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姜運倉
-
2 # 商務新觀察
如果說考慮戰敗國的因素的話,那麼,日本和德國顯然作為二戰中的罪孽深重的國家肯定沒有權利進入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但印度並非二戰戰敗國,當然就不是這個原因。
其實,聯合國是二戰末期,在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倡導下,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26國共同簽署聯合國憲章並同意戰後成立一個取代國聯的新國際性組織,即聯合國。
成立聯合國的目的就是為防止新的戰爭風險,確保維護戰後以來的世界新秩序。作為在二戰中做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就理所應當地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至於說法國的加入則是英國的提議下,西方世界為平衡歐洲戰略。可以說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對於,美國、蘇聯、中國和英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沒有任何異議,也不可能有。而近年來印度、德國、巴西、日本等國隨著經濟增長,都在謀求大國地位和國際外交話語權及聯合國安理會的政治影響力。
但是,根據聯合國憲章,安理會五常之一都擁有一票否決權。對於這些不夠資格的國家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自然就是一票否決。尤其是印度經濟增長後,蹦噠地最為活躍,但說到底與真正的國際性大國地位還有距離,更不可能加入常任理事國。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倡導成立聯合國,主要目的在於避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雖然聯合國的宗旨與原則有國家之間平等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大小、強弱國家是不可能平等的。比如聯合國最有權力的安理會實行的就是大國一致原則。
安理會常任理國主要有美聯英中法五大國,它們的身份確認主要依據是二戰中的貢獻,美蘇是反法西斯的領導國,英國也是主要作戰國之一,中國為反抗日本侵略付出了巨大犧牲,當然也有美國的支援,法國也對二戰勝利有貢獻,另一方面也是幾方妥協的產物。
德國與日本是二戰時的法西斯國家,在戰爭中給世界上許多造成重大人員及財務損失,又是二戰的戰敗國。戰爭結束後,如何讓其賠償,防止其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成了戰勝國的主要任務。於是德國被分割槽佔領,日本被美國獨佔。它們當然失去了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資格。
印度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二戰時,印度並未獨立,而是作為英國的殖民而存在。戰爭時它的貢獻很小,並被計在了英頭上。戰爭結束時,聯合國召開成立大會,印度仍然不是一個獨立國家,根本沒有成為常任理事國的基本資格。後來,印度獨立,實力有所增強,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擴容非常複雜,至今仍沒有增如任何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