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博物閣

    題主猜的不錯,二十八個字,四行,只能是一首七言詩。

    這首詩叫做《題仙人遺蹟》,豎行,從右往左讀,釋文是:

    峭壁層峰百丈巖,

    不起風雨來何年。

    仙人昔已升真光,

    留得遺蹟至今傳。

    但是,作者是用甲骨文翻刻這首詩(好像刻在山崖上,應該叫摩崖石刻),就會存在一個問題:首先,這首詩中有很多字在甲骨文中沒有,作者就採用通假字的辦法來搞定。其次,很多字作者寫錯了,或者寫得不標準。這樣,釋讀的難度就很大了。

    比如這句詩中「峭壁層峰」四個字甲骨文中是沒有的,作者用「喬闢曾逢」通假,我TM開始想醉了,這是啥意思?

    四行,二十八個字,只能是四句七言詩,直著七個字讀的,但讀不通。

    又橫著四個字認,又不通。從下往上,又不通。

    總之,上下左右,歪的斜的、藏頭、跳字都讀過,都讀不通!這是什麼么蛾子?

    都不是很難認的甲骨文,每個字都認得,就TM讀不通,腦細胞都快死了一億個!

    好在這個作者刻寫的第三句沒用通假字,我猜測可能作者犯了個小錯誤:把「已yi3」寫成了自己的「己ji3」:

    果然就是,那麼,就把第三句讀出來了:仙人昔已升真光。七言詩歌只要讀出一句,就證明路子都走對了,其他也就迎刃而解了。

    ---------------------------------------------------------

    所以,下面稍微講一下這28個摩崖刻字,如何釋讀,哪些字是通假,為什麼?錯誤,又錯在哪裡?否則,沒有受過古文字學專業訓練的人根本就看不懂。第一句是「峭壁層峰百丈巖」,作者用甲骨文寫的是「喬闢曾逢百丈星」或者「喬闢甫逢百丈葉」:

    甲骨文沒有「峭壁」二字,所以這副字作者用的是「喬闢」通假「峭壁」,這還算合理的,理由如下:

    「峭」「喬」雙聲疊韻;「壁、闢」都是重唇音,旁紐雙聲疊韻,通假毫無問題。

    「喬」的本義和「峭」也很近。因此,「喬、峭」意義也很相近:《說文》:喬,高而曲也。從夭從高省。

    「闢」在古代文獻中確實通「璧、壁」,文字學上稱「璧、壁」是「闢」的「分別文」,明確「假借義」加旁造字。

    引《漢語大字典》,頁4303

    當然,第一個字還有可能是「就」字,古文字「喬、就」非常像,而且從讀音上跟「就、峭」旁紐疊韻關係,也可以通假。因為圖片不清楚,最大機率是「喬」。

    第三個字應該是「曾」,通「層」,但是他寫得不標準,寫得跟「甫」很接近。

    或者我認錯了?但我實在想不出是其他什麼字,我將這幾個字形都列出來,讀者可以自己判斷:

    第七個字可能是「世」,也可能是「星」。

    「世」也即「枼」之象形初文,「枼」又是「葉」的初文,馬裡馬虎和「巖」可以通假:聲部相同,韻部相近。

    但是「世」字好像沒有甲骨文,只有金文:

    但是,「枼」字有甲骨文,但「枼」字像「木上有葉」之形,從「木」非常明顯,不是「生」,也不是「卅」形,

    引自:《新甲骨文編》,第365頁

    演變過程如下圖:

    引《字源》,頁538

    從字形上來看,他寫的這個字是「星」的繁構,似乎合理一點,「星」的「甲、金、篆」三體:

    但是他又把「星」的上面寫成了三個「口」字:

    「星」上面不是「口」,而是圓圈,代表「星星」的象形。甲骨文是刀刻,寫成圓形很難,所以寫出來跟「口」很接近。

    甲骨文的「口」豎劃是出頭的:

    甲骨文「星」中的「口」形符號,豎畫應該不出頭:

    篆文的「星」就是「圓圈」:

    所以,我不知道他寫的什麼字,按讀音來應該「枼」,通假「巖」。但是字形又寫得像「星」。

    「巖」是非常晚出的一個字,始見於小篆。

    我查閱過《故訓彙纂》(第1085頁)和《經籍籑詁》(第10080頁)等文獻,沒有看到文獻中有用「枼」通假「巖」的先例。

    所以,只能推斷他沒有辦法,只有用甲骨文的「枼」通假「巖」,但又寫得不標準。

    因此,我覺得他寫錯的原因,是對字形的理解不到位。如果不是,就是我水平太低?可是他連「己」和「已」都不分,搞錯了 ,證明他的水平不是很高。

    ------------------------------------------------------------

    第二句是「不起風雨來何年」:「不」字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考慮的,按道理甲骨文有「不」,但他沒有用:

    他卻用了一個「巿(芾)」字來通假「不」,注意這個字不是「市場」的「市」,

    但是「巿(fu2)」沒有甲骨文,作者就用甲骨文的「巾」來代替「巿」。

    「巿」「巾」確實是一字分化,取像於古代服飾配件:蔽膝。

    「巿」「巾」都是象形字,取像於衣服上的蔽膝,古人也叫做「芾、韍」。《說文》:「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矦赤巿,大夫蔥衡。從巾,象連帶之形。韍,篆文巿從韋從犮。」朱駿聲:「祭服曰巿。上古衣獸皮,先知蔽前,繼知蔽後,巿象前蔽以存古。」郭沫若:「巿一般作芾,亦作紱或等,古之蔽膝,今之圍腰,古人以為命服。」

    古無輕唇音,「巿(fu2)、不(bu2)」上古音完全是一樣的,聲音能講通,但沒有通假先例,這叫別人怎麼認?

    或者他只是「不」字寫得不標準,寫成了「巾」形?但「不」不是什麼字形複雜的字,他為什麼寫成這個鬼樣子?

    所以,不懂作者的腦回路是怎麼想的。

    「通假」建立在約定俗成的基礎上,「川普」寫成「特朗普」可以,但是寫成「串僕」誰知道是什麼意思?

    「起」,甲骨文中是沒有這個字的,作者是用從「行」從「止」的甲骨文代替「起」:

    《甲骨文合集7041》中的這個字:

    這個字一般視為「延」的異體字:

    《字源》(頁142)一書的解釋:

    所以,這個字無論是從讀音還是意義,跟「起」都毫不沾邊。

    「風雨來何年」這幾個字沒有錯誤:

    甲骨文中假借「鳳」表示「風」。「鳳」一期甲骨文是「冠鳥」之形,三期以後的甲骨文加聲符「凡」

    「雨」字很簡單,就沒必要說了,但他也刻錯了,「雨」字一般是三條線,他刻成了兩條線:

    「來」字即「麥」字之初文,假借表示「來去」之「來」。「來、麥」古音同,聲部可能跟「命、令」一樣,都是複子音分化的。

    「何」即「荷」之初文,假借表示「疑問詞:何」。

    「何」像「人肩部扛物」之形,表示「負荷」。

    「年」從「禾」從「人」,形聲字,「人」表聲。至今還有很多南方方言「人」讀成「年」。

    ---------------------------------------------

    第三句:仙人昔已升真光,

    「仙人」比較好認。仙:上「人」下「山」:

    其實「仙」字「甲、金文」都沒有,這裡的「仙」完全是他用甲骨文的部件拼構的,這樣是完全可以的。

    「仙」傳世文獻最最早見於《汗簡》傳抄古文字,出土文字最早見於三國竹簡:

    我就想不通,那其他的甲骨文沒有的字為什麼不採用這種方法?用甲骨文部件拼構?而是去完全摸不著頭腦的同音字通假???

    比如:「璧」就用甲骨文「玉」和「闢」拼構出來,在古文字書法上是完全可以的:

    甲骨文的「昔」:

    「昔」象「洪水將日淹沒」之形,本義是「水災」。假借表示「昔日、往昔」。

    有種說法認為: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有遠古大洪水的記憶,古人不忘「以往洪水為患」,所以「水災」有指「往昔、昔日」的引申義。我覺得這種說法是很難證明的,但姑備一說吧!

    前面說了,他將「已經」的「已」,寫成了「自己」的「己」:

    「升、真、光」三字:

    甲骨文「升、鬥」一字分化,像青銅鬥之形,

    有「點」為「升」 , 無「點」為「鬥」

    西漢青銅鬥和商代青銅鬥:

    「真」沒有甲骨文,始見於金文,從「鼎」後來訛變成「貝」,「」聲,學者何琳儀認為「真」是「珍」的初文字字:

    「鼎、貝」在漢字古文字中經常相訛混,「鼎」的省文跟「貝」很像。

    「光」字從「卩」從「火」,「卩」象跪坐人形。「光」象火在人上,意思是人點燈之後「光明照耀」。

    --------------------------

    第四句:留得遺蹟至今傳

    留:從卯從田,但甲骨文沒有「留」字,始見於金文。這個字很明顯就是來自戰國金文《留鎛》,因為這種左右結構的寫法,就是這麼一例。

    「得」:從「手」持「貝」,有些甲骨文「得」沒有雙人旁:

    「遺」:甲骨文沒有,始見於金文

    所以,作者只用了「貴」字上半部分:「雙手持棍」符號表示「遺」:

    很難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呢?

    我只能猜測,因為甲骨文中沒有「遺」字,但是有這個「雙手持棍」的符號:

    這個字隸定為:

    漢字「朕、卷、媵、勝、」都從這個部件,這個字的古音跟「遺」確實很像。

    所以,作者用「雙手持棍」的符號來通假「遺」,金文「遺」可能就是以這個部件為聲符:

    「責」從從「貝」,「朿」聲,始見於金文,不見於甲骨文:

    「責、跡」——z\j同聲紐,e\i母音也很近,二者古音極近,可能是一樣的,如:「積」就以「責」表聲。

    又如春秋金文中「責」通「跡」:

    秦公簋:「鼏宅禹責(蹟)」,「禹蹟」即「大禹的足跡」。。而異文中用「跡」:《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

    「至、今、傳」三字沒有問題,都是正確的。三個字中,「今」字寫得很不標準,但還能認出來,這幾個字很簡單,沒什麼可講了:

    ------------------------------------------------

    所以,這四句詩的摩崖石刻,是甲骨文參雜了一些金文字形,用了一些通假字和初文字字,也寫錯了幾個字,這是導致難認的原因。古文字,如果寫得不標準,神仙都不可能認得。我看到很多喜歡篆刻的「半瓢水」,對漢字古文字字形、構件理解不到位,刻出來的字不倫不類。如果要從事古文字的藝術創作,今天的有些文字在古文字中沒有,不要濫用通假字,特別是冷僻的通假字,用古文字部件拼構今文字都可以。

    ------------------------------------------------------------

    我google了一篇叫做《朝陽山講解詞》文章,顯示這首詩原是刻在河南鶴壁市朝陽山千佛洞上的一首詩。

    引自:http://lyj.hebi.gov.cn/slyj/655255/800231/874733/index.htm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正確對比諸葛亮嘴炮王朗和鳴人嘴炮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