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少賢

    這種感覺對於99%的大學生來說,應該是深有體會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學教育,其實已經和現實世界所需要的技能完全脫軌了。

    大學生每天學習到的課程,比如說什麼微積分啊,大學語文啊,英語啊,都是一些非常基礎性的知識,每個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不知道學了這些知識之後,將來會有什麼樣的用處。

    沒有用處的知識,就沒有反饋,沒有了反饋,就會很容易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

    在這個學習的迴圈中,「反饋」是非常重要的。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在嗑瓜子的時候,你能夠不斷地堅持下去,且感覺到毫不費力的原因,就在於嗑瓜子這個動作對於你來說,是具有強烈的反饋意義的。

    這一口嗑下去,立刻就能收穫到滿嘴的瓜子香味,即使是磕到了臭的瓜子,你也能立刻把它給吐出來。

    看到了嗎?這種及時反饋的快感,促使你即使身處於天寒地凍的環境裡,依然可以不知疲倦的磕著瓜子。

    但現在的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喪失了這樣的一種反饋。

    他們不知道學習了之後可以幹嘛,考了第一名之後可以做些什麼。

    沒有了反饋,也就沒有了前行和矯正錯誤的動力。

    那應該怎麼辦呢?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刻意給自己製造反饋。

    比如說,在大二的時候,多出去參加社會工作的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你肯定知道哪方面的知識是自己欠缺的,哪方面的知識,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好。

    邊學邊用,邊用邊學,這才是真正的學習之道。

  • 2 # 白詩詩

    當你面臨”學那東西有什麼用?“的困惑中 ,可能會產生一種想法,就是你覺得所學的東西在未來是沒有用的,比如說,你看不到某些大學課程在未來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因為據你所知,畢業之後,你所學的知識50%以上已經過時了,因此你在學習的時候心理很抵抗,一次次逼著自己去自習室,但又一次次感覺自己投入時間去學習那些未來說不上有用沒用的東西,很沒有價值感,你內心和折磨。不得不說,你這樣的學習過程真的很痛苦,但同時它又很漫長......因為,你一直抗拒,一直沒有學好它,反而它一直就沒有被學好-----沒有被學好的這個結果同樣也會加劇你的痛苦,因此成績差的事實會加劇你的自責,降低你的自我評價。其實,面對所學不知道有用無用這種情境,還有另一種做法:我們且就認為這所學以後是沒用的,又怎樣?!既然這樣一個沒用的東西,你想不想學都得學,與其在這過程中不斷的糾結它以後有多少知識可以發揮作用,還不如長痛不如短痛,讓我們集結全部精力,統一消滅,把它們在短時間內消滅得一乾二淨了事!你可能想著以後工作了也用不著一門《理論力學》,於是一整個學期都對那門課的態度拖拖拉拉,作業愛做不做,上課去了也只是在課堂裡玩手機,或者聽不懂也假裝一直盯著黑板出神打迷糊,那還不如給自己限定的deadline,比如開學之後的40天時間,讓自己滿血復活的學,不需要等老師上課的進度,這年頭,但凡不懶的,都已經能夠在網上找到上得比你老師好的網路課程,你倒是學起來啊!痛痛快快的學,把那門課在短時間內學好,以學好了之後,這門課管你愛不愛,反正它已經不會在煩惱你了。引用著名的物理學家,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一位喜歡拿菸斗的老頭說的一句鋒芒畢露的話給你助威:每當看到某種技術上很誘人的東西,你就會迎頭趕上,把它做出來;只有等到成功以後,你才能夠去爭辯這種東西可以幹什麼用。當然,他這話指的是原子彈,原子彈是很誘人的東西,因此奧本海默迎頭趕上。各位遇到的不喜歡的一門課,它“不誘人”,但它具備和“誘人”相同的情感濃度,那就是那門課真的“很不討人喜歡”,不討人喜歡但又不得不去學的時候,我們也要有像面對“誘人的東西“一樣的激情,迎頭趕上,去把它”做“出來,因為很簡單,跟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想盡快擁有一樣,面對你的敵人,你也只有儘早除之,才能後快,除之才心安!

  • 3 # 睿智星球a

    畢業後你就會知道大學四年的時光是多麼寶貴了,還是建議你不要虛度光陰,如果可能的話,找一件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用四年的時間去完成,旅行、兼職、考證、拿獎學金,亦或者是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醃製羊排有哪些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