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無蹤跡000

    清王朝的封建迷信、閉關自守、愚昧無知,耽誤了當時中國加入世界工業革命的主流。同時也產生了像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派的突出代表人物,發展了部分我們的民族工業,但還稱不上是國家工業革命。

    僅以鐵路建設為例,就是工業革命苦澀的見證。都知道鐵路是工業時代的象徵,中囯第一條鐵路,是淞滬鐵路上海至江灣路段,於1876年6月30日通車,與當時世界上第一條鐵路一一利物浦至曼徹斯特鐵路的誕生,相距46年。

    鐵路建成後,那個冒著黑煙“嗚嗚”作響的怪物帶給華人的並不是喜悅。朝廷認為,外華人修築鐵路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士大夫認為,火車打破了傳統秩序的寧靜。而老百姓,則抱怨鋪設鐵路損壞了田廬(指田地、房屋),妨礙了風水,乃至驚擾了墳墓中安息的祖先亡靈。

    鐵路通車不久有一個人在軌道上行走,被火車軋死了,這成了一樁嚴重的事件。上海道臺馮悛光提出“以命償命”,判火車司機死刑。其實火扎死人也就是事故,實在算不上罪行,這也是首開火車軋死人的紀錄。

    終於淞滬鐵路被清廷以26.55萬兩白銀買回,並於1887年10月21日停行,然後便拆除了。

    直到1888年6月8日,為了推行修築鐵路計劃,李鴻章只能直接求助於最高當局的支援。他建議在慈禧太后居住的西宛(即北、中、南三海)建造一條小鐵路,由法國商人贊助全部費用。

    慈禧太后的龍車

    1888年底,從中海紫光閣、時應宮、福華門入北海陽澤門北行,至極樂世界東轉,抵達終點鏡心齋,全長約1500米。法商還提供了一臺機車和六節車廂。這一新鮮玩意兒使得從未見過火車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以及王公大臣們開了眼界,從而使得太后轉向支援修建鐵路,可以說是一次極為成功的推動廣告。但可笑的是,慈禧太后討厭宮鬧大內中火車的聲響,所以列車不用車頭牽引,而是由太監們拉著在軌道上滑行,堪稱世界鐵路史上的一大奇觀。

    慈禧太后的尤車內部

    有這樣的統治階層能搞工業革命?豈不是笑話。

  • 2 # 第六縷春風

    清廷首要關心的是王室特權能否世代永續,經濟科技發展是可有可無的。如果能發展,當然更好;如果不能發展,也無所謂。如果經濟科技發展會影響到王室地位的話,寧可不要發展。

    所以,從維護自身特權的角度出發,清廷沒有發展科技的動力;從民眾的角度,由於長期被洗腦、被漁民、也喪失了創新的能力。

  • 3 # 直爽的有趣的夢想家

    在兩次工業革命時期,即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和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中國作為一個封閉的傳統社會,一直沒有真正地參與到現代化和工業化的程序中。在這段時期內,清朝政府一直處於封閉和保守的狀態,無法適應當時世界的發展和變化。

    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的工業化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地位。然而,清朝政府並沒有認識到工業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堅持著嚴格的封閉政策,排斥西方技術和思想的傳入。同時,清朝統治者對於商業和手工業一直持有貶低和鄙視的態度,缺乏對於經濟發展的真正認識和理解。

    在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和美國的工業化已經全面擴充套件到了全球。然而,清朝政府在這段時期中依然沒有意識到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重要性,仍然堅持著封閉和保守的態度。此外,清朝政府還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因為西方列強強制開放自己的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產生了深刻的改變和衝擊。

    另外,清朝政府還存在著許多其他的問題和弊端。比如,它沒有建立現代的國家政府和行政機構,沒有建立現代的教育和文化體系,沒有進行農業和工業的技術改良和現代化。這些問題造成了清朝政府的弱勢和無能,使得它無法有效地應對外部的挑戰和內部的危機。

    清朝政府在兩次工業革命時期一直沒有真正參與到現代化和工業化的程序中。這是由於它的封閉和保守態度,對於西方技術和思想的排斥,以及對於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缺乏認識和理解。此外,它的無能和弊端也使得它無法應對外部和內部的挑戰和危機。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清朝的衰落和滅亡,其教訓至今仍在我們身邊提醒著我們。

  • 4 # TouTiao12

    這個問題涉及到歷史的複雜性和多方面的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釋:

    1. 經濟落後:清朝時期,中國的經濟相對落後,缺乏現代化的工業基礎和技術,無法與西方國家競爭。這也導致了清朝政府對工業化的態度較為消極,沒有積極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

    2. 政治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相對封閉,缺乏現代化的政治理念和管理經驗。這也限制了清朝政府對工業化的支援和引導。

    3. 文化傳統:中國傳統文化注重穩定和保守,不太鼓勵冒險和創新。這也影響了清朝政府對工業化的態度和決策。

    綜上所述,清朝在兩個工業革命時期一直打醬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落後、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外部壓力等因素。

  • 5 # hero9018

    清朝在兩次工業革命時期之所以未能及時跟上工業化浪潮,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封建意識形態的束縛。清朝統治者長期秉持著傳統的封建意識形態,奉行儒家思想,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持懷疑和排斥態度,這限制了中國傳統思想觀念的創新和社會結構的變革,不利於進步思想的傳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2. 專制暴政體制的弊端。清朝實行專制君主暴政,未能建立科學高效的政治體制和法治社會。這導致政策難以貫徹,社會資源難以合理配置,阻礙了文化、科技和經濟的傳播與發展。而西方先進的民主共和政體制為工業革命的推進提供了有利條件。

    3. 對外交流的限制。清朝長期實行鎖國政策,限制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這使中國久遠地脫節於世界先進知識和科技的發展,也導致市場體系未能與世界市場對接,難以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而西方的工業化則倚重於全球市場和資源。

    4. 技術教育的落後。清朝的教育體系長期以傳統文化為主,未能及時吸收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普及現代教育。這導致技術人才的缺乏,無法適應機械化生產對技術工人的要求,難以實現本土的工業革新。

    5. 初始資本的缺乏。清朝未能積累足夠的國民財富和發達的金融體系,難以為工業革命提供大量的初創資本。而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工業革命的資本需求提供了保障。綜上,清朝在政治、思想、教育、對外交流等方面與西方的差距,導致其錯過了兩次工業革命的時機,難以實現自主的工業化,這也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一直難以趕超西方的重要原因。

  • 6 # 一口老牙

    清朝皇帝對火槍、火炮和工業機器還是挺感興趣的,但一聽說歐洲和美國都把皇帝給推翻了,實行共和制了,就很不開心了,覺得都是這些新玩藝把人心都給搞亂了,還是老玩藝好啊!看這些奴才們多聽話啊!工業革命有什麼好的,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也革了。

  • 7 # 新時代游擊隊員

    1.沒有高層統籌全域性

    2.世界市場尚未成型

    3.大陸技術積累空白

    4.教育現代化未起步

  • 8 # 狼煙一九三一

    要說簡單也簡單!農耕文明是自給自足的文明。遊牧文明是掠取式文明。海洋文明是商業文明。商業文明需要大量的商品,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當勞動力不夠用時便催生了工業技術的發展。有需求才有市場,有市場技術才派上用場,技術的發展伴隨市場的需求才催生了技術革命,技術革命又催生了社會的轉型,使社會進入到以資本為主導的社會,相對於農耕社會和遊收文明社會是先進的社會,先進代替落後是必然的結果!

  • 9 # 傳習講讀社

    一,以小族臨大國,玩弄權術愚弄底層確保滿清萬無一失恰是第一位的,發展科技什麼的別逗了也不看看它柳條邊是哪一年廢的;二,軍事上在嘉道前其實是碾壓周邊(十全老人麼)傲慢自大缺乏危機感;三,西方的戰爭,金融,科技,加上殖民地的原料與市場形成了閉環,可以正反饋了這個與資本主義是互為因果關係滿清就算想學也只能學一樣,還是趕不上趟。

  • 10 # 馬金鰲

    打醬油是沒長大,家長不會管理。機構亂作為、家長睜隻眼閉隻眼。象前幾天收割機下不了高速5至6天,小麥的損失。本人文化人文化有限只能回答到此了。

  • 11 # 使用者湛世平

    主要原因是在封建社會的統治下,國家同樣也是封閉管理,外交關係基本為零,官僚們老實以舊的思想官念貫徹精神,思想落後,太保首。所以就導致中國的工業革命停止不前。

  • 12 # 王祖蔭1

    乾隆爺講過,"天朝之大,無所不有。原不藉四夷以通有無"。聽,四周都是蠻子,什麼這樣機那樣器,不過是"淫伎"。滿朝上下思想極端保守,"祖宗成例不可改變”,拒絕接受任何新事物。革命要殺頭,改良也要殺頭。一群蠢豬治國,上海道臺見洋人飛機,問用什麼咒語使之上天,慈禧太后叫司機跪著開車,建條鐵路說壞了風水,,,。有這些王八蛋當朝,若非辛亥革命不亡國才怪了。

  • 13 # 探索FUN科技

    世界上兩次工業革命期間,清朝打醬油應該可以歸因於以下幾個原因:主要從外部和內部來說,其中自身發展是主要制約因素

    外交方面,封閉政策以及鴉片戰爭和不平等條約:清朝實行了一項封閉政策,被稱為“閉關鎖國”或“洋務運動”。該政策旨在抵制西方的影響,維護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它限制了對外貿易,限制了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這阻礙了清朝全面參與工業革命的發展。19世紀中葉,中國與西方列強發生了軍事衝突,尤其是與英國的鴉片戰爭。這些衝突導致中國的失敗,並迫使清朝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開放了中國港口以進行外貿,並強加了不利的經濟和領土割讓條件。這進一步削弱了清朝,並妨礙了他們參與工業革命的能力。自身科學技術方面,差距巨大:工業革命以技術、工業和科學知識的顯著進步為特徵。然而,清朝在這些領域落後於西方。當時的中國主要以農業經濟為主,政府沒有像西方列強那樣將技術進步或科學研究置於優先地位。自身政治方面,內部不穩定:19世紀時期,清朝面臨著內部問題,如腐敗、社會動盪和與各種內部派系的衝突。這些問題分散了政府的注意力和資源,導致他們無法與西方列強競爭自身缺乏工業基礎設施:與西方迅速工業化的國家相比,清朝的工業基礎設施有限。他們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為基礎,缺乏必要的交通網路、工廠和資本來支援大規模的工業化。

    總的來說,封閉政策、科技和科學差距、內部不穩定、與西方列強的衝突以及缺乏工業基礎設施共同導致了清朝在兩次工業革命期間的有限存在感。

  • 14 # 黔山逢春

    不是清朝在打醬油,而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勢力太微弱,沒有堅定的革封建主義的命而建立自己的政權,使資產階級的主張無以施行。

  • 15 # xie12580

    工業革命起源於瓦特發明蒸汽機,一個不經意的發明,卻標誌著人類生產勞動的動力來源由人力或畜力向機器的重大歷史性革命,由於巨大的降維打擊,很快就如星星之火迅猛燎原,各種發明相繼而生,財富隨之滾滾而來,社會面貌煥然一新,社會進步一日千里。反觀自視為中央大國的中國,原來就是世界領先的富裕大國,有孔孟之道薰陶二千餘年的文明古國,很是看不起外圍這些蠻夷之邦,因為自傲而藐視發源於歐洲的工業革命,在歐洲轟轟烈烈的翻天覆地大進步之百年卻一直停留在閉關自守的封建農耕社會中,積弱難返,病入膏肓,以致於處處受列強欺凌,從萬國膜拜的天朝大國淪為東亞病夫。中國為何由強變弱的道理可從現今燃油車向電動車轉變的過程中體味,燃油車一直是歐美和日本車壟斷市場,當電動車時代來臨時,這些傳統大廠保守觀望,而原本沒基礎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卻異軍突起,迅速佔領市場,實現彎道超車。如今,在電動車領域,中國的新勢力反而成了名牌,而傳統燃油車的百年大品牌卻成了雜牌化慘遭嫌棄。縱觀這些,究其原因都是傲慢惹的禍,正所謂驕兵必敗。

  • 16 # 飄風我塵

    這麼說吧,只要封建主義制度仍舊存在,別說兩次工業革命、即使全球都進入了資訊化時代,封建主義制度下依舊會悶頭貫徹以往、照樣會打醬油!

    上下五千年歷史從沒中斷,賴於從始至終所貫徹的儒家思想,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儒家思想下根本就沒有科學技術的容身之地,因為全都更注重於總體全面、把關鍵放到了思想和政治上!比如孔子會六藝,可六藝對於孔子來說不過是小道、類似於玩兒的性質,科學技術亦僅是‘術’、是被儒家思想所看不起的,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科學技術難以大發展的原因。

    也就是說,貫徹封建主義的清朝越遲一天被推翻,我們將越落後於全世界,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服dnf海博倫與魔獸裝備可以升級為95b,是屬於玩家們的勝利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