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穆說語文

    積累是個動詞,後面可以搭配名言警句,可以搭配具體事例,也可以搭配說理分析方法,穆老師認為,題主應該說的素材(名言和事例)積累吧!

    議論文寫作,素材積累固然重要,但比素材更重要的是說理分析。如果你沒有說理分析,只是簡單例子的堆砌,顯然不是一篇好文!

    既然題主問的是平時應該如何積累素材,穆老師就針對這一問題,嘮叨嘮叨幾句吧!

    利用平時去積累素材,的確是個非常不錯的主意。看書或許是個不二選擇,但是如果想透過看書,積累詩句、素材,以期達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穆老師不是潑冷水,希望不大。但是如果你能掌握如下方式方法,倒是能夠提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慨,我們讀過的書有很少,但是你在考場作文中真正能夠應用的卻很少,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帶著腦袋”看書。看完不去反思,看完不去咀嚼,看完不去應用,鬼才相信你看書能夠提高作文。

    穆老師就拿沈從文舉例。你寫作文時用到沈從文來嗎?你知道該寫他什麼嗎?

    你知道沈從文在窄而黴小齋裡追逐夢想而奮筆疾書的場景嗎?你知道《中國服飾史》是他突破“自我”的表現嗎?你知道他與達夫先生的關係嗎?

    穆老師想說的是,這些都是你在書上很難看到的,這些都是需要你去思考與總結才會得到的。

    林徽因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多數人只知道他與徐志摩和金嶽霖的複雜關係。只知道她寫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其他一無所知。

    穆老師想說,你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徽是她參與設計的嗎?

    你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浮雕是她在病嚴重時參與設計的嗎?

    你知道她帶著學生搶救景泰藍時的窘境嗎?

    你知道她困居李莊時,憑藉著單薄的身影穿梭在荒山野嶺中的場景嗎?

    你還知道她忍著國恨家仇,保護日本古建築的大義嗎?

    她還有很多很多事例,穆老師不再一一贅述。

    穆老師想說的是,大多數學生不懂,為什麼不懂,因為你們沒有去思考與總結。懂得學生就在高考中把林徽因寫進去,這也是為什麼近10年全國高考滿分作文中,每年都有林徽因的影子。

    是不是這樣就結束了呢?並沒有。

    穆老師拿今年江蘇高考作文為例,主要讓考生針對“車來車往”展開敘述過議論,這是,你是不是蒙圈啦?你會發現,我們平時背誦的那些個人物用不進去了呢?或者很難應用。

    其實這也是在提醒我們考生,作文不可套作,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多去接觸生活實際,抽個時間訓練一下記敘文,倒是個不錯選擇!

    加油,題主!加油,廣大考生!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對你能夠有所觸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子吃自助餐偷偷打包」案件達成和解,女子補交餐費44543元,從法律角度如何解讀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