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近代海軍的問題找海研會就對了。
簡單來說,晚清時代中國從西方購買軍艦之所以主要去找歐洲,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尤其是19世紀90年代之前)要購造先進的軍艦,除了找歐洲之外,也並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20世紀後才多了美國可以選擇)。
1840—1911年,在軍艦發展史上是蒸汽動力軍艦大行其道的時代,而軍艦的蒸汽動力化則是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而開始的。歐洲本來就是工業革命的策源地,也是蒸汽動力軍艦的誕生地,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能夠研發、建造包括鐵甲艦在內的齊全艦種的工廠,幾乎都集中在歐洲,尤其是集中在英國、法國等幾個國家。而能夠為軍艦進行配套的蒸汽機、鍋爐、裝甲、火炮製造廠,也幾乎都集中在歐洲。
下面對當時全世界能夠獨立研發、建造大型軍艦的國家進行簡單介紹:
英國
(19世紀中後期的英國,可以稱得上是世界海軍工廠)
英國是19世紀的海上霸主,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其軍艦建造、研發部門眾多。英國的造艦廠分為海軍船廠和民營船廠兩大體系,在19世紀80年代時,共擁有6家海軍船廠,11家能夠建造鐵甲艦的民營船廠,3家主要建造魚雷艇、驅逐艦的民營船廠。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造艦工業國。
英國雖然不允許海軍船廠為外國建造軍艦,但是英國的民營船廠可以承接外國訂單,而且一些民營船廠為了招攬生意,還特別僱傭海軍部的艦船設計師,研發種種新銳的船型,甚至於民營船廠的艦船技術先程序度經常超越海軍船廠。
除了船廠外,英國還有健全的蒸汽機、鍋爐、裝甲、火炮生產廠。
法國
(和英國軍艦設計所流露出的軍衡、娟秀的風格不同,法國的軍艦外觀高大威猛,在細節上則頗有美術造詣,是那個時代地球海洋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動力鐵甲艦誕生於法國,法國海軍的規模當時僅次於英國,法國的造艦工業能力雖然略遜於英國,但是法國在艦船工程方面的研究能力則凌駕於英國之上,尤其是法國就造船、造艦這一科學門類研究、建設的健全性要領先於英國。
和英國略有區別的是,法國的國營船廠也可以承接國外的軍艦訂單。
德國 奧匈帝國 義大利 俄羅斯
(俄國創造的怪力亂神的圓形軍艦)
除了英、法兩個巨頭之外,歐洲後起的德國、奧匈、義大利、俄羅斯也有程度有限的軍艦研發、建造能力。這些國家初期往往是在英國、法國訂造主力軍艦,之後則開始獨立建廠。雖然造艦工業的規模無法企及英、法,但是這些國家在軍艦以及海軍兵器的設計方面,往往各有過人之處,例如德國的克虜伯後膛火炮一度是世界最精良的火炮,德國改良的黑頭魚雷一度也是世界最精良的魚雷;奧匈帝國則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種魚雷,並且在魚雷艦艇的研發方面頗有過人之處;俄國斯則經常誕生一些怪力亂神的軍艦設計,另世界海軍為之吃驚。
在第一梯隊的英法,第二梯隊的德、奧、意、俄之外,當時世界上還有一些零星的擁有軍艦建造能力的國家,即美國、中國、日本等,但是軍艦研發能力、造艦工業規模、配套能力較第一、第二梯隊的國家弱。
其中,中國、日本屬於是底子薄、發展慢,而美國則屬於是自廢武功,美國南北戰爭後,對海軍建設持消極態度,因而使得其軍艦設計、建造長期處於昏睡停滯狀態。不過到了19世紀90年代後,美國開始發力建設海軍,其造艦能力開始躍入第二梯隊。
在瞭解了19世紀當時全世界的造艦工業分佈格局後,就不難理解清王朝外購軍艦的取捨選擇。
1860年代,清王朝興起籌建近代海軍之議後,最初同時將目光投向英國和法國兩家,從英法訂造軍艦,甚至引入法國技術,建設中國的造艦基地——船政。
普法戰爭後,清王朝對法國持小視態度,法國在華的影響力也被英國碾壓,清政府1874年後發展南北洋海軍時,一度專門聚焦向英國訂造軍艦。但是因為英國軍艦造價高,而且初期推薦給中國的蚊子船、撞擊巡洋艦等選型不當,中國北洋海防建設的主持者李鴻章另起爐灶,憑著對德國克虜伯火炮的良好印象,改向歐洲第二梯隊的造艦國家德國訂造軍艦。
在同一時間,日本明治政府也幾乎同樣是從歐洲購買軍艦,有所不同的是。日本最初將目光聚焦向法國,從19世紀90年代後變軌,開始主要向英國訂造。
(清政府在奧匈帝國訂造的裝甲巡洋艦,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未能交付)
(清政府在奧匈帝國訂造的“龍湍”驅逐艦)
(清政府在義大利訂造的“鯨波”驅逐艦)
甲午戰爭結束後,20世紀初清王朝重建海軍,為了儘快掌握世界軍艦發展的脈絡,彌補海軍發展的欠賬。由清政府籌辦海軍大臣載洵率領考察團,赴歐美考察,展開了清王朝覆亡前聲勢最大的一輪軍艦訂造活動。而這次訂造,幾乎把目標擴大到了所有的主要造艦國家,除英、德之外,首次向奧匈、義大利、美國、日本訂造了軍艦,準備照式仿造。
1912中華民國成立後,受大陸政局不穩的影響,中國海軍建設速度放慢,向歐洲等世界主流海軍工業強國訂造軍艦的活動,也從此幾乎銷聲匿跡。
有關近代海軍的問題找海研會就對了。
簡單來說,晚清時代中國從西方購買軍艦之所以主要去找歐洲,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尤其是19世紀90年代之前)要購造先進的軍艦,除了找歐洲之外,也並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20世紀後才多了美國可以選擇)。
1840—1911年,在軍艦發展史上是蒸汽動力軍艦大行其道的時代,而軍艦的蒸汽動力化則是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而開始的。歐洲本來就是工業革命的策源地,也是蒸汽動力軍艦的誕生地,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能夠研發、建造包括鐵甲艦在內的齊全艦種的工廠,幾乎都集中在歐洲,尤其是集中在英國、法國等幾個國家。而能夠為軍艦進行配套的蒸汽機、鍋爐、裝甲、火炮製造廠,也幾乎都集中在歐洲。
下面對當時全世界能夠獨立研發、建造大型軍艦的國家進行簡單介紹:
英國
(19世紀中後期的英國,可以稱得上是世界海軍工廠)
英國是19世紀的海上霸主,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其軍艦建造、研發部門眾多。英國的造艦廠分為海軍船廠和民營船廠兩大體系,在19世紀80年代時,共擁有6家海軍船廠,11家能夠建造鐵甲艦的民營船廠,3家主要建造魚雷艇、驅逐艦的民營船廠。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造艦工業國。
英國雖然不允許海軍船廠為外國建造軍艦,但是英國的民營船廠可以承接外國訂單,而且一些民營船廠為了招攬生意,還特別僱傭海軍部的艦船設計師,研發種種新銳的船型,甚至於民營船廠的艦船技術先程序度經常超越海軍船廠。
除了船廠外,英國還有健全的蒸汽機、鍋爐、裝甲、火炮生產廠。
法國
(和英國軍艦設計所流露出的軍衡、娟秀的風格不同,法國的軍艦外觀高大威猛,在細節上則頗有美術造詣,是那個時代地球海洋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動力鐵甲艦誕生於法國,法國海軍的規模當時僅次於英國,法國的造艦工業能力雖然略遜於英國,但是法國在艦船工程方面的研究能力則凌駕於英國之上,尤其是法國就造船、造艦這一科學門類研究、建設的健全性要領先於英國。
和英國略有區別的是,法國的國營船廠也可以承接國外的軍艦訂單。
德國 奧匈帝國 義大利 俄羅斯
(俄國創造的怪力亂神的圓形軍艦)
除了英、法兩個巨頭之外,歐洲後起的德國、奧匈、義大利、俄羅斯也有程度有限的軍艦研發、建造能力。這些國家初期往往是在英國、法國訂造主力軍艦,之後則開始獨立建廠。雖然造艦工業的規模無法企及英、法,但是這些國家在軍艦以及海軍兵器的設計方面,往往各有過人之處,例如德國的克虜伯後膛火炮一度是世界最精良的火炮,德國改良的黑頭魚雷一度也是世界最精良的魚雷;奧匈帝國則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種魚雷,並且在魚雷艦艇的研發方面頗有過人之處;俄國斯則經常誕生一些怪力亂神的軍艦設計,另世界海軍為之吃驚。
在第一梯隊的英法,第二梯隊的德、奧、意、俄之外,當時世界上還有一些零星的擁有軍艦建造能力的國家,即美國、中國、日本等,但是軍艦研發能力、造艦工業規模、配套能力較第一、第二梯隊的國家弱。
其中,中國、日本屬於是底子薄、發展慢,而美國則屬於是自廢武功,美國南北戰爭後,對海軍建設持消極態度,因而使得其軍艦設計、建造長期處於昏睡停滯狀態。不過到了19世紀90年代後,美國開始發力建設海軍,其造艦能力開始躍入第二梯隊。
在瞭解了19世紀當時全世界的造艦工業分佈格局後,就不難理解清王朝外購軍艦的取捨選擇。
1860年代,清王朝興起籌建近代海軍之議後,最初同時將目光投向英國和法國兩家,從英法訂造軍艦,甚至引入法國技術,建設中國的造艦基地——船政。
普法戰爭後,清王朝對法國持小視態度,法國在華的影響力也被英國碾壓,清政府1874年後發展南北洋海軍時,一度專門聚焦向英國訂造軍艦。但是因為英國軍艦造價高,而且初期推薦給中國的蚊子船、撞擊巡洋艦等選型不當,中國北洋海防建設的主持者李鴻章另起爐灶,憑著對德國克虜伯火炮的良好印象,改向歐洲第二梯隊的造艦國家德國訂造軍艦。
在同一時間,日本明治政府也幾乎同樣是從歐洲購買軍艦,有所不同的是。日本最初將目光聚焦向法國,從19世紀90年代後變軌,開始主要向英國訂造。
(清政府在奧匈帝國訂造的裝甲巡洋艦,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未能交付)
(清政府在奧匈帝國訂造的“龍湍”驅逐艦)
(清政府在義大利訂造的“鯨波”驅逐艦)
甲午戰爭結束後,20世紀初清王朝重建海軍,為了儘快掌握世界軍艦發展的脈絡,彌補海軍發展的欠賬。由清政府籌辦海軍大臣載洵率領考察團,赴歐美考察,展開了清王朝覆亡前聲勢最大的一輪軍艦訂造活動。而這次訂造,幾乎把目標擴大到了所有的主要造艦國家,除英、德之外,首次向奧匈、義大利、美國、日本訂造了軍艦,準備照式仿造。
1912中華民國成立後,受大陸政局不穩的影響,中國海軍建設速度放慢,向歐洲等世界主流海軍工業強國訂造軍艦的活動,也從此幾乎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