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nyboy

    這個問題,我壓根就沒看懂,什麼叫“遇見三禮”?還能像遇見人一樣遇見?三禮,指的是儒家的三步經典,也就是:儀禮、禮記、周禮。三禮雖然並稱,可差別非常大,而且頗有矛盾之處。

    儒家的經學最核心的問題之一: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經過晚清經學大師廖平的判定,其分野就是周禮和禮記(《王制》)。其差別之大,可想而知。

    《儀禮》,嚴格的說就叫《禮》,《儀禮》是後來的說法。儒家早期所說的詩書禮易春秋中的“禮”,僅指《儀禮》,儀禮的內容呢,就是記錄了當時的一些實際的禮儀制度,所以讀起來很枯燥。

    再就是《禮記》,禮記成書很晚,有說是戰國時期的,晚的有說到西漢早期才成書的,但無論如何,禮記的成書肯定是孔子之後。當然,不排除這些文章本身是從孔子時代傳下來的。但是,《禮記》本身沒有記錄什麼具體的禮儀,而是對禮的哲學思考和意見。

    至於《周禮》,是到了西漢晚期在劉歆的鼓吹下才逐漸聲名鵲起的,在此之前,儒家所說的禮,和《周禮》沒有任何關係。當然了,西漢晚期之後,特別是東漢,以周禮為代表的古文經學逐漸發展起來,不僅與今文經學分庭抗禮,而且還頗站了上風。到了晚清,康有為說《周禮》是偽造的。當然,從學術的角度看,說《周禮》是偽造的證據不足,但說《周禮》就是周代的禮儀制度也證據不足,不如說是孔子或早期儒家對政治制度的設計。

    總之,“三禮”在今天並稱,但差別很大,而且特別難,是經學裡最複雜最難的一部分。目前國內搞禮學很有成果的,活躍的中生代有清華的彭林,北大的王錦民,老一點的鄭州的楊天宇幾年前剛剛去世。新生代頗有一些,但名氣還不夠大,說了大家也未必知道,按下不提。

    曲阜有楊朝明,但似乎沒有搞過禮學,曲阜搞禮學的大牛有誰,一時說不上來。所以,樓主你去曲阜,怎麼“遇見”三禮?

    在曲阜,只有三孔,孔林、孔府、孔廟,所以,我猜測你是遇見了“三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家每戶不可缺少的大蔥,是怎樣種植的?要如何防治其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