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郎朗和機器人Teo同臺“鬥琴”的場景嗎?當時就有人提出:會不會有一天,人工智慧搶佔音樂藝術領域?
10月中旬,第43屆國際計算機音樂大會(ICMC2017)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據說,ICMC是全球最有智商和腦洞的人以及作品“大爬梯”,計算機音樂界的“華山論劍”。會上專家認為,在人工智慧大潮洶湧而至的當下,科技將讓音樂藝術變得更美好。無疑,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正改變著人們的藝術參與方式以及音樂教育的現狀。
科技為音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從計算機音樂之父馬克斯·馬修斯1957年發明第一個計算機音樂程式算起,計算機音樂已經走過了60年的歷程。從最開始透過重新剪輯、拼接磁帶中的錄音,到如今利用電腦、手機等對音訊進行實時處理,科技的不斷髮展令電子音樂的控制手段變得越來越先進。與此同時,音樂也有了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呈現形式。
ICMC2017展出的各種互動裝置,讓人們體會到藝術、科技與創意的巧妙融合。以其中一件作品“掃描線:冰點”為例。這是一首利用LED燈箱透寫臺、攝影機、筆記本、MIDI控制器與自制軟體完成的互動表演作品。當人們移動透明紙張時,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軌跡,而燈箱透寫臺掃描這些軌跡後會根據亮度影響聲波。換言之,這些音樂是透過紙張、燈光、軌跡創造而成的。
ICMC2017主席、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主任陳強斌教授介紹說,電子音樂是一種獨特的音樂創作形式和手段,傳統音樂往往以樂器為主,但在電子音樂中,樂器成了一種輔助手段,而其他一些新穎的聲音處理方式還有可能賦予樂器一些新的內涵。
藝術更貼近大眾,但人工智慧永遠無法超越人
喜歡音樂的人很多,但要真正深入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門檻並不低。未來,科技在創造音樂的同時,能夠幫助更多普通人走進音樂活動。陳強斌舉例,現在全世界各地的音樂發燒友只要花上100多美元,就能在特定的終端收看柏林數字音樂廳一整年的演出直播。聲音的數字傳播,是現代科技送給所有人的禮物。
在大會開幕音樂會《聲立方2.0》中,有一首演出曲目名為《電波協奏曲》。臺上沒有樂手,取而代之的是四位無線電操作員,他們配合場外架設的天線進行短波無線電通聯,並將調解後的通聯訊號和無線電訊號透過流媒體伺服器實時編碼並上傳至網際網路。而場內觀眾可以透過手機訪問特定網頁,用手機選擇聲部,配合場內的揚聲器完成沉浸式聲音體驗。親身參與一場高雅音樂會,不再是幻想。
對於“音樂藝術領域將被人工智慧徹底佔領”的擔憂,陳強斌的回答是“不會”。在他看來,在音樂藝術領域,人工智慧永遠無法超越人。尤其,音樂藝術沒有固定的規律可循,藝術家的創造性和個性是無法模仿的。雖然機器人在音樂演奏上可以做到毫無瑕疵,但他們缺少情感的表現力,而這恰恰是藝術中最動人的部分。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催生了電子音樂的誕生,音樂人才的培養方式也被改寫了。正因為此,上音音工繫於2003年應運而生。陳強斌說,現在該系共有“音樂設計與製作”“音樂科技與藝術”兩個專業,每屆招收30名學生。前者偏向作曲、編曲,後者專攻錄音、音樂資訊處理等。在音工系中,學生們不但要學習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學習程式設計、軟體製作等。
上音音工系副教授房大磊提到,音工系最大的特點是“上課內容經常變”,有時候今天出現了一種新的音樂處理軟體,第二天的課件就要改。在他看來,電子音樂的興起改變了音樂院校培養音樂專才的目標,現在學校更鼓勵每個學生具備不同的個性和優勢,同時學會音樂資訊處理、軟硬體開發等計算機技能,以此合作完成一些兼具音樂性和科技性的互動性音樂作品。這就要求整個團隊有更寬泛的音樂構思、更前沿的科技藝術知識。其實,這也是眼下音樂人才培養的方向。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金平教授則提到,除了計算機音樂專業以外,其它傳統音樂專業也受到了科技滲透的影響。在他任教的作曲系,電子音樂課程已經被列為學生的必修課。在他看來,對作曲系的學生而言,使用科技手段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和追求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值得所有音樂教育人思考的是,如何教會學生主動駕馭科技為音樂藝術增色,而不是受制於它。
還記得郎朗和機器人Teo同臺“鬥琴”的場景嗎?當時就有人提出:會不會有一天,人工智慧搶佔音樂藝術領域?
10月中旬,第43屆國際計算機音樂大會(ICMC2017)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據說,ICMC是全球最有智商和腦洞的人以及作品“大爬梯”,計算機音樂界的“華山論劍”。會上專家認為,在人工智慧大潮洶湧而至的當下,科技將讓音樂藝術變得更美好。無疑,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正改變著人們的藝術參與方式以及音樂教育的現狀。
科技為音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從計算機音樂之父馬克斯·馬修斯1957年發明第一個計算機音樂程式算起,計算機音樂已經走過了60年的歷程。從最開始透過重新剪輯、拼接磁帶中的錄音,到如今利用電腦、手機等對音訊進行實時處理,科技的不斷髮展令電子音樂的控制手段變得越來越先進。與此同時,音樂也有了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呈現形式。
ICMC2017展出的各種互動裝置,讓人們體會到藝術、科技與創意的巧妙融合。以其中一件作品“掃描線:冰點”為例。這是一首利用LED燈箱透寫臺、攝影機、筆記本、MIDI控制器與自制軟體完成的互動表演作品。當人們移動透明紙張時,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軌跡,而燈箱透寫臺掃描這些軌跡後會根據亮度影響聲波。換言之,這些音樂是透過紙張、燈光、軌跡創造而成的。
ICMC2017主席、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主任陳強斌教授介紹說,電子音樂是一種獨特的音樂創作形式和手段,傳統音樂往往以樂器為主,但在電子音樂中,樂器成了一種輔助手段,而其他一些新穎的聲音處理方式還有可能賦予樂器一些新的內涵。
藝術更貼近大眾,但人工智慧永遠無法超越人
喜歡音樂的人很多,但要真正深入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門檻並不低。未來,科技在創造音樂的同時,能夠幫助更多普通人走進音樂活動。陳強斌舉例,現在全世界各地的音樂發燒友只要花上100多美元,就能在特定的終端收看柏林數字音樂廳一整年的演出直播。聲音的數字傳播,是現代科技送給所有人的禮物。
在大會開幕音樂會《聲立方2.0》中,有一首演出曲目名為《電波協奏曲》。臺上沒有樂手,取而代之的是四位無線電操作員,他們配合場外架設的天線進行短波無線電通聯,並將調解後的通聯訊號和無線電訊號透過流媒體伺服器實時編碼並上傳至網際網路。而場內觀眾可以透過手機訪問特定網頁,用手機選擇聲部,配合場內的揚聲器完成沉浸式聲音體驗。親身參與一場高雅音樂會,不再是幻想。
對於“音樂藝術領域將被人工智慧徹底佔領”的擔憂,陳強斌的回答是“不會”。在他看來,在音樂藝術領域,人工智慧永遠無法超越人。尤其,音樂藝術沒有固定的規律可循,藝術家的創造性和個性是無法模仿的。雖然機器人在音樂演奏上可以做到毫無瑕疵,但他們缺少情感的表現力,而這恰恰是藝術中最動人的部分。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催生了電子音樂的誕生,音樂人才的培養方式也被改寫了。正因為此,上音音工繫於2003年應運而生。陳強斌說,現在該系共有“音樂設計與製作”“音樂科技與藝術”兩個專業,每屆招收30名學生。前者偏向作曲、編曲,後者專攻錄音、音樂資訊處理等。在音工系中,學生們不但要學習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學習程式設計、軟體製作等。
上音音工系副教授房大磊提到,音工系最大的特點是“上課內容經常變”,有時候今天出現了一種新的音樂處理軟體,第二天的課件就要改。在他看來,電子音樂的興起改變了音樂院校培養音樂專才的目標,現在學校更鼓勵每個學生具備不同的個性和優勢,同時學會音樂資訊處理、軟硬體開發等計算機技能,以此合作完成一些兼具音樂性和科技性的互動性音樂作品。這就要求整個團隊有更寬泛的音樂構思、更前沿的科技藝術知識。其實,這也是眼下音樂人才培養的方向。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金平教授則提到,除了計算機音樂專業以外,其它傳統音樂專業也受到了科技滲透的影響。在他任教的作曲系,電子音樂課程已經被列為學生的必修課。在他看來,對作曲系的學生而言,使用科技手段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和追求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值得所有音樂教育人思考的是,如何教會學生主動駕馭科技為音樂藝術增色,而不是受制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