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橘玄雅
-
2 # 鄧海春
清代八旗中有俄羅斯人,人數不多,影響不小。我來跟大家聊聊。
阿爾巴津人俄國史籍上稱八旗中的俄羅斯人為“阿爾巴津人”。阿爾巴津並不是俄語的舊有單詞,最初是來自於一個人名,後來也作為地名。阿爾巴津,在中國文獻中稱“雅克薩”。“雅克薩”在通古斯語(滿語)中意指河流衝剛形成的河灣。黑龍江湍急的江水在雅克薩城西衝刷出半月形的陡岸,雅克薩因而得名。雅克薩木城,原是索倫部達斡爾人的居地。
明崇禎十三年,即清崇德五年(1640),在清太宗皇太極對索倫部的遠征中,雅克薩木城曾遭戰火焚燬(見《清太宗實錄》第51卷)。不久,索倫部達斡爾族首領阿爾巴西在其址建城居住。順治八年(1651),沙俄哥薩克侵佔該城,並以城主阿爾巴西之名稱為“阿爾巴津”。清朝政府認為雅克薩(阿爾巴津)是中國領土,所以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十四年(1685)、二十五(1686)年多次派兵進剿,最終包圍雅克薩城,並拔除了這個據點。
在清俄交戰過程中,一些被清軍俘虜或投誠的俄羅斯哥薩克被遷入北京。隨即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他們被編入“鑲黃旗滿洲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又稱為“俄羅斯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記載,康熙二十二年(1683)最初是半個佐領,到二十四年(1685)始成一個整佐領。
對於俄羅斯佐領,康熙皇帝一再諭命予以寬大、妥善安置,賜予房屋、土地、僕人,對其中地位較高者,授給官職。優待俄羅斯降人,也並非簡單寬大為懷,很大程度上是著眼於黑龍江前線對俄作戰的需要。這些“俄羅斯旗人”中的一部分被送往前線,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和招降喊話,在雅克薩之戰的關鍵時期,立有殊功。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條約劃定了兩國的疆界,又規定凡是訂約以前,已在中國的俄羅斯人和已在俄羅斯的華人均不必遣返。從此,這批俄羅斯人便在中國世代定居下來。
鑲黃旗位於北京內城的東北部,俄羅斯佐領就順理成章的居住在這一範圍的東直門內胡家圈衚衕,後來的蘇聯大使館,即現在的俄羅斯大使館就在這裡。據《俄國駐北京傳道團史料》和《俄國、蒙古、中國》的記載:清政府在生活待遇上給予俄羅斯人照顧,完全和滿洲人一樣受到尊重。給他們安排了住房,派了傭人,還規定每隔三年發給他們四時所需的衣服,將步軍統領衙門收押的女犯人配予他們為妻,一些人還匹配了大戶人家的婦女。上圖俄羅斯大使館
道光年間,俄國外交官與“俄羅斯佐領”的人會面,自述“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他們的服飾、語言、容貌一點都不像俄羅斯人……
回覆列表
早在順治年間,就有個別俄羅斯人投入八旗,不過數量極少,一般都是一戶兩戶的,所以也就不成規模。到了康熙朝,在尼布楚戰爭中收入了一些俄羅斯的投降士兵,共有三十餘人,他們入旗之後,當時朝廷也討論了一下如何安置他們的問題。當時朝議的想法是把他們打傘編入正白旗滿洲,但是聖祖康熙帝認為集中戶口比較方便,所以編立了獨立的佐領,即是京旗鑲黃旗滿洲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
根據《八旗通志》的記載:
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將尼布綽等地方取來鄂羅斯三十一人及順治五年(1648年)來歸之鄂羅斯伍朗各里、康熙七年(1668年)來歸之鄂羅斯伊番等編為半個佐領,即以伍朗各里管理。後二次又取來鄂羅斯七十人,遂編為正佐領。
這個佐領後來是公中佐領的身份,本身沒有世襲性。這些入旗的俄羅斯人,被俄羅斯本華人稱為阿爾巴津人,他們沒有升到世家的,都是作為普通旗人生活,並且跟滿洲旗人一樣跟旗人聯姻,唯一比較特殊的,就是他們一直傳承俄文作為家學,並且幫助朝廷翻譯俄文。
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佐領內的阿爾巴津人也迅速的“旗化”,掌握了滿語、滿文,起名的方法也開始使用旗人的形式了。
清末的時候,他們作為旗人的一員,有一個“旗族化”的過程,根據京旗老人的說法,這些俄羅斯佐領人後來改為了四個漢姓,羅曼諾夫(Романов)改為羅姓,哈巴洛夫(Хабаров)改為何姓,雅克甫列夫(Яковлев)改成姚姓,杜必寧(Дубинин)改為杜姓,賀洛斯托夫(Холостов)改為賀姓。數年前北京滿族聚會,曾有羅姓和杜姓的阿爾巴津人後裔參加,已經完全看不出俄羅斯人的長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