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顏6

    許多剛剛為孩子戴上助聽器的家長迫不及待地教孩子學習說話,不斷大量向孩子重複“爸爸”“媽媽”等詞彙,但是細心的家長會發現,這樣做的效率並不高,我們發現,有很多小齡兒童(1-2歲左右)在灌輸式的語言教育下都能複述詞彙或句子,但是當有人與他們對話的時候,他們就講不出來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認為是孩子害羞了,遇到陌生人不敢說話,後來我們發現並非如此。

    很多孩子在跟著父母複述聲音方面已經學的非常好了,但無法獨立表達意思,也無法理解別人的話,這就是我們聽損兒童家庭在康復時的誤區,健聽者在學習聲音的時候也是有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的,但是我們聽損兒童從戴上助聽器那一刻起,我們應該把孩子看做是“聲音0歲”的兒童,也就是沒有任何聲音經驗的兒童。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戴上助聽器應該馬上學習說話,於是馬不停蹄的教孩子說話,往往採取對著孩子一遍一遍教的方式,然後讓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複述出來。

    但是我們想想,健聽的嬰幼兒是這樣學會說話的嗎?1個月的嬰幼兒就開始跟著父母學說話?

    察覺”、“分辨”、“識別”、“理解”

    家長都應該理解,我們的聽覺言語系統並非一夜就能建成的,言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而我們人工耳蝸/助聽器的孩子學習語言,也不是一個“速成班”就能了事的,從科學角度來說,語言的學習應該由四個階段構成,分別為“察覺”、“分辨”、“識別”、“理解”這四個階段。每完成一個階段,就可以進階到下一個階段,但如果上一個階段的基礎不好,也同樣會影響下一個階段的學習。

    首先是“察覺”,對於“聲音0歲”兒童,沒有任何聲音經驗,所有對聲音的一切感知都應該從察覺開始,孩子首先要先能感知到聲音,這是康復訓練的第一步。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把這一步都忽略了,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戴上助聽器就能感知聲音了,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不能用健康成人的角度來理解康復的過程。

    經過了“察覺”,孩子能透過助聽器感覺到周圍很小的聲音,這時候就到了“分辨”的步驟。比如開始訓練孩子能分辨出哪些聲音,是爸爸的聲音還是媽媽的聲音?是鈴鐺的聲音還是敲桌子的聲音,分辨是孩子理解聲音的重要基礎,紮實的基礎對未來孩子在複雜環境下的理解非常重要。

    當孩子對聲音有很好的分辨能力時,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始語言教學了,但我們反對那種純“復讀機”式的教學,那種方法沒有錯,但是不能單純使用,因為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發音的標準與否,而是“理解”。

    理解是孩子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地方,對於聽損兒童來說,他們要在很短時間內理解健聽兒童幾年的聲音經驗,每一個聲音都對應不同的含義,比如“杯子”“書包”等等,尤其是不好理解的部分,比如較為抽象的詞彙“害怕”“高興”“困惑”等等,家長要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先理解語言的含義,再進行發音教學,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將來能自主表達語言。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表達”,表達是語言的最終階段,孩子要把所學的碎片化的知識和技巧連貫起來,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對話,這個步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我們理解家長焦急的心情和想讓孩子儘快學會說話的期盼,但康復科學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我們助聽器兒童也不例外,學習語言的過程其實和健聽兒童是類似的,除了努力,還要有相應的技巧才能“彎道超車”,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 2 # 使用者102106847893

    一、語訓老師會先建議孩子心理的康復: 由於聽力的障礙,使孩子心裡上存在問題,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缺乏永續性,情緒不穩定。老師要用真摯的情感來影響孩子,關心、愛護、尊重孩子;一個眼神、一次微笑、一句話都要讓聾兒產生親切感,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喜歡老師,喜歡幼兒園裡的生活。二、輕鬆自然的發音: 我們的言語活動是自如的、輕鬆的、效率高的而又無需費力的。我們應該發展聾兒的這種能力。實際上,這是對聾兒儘可能輕鬆地使用自己聲帶能力的培養。老師對聾兒的發音不清,如果表示出過分的憂慮和厭煩,這很容易給聾兒所察覺,聾兒會變得緊張又不知所措,結果講話就不會自然、悅耳,這種肉體上的緊張回影響他發音的質量,孩子還可能把學習視為一樁討厭的任務、學說話就變成一種壓力和擔。相信孩子有潛力發出自然、悅耳的聲音。為了發展孩子的這種潛力、讓孩子自然發展——順其自然。以殷切期待的態度鼓勵他,要保持冷靜、要利用孩子能夠發聲和說話的一切機會。當他使用自己的嗓音時,不管他是咿咿呀呀;還是會說出有意義的片語,我們都要表揚他或顯出高興的樣子。待建立了牢固的語言基礎後,我們再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完善他的發音方面。三、發掘孩子的興趣、增強孩子的自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受訓的孩子一般在2——7歲,他們情緒不穩定、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能吸引小朋友的內容為主、授課時要採取多種教學方法,讓小朋友感到有趣、好玩。例如:做舌操帶頭飾,小貓洗臉小貓洗嘴巴,一邊做,一邊學習貓的動作。呼吸訓練時,多準備點實物——吹氣球、吹蠟燭、吹青蛙、吹棉花~~~~~~發a 、o、e的長短音時,要採取多種的方法,如:一邊發音,一邊畫線;一邊打鼓,一邊發音;一邊發音,一邊做動作;像學小鳥飛、學公雞叫、學小兔跳~~~~~~總之老師要想盡一切法子讓小朋友感覺到好玩,並且在玩的過程中輕鬆、愉快的掌握學習知識。 讓孩子們樹立信心,當取得一點進步就要給予肯定,使他體會成功的喜悅;若有困難,要給予提示和啟發;若說得不好時,也要給予安慰、不要訓斥;以免傷孩子的自尊心,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和相信他們一定行的態度及眼神。四、糾正假音:孩子在學習發音時,總是有一些“怪聲”。比一般孩子的聲音“尖”得多。這些所謂的怪聲就是假聲,它是聾兒用假聲帶發出的一種聲音。孩子在學發音時用假聲帶,這主要是“緊張”緣故。觀察孩子在自然狀態下的發音,並沒有假聲,而讓其模仿發音,就是假音。發現假音時應立即予以糾正。在教孩子發音時要態度和藹,消除孩子的緊張心理。讓其輕鬆,如果出現假聲,可以暫停教學活動。讓孩子玩一會兒,也可以變換一下發音時身體的姿勢。讓孩子自己摸著自己的喉部發音,起到消除假聲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人相聚誰主動誰情深,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