事,能考上狀元又是一回事呢。為什麼這樣講呢?記住: 理論必須和實踐相結合!也就是有人把四書五經背熟了,但他不會利用四書五經裡面的道理、事例去闡述安家、治國、平天下,那麼,他背下來的那些內容是死的東西,不會靈活運用到寫文章去,那他就是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更談不上考上狀元了。所以,才有很多人雖然背熟了四書五經,可是連個秀才都考不中的原因。

  • 11 # 龍任國

    答:我認為,你把古人能夠考取秀才太簡單化了。

    因為,雖然說在科舉時代,凡是參加各種考試的學員,基本上都以四書五經為主。但是,還是有其他的知識要考。否則,不可能連秀才都難以考上。

    再說,考秀才的比例,肯定是有限的。因為,考秀才只在鄉里考。範圍小,肯定是名額不多。再者,在古代,能夠進私塾讀書的人,是少之又少。大多數窮人家的孩子,連吃飯都很困難,何況讀書呢?所以,學員不多,固而錄取率低。

    還有,讀書需要一定的天賦的。而真正有天賦的人不多,大多數是靠死記硬背的(這是我們古人的教育方式)。因而說,理論上古代只要把四書五經背熟,就能考取考上狀元。而大多數連秀才考不上的原因!

  • 12 # 古鏡6E2g

    這是因為古代的科舉考試不僅僅要求候選人掌握四書五經的內容,還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應試技巧。另外,科舉考試的人數眾多,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即使掌握了四書五經的內容,也需要透過其他方面的表現來脫穎而出。另外,古代的教育制度相對落後,很多人並沒有接受到充分的教育,因此即使掌握了四書五經的內容也無法勝任科舉考試。

  • 13 # 正男特別影視

    這個嘛,古代的封建主義制度,多數沒錢的窮苦人根本就沒機會進入官場,進考場要錢,考上了也要錢,要不然就被有錢人買通冒名頂替了!

  • 14 # 一起讀資治通鑑

    雖然古代中國科舉考試中的經典課程主要以四書五經為基礎,但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僅僅背熟經書是不夠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考試內容廣泛:雖然四書五經是重要的考試內容,但科舉考試還包括其他學科,如詩詞、文章、經史子集等。考生需要有廣泛的知識面和紮實的功底,才能應對考試的各個方面。競爭激烈:科舉考試是千百年來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參加考試的人數眾多,競爭非常激烈。即使一個考生在四書五經上有一定的掌握,但若在其他方面不夠出色,很可能被其他人超越。學習條件有限:在古代,大部分人並沒有獲得良好的教育機會和學習資源。他們可能缺乏良師的指導、圖書的閱讀和學習的環境,因此無法全面掌握所需的知識。考試技巧和應試能力:科舉考試不僅要求對知識的掌握,還需要良好的應試能力。這包括答題技巧、寫作能力、時間管理等。一些考生可能缺乏對考試規則和策略的瞭解,導致在應試過程中表現不佳。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一個人掌握了四書五經,也不能保證他就能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科舉考試旨在選拔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除了經書知識外,還注重對文化修養、才能、品德和膽識的評估。因此,考試成績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經書的掌握程度,還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

    總的來說,雖然掌握四書五經是科舉考試的基礎,但要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考生需要全面發展,具備廣泛的知識、優秀的應試能力以及其他綜合素質。同時,考試結果也受到競爭激烈、學習條件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大多數人沒有考中秀才並不意味著他們對經書的掌握不夠,而是有多種複雜因素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人對統一與擴張有著迫切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