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衣賜履讀通鑑

    先講一下晁錯削藩。

    衣賜履按:七國之亂,是西漢王朝劉姓親王最大規模的謀反叛亂,雖然僅三個月就被平息,但說明了幾個問題,一個是經過五十餘年的統治,戰國時期分封建國的觀念已經式微,除了諸侯王還心存妄念,老百姓已經自認為是大漢的子民了,中國歷史上大一統佔主流的觀念,基本上形成了。舉個例子,漢初時,一個人如果說自己是趙華人,那是因為他就覺得是趙華人;而此時,一個人如果說自己是趙華人,就跟現在人說自己是河北人一樣,是中國河北省人。二一個是,賈誼在《治安策》中所闡明的觀點,得到了有力印證,封國坐大,不管是同姓的,還是異姓的,都必然會向中央發起挑戰,上下猜忌,無可避免。三一個是,七國之亂平息之後,給帝王們敲響了警鐘,中央集權勢在必行,這才有了漢武帝的“推恩令”,使得親王們失去了造反的能力,同時,中央集權帶來的弊端也將逐漸顯示出來,地方無力反抗,權力收歸中央,對皇帝的考驗立即嚴峻起來,之後,權臣、外戚、宦官們輪流登場,生旦淨末醜,都來走一走,皇帝的能力(包括年齡)成為帝國是否穩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說,七國之亂必然要發生,只是多幾國或少幾國,早一點或晚一點的問題,封國現在就是一個大火藥桶,看誰來點,結果,晁錯當仁不讓,舉著打火機衝上去了。

    當初,文帝劉恆繼位不久,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進京朝見,陪伴皇太子劉啟飲酒、博戲。玩兒著玩兒著,皇太子和吳太子在遊戲中吵起來了,皇太子覺得吳太子蹬鼻子上臉,抄起賭博用的木板給了吳太子一下子,吳太子不禁打,死了。劉恆跟大臣們一商量,總不能讓太子劉啟償命啊,就把吳太子的屍體收拾收拾,裝靈柩裡送回吳國去安葬。吳王劉濞這個惱火啊,親兒子豎著去長安,橫著送回來,雖然不敢讓皇太子償命,但意見還是要表達的,說,姓劉都是一家子,既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何必送回來呢!於是,劉濞又讓人把靈柩送回長安去安葬(這一來一回,真不知道吳太子的屍體得爛成啥樣了)。

    劉濞心中有氣,開始不遵守封國應守的禮節,聲稱身體有病,不再朝見皇帝。朝廷當然知道劉濞是為了兒子的緣故,就拘留和審問吳國的使者。劉濞恐懼,謀反的念頭冒了出來。後來,劉濞派人代替他秋季朝見(封國國君,每年春秋兩季,定期到長安晉見皇帝,春季稱“朝”,秋季稱“請”),劉恆追問他不來朝見的原因,使臣回答說,大王其實沒有生病,朝廷拘留了幾批吳國使者,又治他們的罪,大王恐懼,所以才聲稱有病。俗話說“聰明到可以看見深水中的魚,不是好事”,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過失,讓他改過自新。

    衣賜履說:吳國使臣的意思是,看事情不要太清楚,一清二白最容易出問題,好多事兒都是稀裡糊塗的最好,真弄明白了,上下都尷尬。

    劉恆借坡下驢,釋放了吳國使者,讓他們回去,並賞賜給劉濞几案和柺杖,表示照顧他年事已高,特許不必前來朝見。劉濞見朝廷不再追究,也就把謀反的事兒擱下了。

    但是,吳國有銅礦可以制錢,臨海可以曬鹽,吳國政府富到可以不必向百姓徵稅的程度。凡被徵集邊疆服役的人,都由吳國政府出錢,另外僱人服役(西漢制度,不願當兵的人,可以出錢僱人代替,或把錢繳給政府,由政府招募。劉濞為了收買民心,對於當兵的人,無論自己服役,或代別人服役,都發給費用)。逢年過節,慰問賢達人等,賞賜平民百姓。有逃犯跑到吳國,其他郡國的官吏前來抓人,吳國公然阻止。這種情況持續了四十多年。

    衣賜履說:看來,引渡罪犯的“國際法”,彼時也很需要,呵呵。

    晁錯對劉濞的做法非常憤怒,多次上書建議削減吳國封地,劉恆寬厚,未予採納,劉濞日益驕橫。

    等到景帝劉啟即位,對晁錯尊寵無比。前154年,晁錯勸劉啟說,當初,高帝剛剛平定天下,兄弟少,兒子們年幼,大封同姓諸侯王時,封國都很大。齊國七十餘縣(轄臨淄、濟北、博陽、城陽、膠東、膠西、琅邪七郡),楚國四十餘縣(轄彭城郡、東海郡、薛郡),吳國五十餘縣(轄東陽郡、吳郡、鄣郡)。這三個封國,國君要麼是庶子,要麼是疏族(一任齊王劉肥為劉邦庶長子,一任楚王劉交為劉邦弟弟,一任吳王劉賈為劉邦同族兄弟),而國土佔了全國的一半。劉濞因有吳太子之死的嫌隙,長期稱病不來朝見,按照古法應當處死(吳太子是被景帝劉啟打死的,晁錯如此口無遮攔,讓人擔心啊)。先帝(文帝劉恆)不忍心,反而賜給他几案手杖,希望用恩德來敦促他改過自新。但是,劉濞卻更加驕橫無法,利用礦山採銅鑄錢,熬海水製鹽,招誘天下亡命之徒,圖謀叛亂。如今,削減他的封地他會叛亂,不削減他的封地,他也會叛亂。如果削減他的封地,他反得快,禍害會小一些;如果不削減他的封地,他反得慢,將來有備而發,禍害更大。

    衣賜履說:以前咱們講過,晁錯在文帝時期,就多次上書建議削藩,文帝雖然沒有批准,但是覺得晁錯有奇才,專門安排到太子府工作,其實是預先為景帝挑選了人才。也就是說,削藩,文帝本人是贊成的,但他覺得他的任期內不宜實行,就把這個任務連同晁錯留給了景帝。文帝死前,似乎並未對如何削藩給過景帝指示,想來他也沒想明白。現在好了,景帝一上臺,立即重用晁錯,削藩之劍出鞘,寒光四射逼人。

    前154年,楚王劉戊來京朝見,晁錯彈劾劉戊:去年(前155年)太皇太后(薄太后)去世,守喪期間,劉戊私下搞淫亂活動,應該處死。劉啟下詔,免去劉戊的死罪,削楚國東海郡(山東省郯城縣)。於是,晁錯開始一連串打擊行動,追查前年趙王劉遂的過失,削去趙國的常山郡(河北省正定縣)。再追查膠西王(首府高密,山東省高密縣)劉卬(讀如昂),因在賣爵事上舞弊,削奪六個縣。

    一連串削減封國土地的措施雷霆而出,上下震撼。如今,朝廷大臣們又在討論如何對付吳國。吳王劉濞大為驚恐,深怕削奪沒有止境,叛亂之心再起。劉濞聽說膠西王劉卬勇武有謀,就派中大夫(高階國務官)應高前往遊說。應高對劉卬說,現在,皇上重用奸邪之臣,聽信讒言,侵奪削弱各封國,對親王們的懲罰,一天重過一天。吳王和大王您,都盛名遠播,一旦被上面懷疑,那就永無寧日。吳王身體不好,不能去長安朝見,二十餘年來,一直活在猜忌之中,無法自己表白。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兢兢業業,仍怕得不到朝廷的寬容。我聽說大王您因出賣爵位的事兒受到處置。據我瞭解,被削地的封國,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過失,過小而罰重,恐怕朝廷的用意,不僅僅是要削奪封地吧!

    衣賜履說:從這裡能看出來,劉濞已經二十多年沒上朝了,本年,他六十二歲,文帝以其年高為由免其入朝時(原文為“老,不朝”),劉濞四十歲左右,正處盛年,免朝理由,不能細想,透著怪異,透著角力,透著隨時而起的爭鬥。

    劉卬說,有此可能,你認為該怎麼辦?

    應高說,吳王覺得與大王面臨著共同的憂患,希望順應時勢,犧牲生命,為天下除害,大王意下如何?

    劉卬大吃一驚,說,我怎麼敢做這樣的事!皇上雖然有點嚴苛,我大不了一死而已,怎麼敢反叛!

    應高說,御史大夫晁錯(去年由內史升任御史大夫),在天子身邊矇騙蠱惑,侵奪封國土地,國君們的憤怒,已達極點,都有背叛之心。而且,彗星出現,蝗災發生,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人民困苦哀怨之際,正是聖人挺身而出之時。吳王已經作好準備,打算一面提出誅殺晁錯的要求,一面出動軍隊,追隨大王,必定所向無敵,鋒芒所指之處,沒有人膽敢不服。現在,只需大王您一句話,吳王就率領楚王劉戊,直搗函谷關(河南省靈寶縣東北)。但是,據守滎陽(河南省滎陽縣),奪取敖倉(滎陽縣北敖山糧倉,此地是劉邦項羽爭霸時的關鍵所在之一,項羽兵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失了敖山糧倉),防備中央軍偷襲,整治駐紮之地,卻必須由大王領導。只要大王首肯,天下唾手可得,吳王和大王平分江山,這是多大的功業!

    劉卬被說得心花怒放,“咕咚”嚥下一口口水,說,好!

    應高返歸吳國彙報,劉濞大喜,為確保萬無一失,又親自前往膠西國,與劉卬當面定約。

    膠西國官員中,有人得知劉卬的企圖,諫阻說,全部封國土地還不到朝廷的十分之二。一旦起兵,徒使太后(膠西國的太后)擔憂,並非良策。現在侍奉一個天子,都這麼困難,將來即令事情成功,兩主並立,紛爭一起,禍患恐怕更大。

    劉卬不聽,派出密使,分赴齊國、菑(讀如資)川國、膠東國、濟南國,各國一拍即合。

    楚王劉戊,荒淫兇暴,此次被朝廷削地,懷恨在心,早就私下與吳王劉濞溝通,打算謀反。

    漢朝廷終於下令削減吳國土地,收回會稽(江蘇省蘇州市,會稽讀如快雞)、豫章(柏楊先生注:應為鄣郡,浙江省安吉縣北。豫章郡此時屬廬江國,首府番陽,江西省波陽縣)兩郡。詔書抵達,吳王劉濞起兵叛變,把中央政府派到吳國的郡長級(二千石)以下官員,全部誅殺(感覺應該是二千石以上才合邏輯),膠西國、膠東國、菑川國、濟南國、楚國、趙國同時響應,史稱七國之亂。

    再簡單講一下主你偃的推恩令。

    前127年,主父偃建議:

    古代,諸侯封地方圓不過百里,中央強大,地方弱小,這種格局,容易控制。現在的諸侯,有的擁有大城數十個,封地方圓千里,朝廷放任,他們就驕橫奢侈,淫亂不堪;朝廷控制,他們覺得不爽,就會聯合起來反叛;如果用法令來分割削弱他們,就會產生叛亂的苗頭。晁錯削藩,吳楚七國叛亂,就是這種情況。現在,有的親王生了十幾個兒子,但只有嫡長子能繼承王位,其他王子也是親王的親生骨肉,卻毛也分不到一根,這就體現不出仁孝之道。我建議,陛下下令,讓親王可以把朝廷給他的恩惠,推廣到嫡子之外的子弟的身上,用本封國的土地封他們做侯。這樣,陛下用的是推行恩德的方法,實際上是分割了封國領地,而他們還萬分歡喜,朝廷不用採取削奪政策,封國卻勢必衰弱。

    劉徹採納。正月,劉徹下詔:封國親王們如果願意推恩,把土地城市封給子弟的,可以呈報,朕準備親自給他們確定封邑的名號。從此,封國開始分割,親王子弟,都成了侯爵。

    衣賜履說:這就是著名的“推恩令”,至此,困擾西漢多年的封國尾大不掉的問題,一夕解決。當年,賈誼為此早逝,晁錯為此腰斬,到了主父偃這裡,各封國有如手術全麻,毫無知覺,解除武裝。

    簡單講一下推恩令為什麼厲害哈:

    第一,封侯不封王。大家還記得吧,文帝劉恆曾經部分採納了賈誼的意見,把齊國一分為六,封故齊王劉肥的六個兒子為王,其中四個參與了七國之亂。此番,由封國自己分封,但除了嫡長子之外,其他封國,都是侯國。注意,王國是相對獨立的,且有兵權,侯國只有稅收權。

    第二,王子侯國“別屬漢郡”。這一招厲害了!封國分給各王子的封地,稱為王子侯國,這些國由誰來管理?對了,王子侯國直接歸漢中央設的郡管轄,與原封國沒關係了。王子侯國一般是劃在原來與王國相鄰的漢郡內,王子侯國的建立,便是按時間先後由王國邊緣地區向王國的中心地區推進。那麼,王子侯國食邑戶數一般有多少呢?武帝時王子侯食邑的戶數,絕大多數史無記載。《漢書·王子侯表》只二人列有戶數:山原侯劉國五百五十戶,安郭侯劉傳富五百二十戶。王子侯食邑的戶數雖然比較少,但王子侯分封的數量多,差不多每個王國都要有成千上萬甚至幾萬的戶數被分割掉,這樣,諸侯王的勢力被一點一點蠶食。

    第三,推行相對容易。朝廷把分割封國稱為“推恩”,就算各諸侯王有意見,可他的兄弟們支援啊!有的王子一輩子也封不了侯,吃不上食邑,現在朝廷給了這麼好的機會,焉能錯過?當大哥的如果拒絕執行,兄弟們都不會放過他的。推恩令大獲成功,如,城陽王國分出三十三侯國,趙王國分出二十四侯國,中山王國分出二十侯國,菑川王國分出十侯國,長沙王國分出十五侯國,河間王國分出十二侯國,濟北王國、齊王國各分出十一侯國,等等。

    劉徹朝,因罪而絕的王國有九個,新封的王國有八個,從數字上來看,王國尚有二十一個,與過去沒什麼區別,但封區的實際面積大為縮水。

    眾建諸侯(“剖分”,賈誼策)、削藩(“削奪”,晁錯策)、推恩(“蠶食”,主父偃策)是西漢中央削弱地方王國勢力的三部曲,顯然,在效果上推恩為最佳(當然,後者是以前二者為基礎的,文帝時代就推恩,也未必就能推行得下去)。隨著諸侯王國的削弱,中央直屬的地區大量增加,由漢初的十五個郡,增加到武帝時的八十多個郡。各諸侯國,大國不過十餘城,小的不過數十里,且被漢郡切割分離,至此,封國對中央威脅的痼疾,算是基本除了病根兒了。

    推恩令的順利實行,武帝和主父偃當然功不可沒。但要說晁錯時代就實行這個方法,其實並不成熟。這裡面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正是平叛了七國之亂後,景帝下令,封國不得干涉行政,也就是說,諸侯王不再有兵權了。封國沒有了兵權,這才給武帝推恩,鋪平了道路。換句話說,正是晁錯的削藩,為主父偃的推恩打了前站,晁錯即使當時提出的是推恩,七國之亂還是一樣要爆發,說不定,參與的國家更多也未可知。

  • 2 # 老胡醫師

    實行《推恩令》確實對晃錯有利,可以做個“老好人”,但治理過程漫長,而西漢時期群雄爭霸,必須用雷霆手段“削蕃”來鞏固中央政權,所謂“亂世用重典”!

  • 3 # 立志成蟲

    晁錯即使搞“推恩令”也沒多大作用,諸侯王們有實力,不執行朝廷能有什麼辦法?只好強行削蕃打仗了。“七王之亂”被平定後,諸侯王的實力銳減,也不敢再公開跟朝廷叫板。漢武帝頒佈了“推恩令”,諸侯王們明知是變著法兒的在削蕃,也只好遵守執行了

  • 4 # 懷揣夢想的優雅清風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陳述《削藩策》中已有解釋:“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否通俗地解釋電動機啟動的幾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