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感動了無數人,但卻不一定適用於中學時代的好朋友。
如果你和高中時期的朋友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工作了也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例如北京或上海,一直沒斷了來往,那就基本沒什麼陌生感。但是,如果高中時期在同一個地方待著,上大學就各奔東西,那麼當寒暑假再次相見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聊天聊不到一起,甚至感到尷尬的情形。當然,這種現象不是絕對的,我和一位高中同學,當時關係很好,現在都高中畢業十年了,一年也就見一次面,但每次相見卻跟親兄弟似的,像我這種情況的也很多。接下來,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吧。
為了說明這個心理學原理,我就勉為其難舉一個噁心點的例子吧。當唾沫在我們嘴裡的時候,我們不覺得它噁心,但是當你吐一口唾沫在眼前的時候,那它就變得噁心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在嘴裡的時候,從屬於我們的自我概念,即是說我中有它,在某種程度上說它也是我;一旦離開了嘴,那就不屬於我了,只是作為一口噁心的唾液而存在。
同理,我們常說的“好的穿一條褲子”即是指兩個好朋友互相把對方納入自我概念範疇的那種親密程度,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看不慣你受欺負,你也因了我的快樂而快樂。高中時期,兩個人關係越好,那麼當分開幾個月甚至幾年再見面的時候,對方已經脫離了你的自我概念範圍了,這個時候,你和他能達到的親密度有時甚至不如新認識一個朋友。因為,曾經你們互為對方的一部分,有過了,再失去,那便有可能是真正的失去了,可能無法再挽回那份曾經的親密和默契了。就像魯迅和閏土,小時候玩得再好,長大後在那堵階級的無形牆壁面前,便永遠的失去了閏土。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近因效應”,就是說我們對某個人的印象或是記憶很容易受到最後見面時的感受的影響。很常見的是,在考上大學面臨分別的時候,好朋友之間的氛圍是非常融洽的,情緒是感傷的,對方給自己的印象大抵是比較完美的、讓人不捨的。到了大學,到了遠方,心中時常緬懷一下當年的情誼和美好的情景,就會不自覺地進一步在腦海中美化了對曾經好友的印象。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當再次聚首時,見到的曾經好友可能已是鬍子拉碴的頹廢男,有可能變成唉聲嘆氣的怨婦女,哪怕沒什麼變化,也可能與自己心中保有並深加工了的那份美好形象相去甚遠,自然便會產生一些距離與陌生感了。甚至有可能讓人產生一種相親時初次見面不知道說什麼好的侷促感。
這個就好理解了,高中時期,大家在一個環境中玩,說的是一樣的語言,玩的是一樣的梗,談的也是大家都熟悉的東西。但是當上了大學,尤其是去了不同的城市,兩個人的經歷不一樣了,社會文化環境不一樣了,腦子中每天新加入的東西也不一樣了,興趣愛好的差別也變得更大了。如果再加上一種可能,你們中的一個人一直在好好讀書,另一個人一直在吃雞和王者榮耀,這樣的話,再見面,就可能不太能聊到一起了。
如果再加上一條,那就是手機依賴了,如今的好友聚餐、同學聚會,很常見的現象便是幾個人各自玩著手機,偶爾交談一句,一會不看手機就不自在。這樣的話,那肯定是尷尬的場面了。希望大家在會友的時候把手機收好,除了加好友或是合影,其他時間努力將注意力放在朋友身上。氛圍是營造出來的,完全可以透過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場面變得不尷尬。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和這位好朋友每次見面都會感到尷尬,如果只是初次再聚,那就不用太在意,就算以後有了距離感,退一步,也還可以再次成為好的好朋友的,即使回不到從前的那種親密和默契,但也有可能建立新的深厚友誼。別忘了,高中到大學才幾年,大學到以後還有幾十年呢。要相信事在人為。當然,如果幾次見面都很尷尬,那就見面後各自回到生活的正軌吧,友誼雖是可以培養的,但更重在緣分。
人這一輩子,一直是在做友誼上的加減法,以後的朋友會增加,以前的朋友會減少。大浪淘沙,始得真金。最後能夠相伴身旁的真正好朋友,總歸數量不至於太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霖。”甘若霖的友情當然未必是小人之情,但真正君子之交,卻可以做到淡然若水,這種友情,是可以經得住時間的檢驗的。就像楊振寧和鄧稼先,就像陳寅恪和傅斯年,友情到了一定的境界,哪怕不見面,哪怕沒有通訊,依然可以做到,友誼長青。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感動了無數人,但卻不一定適用於中學時代的好朋友。
如果你和高中時期的朋友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工作了也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例如北京或上海,一直沒斷了來往,那就基本沒什麼陌生感。但是,如果高中時期在同一個地方待著,上大學就各奔東西,那麼當寒暑假再次相見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聊天聊不到一起,甚至感到尷尬的情形。當然,這種現象不是絕對的,我和一位高中同學,當時關係很好,現在都高中畢業十年了,一年也就見一次面,但每次相見卻跟親兄弟似的,像我這種情況的也很多。接下來,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吧。
自我概念範圍的變化為了說明這個心理學原理,我就勉為其難舉一個噁心點的例子吧。當唾沫在我們嘴裡的時候,我們不覺得它噁心,但是當你吐一口唾沫在眼前的時候,那它就變得噁心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在嘴裡的時候,從屬於我們的自我概念,即是說我中有它,在某種程度上說它也是我;一旦離開了嘴,那就不屬於我了,只是作為一口噁心的唾液而存在。
同理,我們常說的“好的穿一條褲子”即是指兩個好朋友互相把對方納入自我概念範疇的那種親密程度,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看不慣你受欺負,你也因了我的快樂而快樂。高中時期,兩個人關係越好,那麼當分開幾個月甚至幾年再見面的時候,對方已經脫離了你的自我概念範圍了,這個時候,你和他能達到的親密度有時甚至不如新認識一個朋友。因為,曾經你們互為對方的一部分,有過了,再失去,那便有可能是真正的失去了,可能無法再挽回那份曾經的親密和默契了。就像魯迅和閏土,小時候玩得再好,長大後在那堵階級的無形牆壁面前,便永遠的失去了閏土。
印象破壞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近因效應”,就是說我們對某個人的印象或是記憶很容易受到最後見面時的感受的影響。很常見的是,在考上大學面臨分別的時候,好朋友之間的氛圍是非常融洽的,情緒是感傷的,對方給自己的印象大抵是比較完美的、讓人不捨的。到了大學,到了遠方,心中時常緬懷一下當年的情誼和美好的情景,就會不自覺地進一步在腦海中美化了對曾經好友的印象。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當再次聚首時,見到的曾經好友可能已是鬍子拉碴的頹廢男,有可能變成唉聲嘆氣的怨婦女,哪怕沒什麼變化,也可能與自己心中保有並深加工了的那份美好形象相去甚遠,自然便會產生一些距離與陌生感了。甚至有可能讓人產生一種相親時初次見面不知道說什麼好的侷促感。
缺乏共同話題這個就好理解了,高中時期,大家在一個環境中玩,說的是一樣的語言,玩的是一樣的梗,談的也是大家都熟悉的東西。但是當上了大學,尤其是去了不同的城市,兩個人的經歷不一樣了,社會文化環境不一樣了,腦子中每天新加入的東西也不一樣了,興趣愛好的差別也變得更大了。如果再加上一種可能,你們中的一個人一直在好好讀書,另一個人一直在吃雞和王者榮耀,這樣的話,再見面,就可能不太能聊到一起了。
手機依賴如果再加上一條,那就是手機依賴了,如今的好友聚餐、同學聚會,很常見的現象便是幾個人各自玩著手機,偶爾交談一句,一會不看手機就不自在。這樣的話,那肯定是尷尬的場面了。希望大家在會友的時候把手機收好,除了加好友或是合影,其他時間努力將注意力放在朋友身上。氛圍是營造出來的,完全可以透過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場面變得不尷尬。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和這位好朋友每次見面都會感到尷尬,如果只是初次再聚,那就不用太在意,就算以後有了距離感,退一步,也還可以再次成為好的好朋友的,即使回不到從前的那種親密和默契,但也有可能建立新的深厚友誼。別忘了,高中到大學才幾年,大學到以後還有幾十年呢。要相信事在人為。當然,如果幾次見面都很尷尬,那就見面後各自回到生活的正軌吧,友誼雖是可以培養的,但更重在緣分。
人這一輩子,一直是在做友誼上的加減法,以後的朋友會增加,以前的朋友會減少。大浪淘沙,始得真金。最後能夠相伴身旁的真正好朋友,總歸數量不至於太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霖。”甘若霖的友情當然未必是小人之情,但真正君子之交,卻可以做到淡然若水,這種友情,是可以經得住時間的檢驗的。就像楊振寧和鄧稼先,就像陳寅恪和傅斯年,友情到了一定的境界,哪怕不見面,哪怕沒有通訊,依然可以做到,友誼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