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羽2022
-
2 # 於莊有雷達
我兒子名字中有個“琪”字,我給他起了個字“昆崗”!小時候他覺得太難聽,老是抗議!現在上高中,明白了其中的含義,自己屁顛屁顛的用上了!
-
3 # 親切春風CC
古人取字的都是有錢或有權或有文化的男子,一般老百姓男性有個名字(女性就只有姓)就不錯了還取字?
建國後不取字起碼體現“平等”了
-
4 # 四通石
| 何謂名、字、號 |
古時候,一個人出生三個月後,長輩會給他起第一個名字,這就是“幼名”。等到他長大成年之時,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禮記·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古人看來,一個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長輩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來在平輩或晚輩間稱呼的。
走入社會之後,大部分同事和朋友,都要稱他的字而不是名。
文人雅士,常常會為自己取個“別號”,在文章唱和時作為代稱,也可以用來自稱。
所謂“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寓懷”,此三者包含著個人的全部品格。
| 古人取“名”有講究 |每個人的名都將跟隨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視的事,為了給人命名的慎重,春秋時代還講究“命名之道”。
關於古人取名的原則,《左傳·桓公六年》寫得明確:“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信,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一些標記和特點,比如某種特殊形狀的胎記,與眾不同的長相等。《紅樓夢》中賈寶玉因含玉而誕,故名為“寶玉”,當然這有神話的色彩。
義,指的是某人出生時伴隨的祥瑞現象。象,是以相似之物來命名。孔子名“丘”,因為他生下後頭頂是凹下去的,即所謂“圩頂”,父親便以此為他命名。假,是指假託萬物之名。孔子有了兒子後,魯昭公送給他一條鯉魚,於是他就給兒子取名“鯉”,遵照的就是“取於物為假”的原則。類,指的是可以取與父親相似的名字。此外,古人還提出了取名需避開的六條禁忌,分別是: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如果人名與這幾樣東西重名,會造成諸多不便。
晉國的僖侯名為“司徒”,宋武公名“司空”,就廢了司徒、司空這兩個官名,而魯獻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廢了具、敖兩座山的山名。
從宋朝開始,取名的講究就更多了,家族輩分、生辰八字、生肖屬相等都納入了考量的範圍。
古人的名字中,流淌著家族的血脈傳承,寄託著長輩的殷殷期望,象徵著人的身份、地位,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託。
| 古人取“字”有講究 |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數上可以取1-2個字,大多數情況下,字的選取與名有一定的聯絡。說起名與字的關係,大約有以下幾種:
並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並列的關係。比如,屈平,字原。古語中“廣平曰原”,所以兩者意思相同。再比如,孟軻,字子輿。軻、輿在漢語中都表示車的意思。
輔助,是說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樣,可以互為補充。比如陸機,字士衡。機、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輔相成。矛盾式,即字和名兩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則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補充式,意思是字與名意思相順承、互為因果或可以用來解釋名,比如趙雲,字子龍。《周易》說:“雲從龍,風從虎。”屬於同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於謙,字廷益則來自《尚書》的“謙受益”,兩者互為因果。
引申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是對白字意義的延伸。而且,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並非男性的獨佔。《紅樓夢》中賈寶玉問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無字。”
這一方面說明黛玉還未到十五歲,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齡,另一方面也說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
| 古人取“號”有講究 |相比名和字,古人別號的選取顯得更加自由,無論是字數、個數還是字詞的選用,都沒什麼限制。
別號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間用來互稱或自稱的,多寄託主人的情懷、品格、興趣愛好和生活經歷等,是人生追求的體現。
比如蘇軾號“東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黃州城東打理過一片荒地,“東坡”就是那片荒地的代稱。
有時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職、故鄉等為號,比如王維的號“王右丞”,柳宗元的號“柳河東”。
帝王、士大夫等死後還被冠以“諡號”、“廟號”,也是別號的一種。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類。
古人的名、字、號中,包含著他們的文化意蘊、生活態度。
-
5 # 架構重組1008
從國民革命開始,華人引入“同志”這一稱呼,表示擁有共同的革命志向。新中國成立後,流行人與人之間互稱“同志”。簡單,方便,無性別之分。同時廢除了先生太太,老爺小姐的稱呼。體現了人人平等。
社會變革,那些有字的文人也不會再提字了,能被平等叫姓名,已經“阿彌陀佛”。至於需要尊稱別人,大部分要加上他的官稱,比如某局長,某書記。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恢復了先生小姐,後被叫爛了。所以現在叫師傅,老師。還有什麼帥哥美女。
-
6 # 江南左拾遺
首先,名字中的“字”並不是在建國後就突然不起了,而是在清末到民國的近50年間逐漸消失的。“字”是伴隨著私塾產生的,一般都是地主官紳家的小孩入私塾讀書時起的。後來隨著近代學校教育的普及,“字”號也就逐漸沒落了。
其次,老蔣敗退臺灣時,大概有兩百萬人跟隨赴臺,這些人都是當時社會的中堅力量,很多都是書香世家、知識分子、地主士紳,他們都是按照有名有字的傳統的。這一部分人離開了大陸,沒有了傳承。
第三、建國後,華人口中近90%是農民,文盲率達到了80%以上,當時擺在國家面前的問題是要如何掃盲,提高識字率。為此還專門對漢字進行了簡化,也就是“一簡”、“二簡”(後來迴歸到了‘一簡‘字)。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民眾取名都是儘量用簡單字,再另外取個“字”顯得複雜,也就沒什麼必要了。
-
7 # 春風拂面合江夜
以前認識一個廣東湛江的朋友,據他說他們村裡的男孩子都是按族譜的字來取名字的,當然不少人後來上學或參加工作後就另外取了其他名字,但回到家鄉,族人還是叫他們原來的名字,這可能就是很久以前人們的姓名和字吧。
-
8 # 實在高318
古代也不是人人都有字號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有個信兒都不錯了。再說啦,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你不能取字,你給自己取個字號,有人攔著嗎?的問題實際上是政府定製的身份證,為什麼不能印上你自己的字號?你覺得是為什麼?是因為政府打壓傳統文化?
-
9 # 隱士夢言
咱們先更正一個認知偏差吧,古代人有名有姓有字有號的,並不是所有人,而是隻有極少數的讀書人,且是世家子弟才能有此殊榮待遇,而對於廣大勞動人民來說,起個正經名字,其實都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打個比方來說,《三國演義》裡,說的都是王侯將相的統治階級的人物,於是絕大多數人物都是有姓有名有字的,而其中出身草莽的典韋和周倉就只有姓名,沒有字號了,即便典韋是曹操的貼身侍衛,身份地位已經很高了,可依舊沒有字號。
反過來再看《水滸傳》,寫的是一群佔山為王的土匪,那乾脆就全都沒有字號,大家一起起外號就行了。
接下來您再看《聊齋志異》,感覺就更明顯了,故事中有姓有名有字的,基本都是讀書人的身份,哪怕是窮書生呢。而對於沒有文化基礎的人,例如那些捐班出身的官吏,哪怕是位極人臣了,也沒有字號,有些作惡多端的,甚至連姓名都沒有呢!
再說回建國初期,雖然廣大勞動人民當家做主了,但廣大勞動人民依舊還是不識字的文盲佔了絕大多數人群。別說字號了,就是起個名字,都講究個“賤名好養活”,什麼張二狗王土蛋的醜名字才是主流。
而相對有些文化基礎的,很可能就是需要被打倒的地主惡霸了。
於是乎,華人起名字的習慣,也就不再提什麼字號,直接就保留姓名就好了。再到了21世紀的今天,大家都有文化基礎了,可也不流行字號了。雖然不講究古代時候的字號了,但更講究網名了。小時候都是同學們彼此之間互相起外號玩,長大了都改成自己給自己起網名了,而且還都想盡辦法起,一定要引人注意還特立獨行的!
所以呢,沒字號就沒字號吧,網名筆名藝名什麼的,也就基本可以相當於古時候的字號了!
-
10 # 樸實小魚Ul
由於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在西方文化裡一個人的稱呼只有姓和名字,再沒有其它。新中國的成立是西方民主革命影響下的產物,所以很多事情都深受其影響,人的稱呼也隨著被簡化。
-
11 # 坦蕩居士
現在人的思想觀念轉變,思想放開,社會風氣變化,現代人的思想變化,受到的教育變化,傳統國學正在逐漸遺失。還有就是建國以來,國家的戶籍制度得到全面完善,為了方便登記,大家都是同一個名,稱呼也是一個名,哪會給他登記一個名,再登記一個字,這樣太繁瑣了。
-
12 # 元道尊
取字的主要是讀過書的,平民老百姓是沒啥字的。
中國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大部分都是貧民老百姓,取字並不符合中國國情。中國主要目的是掃盲,掃完盲,才會進一步搞文化傳承的事情。
現在掃盲雖然完成的差不多了,但是文化也丟失的差不多了,自然沒文化傳承的事情了,也就沒字的事情了。
但是並不是沒人取字,畢竟還有愛好中華傳統文化的,他們會給自己取個字。
比如老夫
-
13 # 九貓小貓
以前的“字”與“號”就是士大夫或知識分子階層,用來顯示身份的。1911年辛亥革命後,封建帝制崩潰,名與字逐漸合一。在後來,新文化運動、破四舊運動,人們就只取名而不再命字了。
回覆列表
主要是身份證的問題,名也好字也好都是給人用的。身份證只能用唯一名字。你即使要使用字,好傢伙,哪裡登記都登不上,出示證件也對不上,還得費口舌解釋為啥你的字與身份證上的名對不上。一次兩次還行,老是要解釋,煩不煩。誰也經不起這樣磨人。所以自然就沒人起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