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看看手札到底是什麼。

    一般來說,手札是指親手寫的書信,就是現代人講的“親筆信”。見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詩:“ 道州手札適復至,紙長要自三過讀。”

    但這種解釋比較片面,其實講的詳細一點, 手札舊稱尺牘,又稱書札、信札,主要指今天所說的信件和文稿,還包括日記、便條、跋語、題簽等。

    說白了就跟現在的現代書信,是Email,是簡訊,差不多的感覺,因為社會在進步,科技在進步,社交方式也在進步。而約定俗成的手札,頗具節奏感的平闕,本身就是一幅版畫的箋紙,便在當下學者、文人的生活中幾近消失。

    那麼可以想象,手札不止是傳統意義上的書信。有的是便條、跋語、日記或者題簽。寫書信、便條等,其實都是很隨性的行為,你看他的落款一般是:羲之、羲之頓首、羲之報等等。

    可以想想,我就發個簡訊,幹嘛還要帶上時間呢,王羲之一共有22封書信書札,有《行穰帖》《胡桃帖》《長風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謝帖》《寒切帖》《何如奉橘帖》《孔侍中帖》《快雪時晴帖》等等。

    就隨便舉個例子,《二謝帖》中,原文是:二謝面未比面,遲諑良不靜。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左邊劇。

    什麼意思呢,我簡單翻譯一下,“與二謝近來未能常會面,(為此我)等待責備並深感不安。我攜女再叩拜。想來邰兒等全都好吧。前些時間憂擔憂的事已妥善。所送事議應當考查並予以省察。(我身體)左部(時而)仍劇烈疼痛。”

    這種一般是回信,其書法風格為時草時行,有楷體也有其他字型,說明他在寫的時候,就是簡單的回個話而已,古代不像現在發個簡訊立馬就能收到,那時候都是由僕人去送行,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收到了別人的書信,而後自己回個一句,就交給僕人送去了。

    這種情況是沒有必要寫日期的。

    但是他的手札也是有一些寫了時間,比如說《寒切帖》,這是王羲之中晚年所書寫。“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具。羲之報。”

    他在開頭就寫了時間,十一月二十七日王羲之答:得到十四、十八日兩封來信,為你的問候感到欣慰。天氣寒冷日深,近來各位都可好?心內憂傷辛勞,長久掛念懸心。我服食很少,不是很好。費力迴應謝司馬書,不再多敘。羲之答。

    這種簡單的回覆別人的慰問,在開頭時已經表明了時間,那麼落款就沒有必要重複了。

    所以我們說,手札一般都是隨心情而定,沒有寫明時間的硬性要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演員李某某嚴重侮辱人民軍隊,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