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腎上線
-
2 # 藥療君
當然會啦!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管你吃的是什麼藥物,最後都是要經過身體的肝腎代謝的,本身沒病偏要吃藥,純粹是給肝腎代謝加重負擔,本身之前肝臟工作的好好的,所有工作都已經安排好了,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突然空降了一份新的“工作”,這個時候就會讓肝腎打破了原來的計劃,變得有些手忙腳亂了,最後導致本身沒病的身體就會接二連三的出現一系列的毛病。
有的人會說了,我又不是吃治療疾病的藥,我吃的是補藥啊,不是可以更強身健體嗎!其實這個認識是錯誤的。
補藥過度反傷身體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會引起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這樣不適的情況,都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另外從中醫角度而言,它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建議用補藥的,並且虛症還分為陰虛和陽虛兩種,沒有分清楚是哪種就開始補,反而是在傷害我們的身體。
並且有些疾病醫生都建議不要吃藥,順其自然。
普通感冒5-7天會自愈
事實上,沒有哪一種藥物是直接治療感冒的,所有抗感冒藥都只不過是用來緩解由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狀罷了。也就是減輕了我們不舒服的症狀,吃藥的話也是5-7天痊癒,不吃藥的話也是5-7天痊癒,就看自己怎麼選擇了。
發燒有時候不需要吃退燒藥
發燒有的時候對我們的身體是一種保護,在體溫升高的同時會抵禦某些病菌的繁殖。因此,一般來說,38℃以下的發燒,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就可以緩解,一般不需要吃退燒藥。若是體質虛弱的人,可以適當補充些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以滿足人體所需的能量。
沒病吃藥會傷身體嗎?
生病了,吃藥!
生點小病,吃藥!
沒病,也吃藥!為了保健!為了預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病沒病,都吃點藥!”成了國民慣有的觀念,有啥不舒服上醫院看病,如果醫生不給開點藥,就跟醫生急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在腎內科,有一位泰斗級元老經常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你們怎麼這麼愛吃藥?對患者這樣說,也常常教育我們年輕醫生。
這樣說的原因是,在臨床中,藥物導致腎臟傷害實在太常見。
我們的腎臟由腎小球,腎小管和腎間質組成,藥物傷害的最主要部位就是腎小管間質,腎小球不受損或者受損輕微。在臨床上,藥物是導致急性間質性腎炎最常見的一個原因。
下面要提到的這些藥物和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
據一些文獻統計,排在第一位的:抗生素;第二位:解熱鎮痛藥;第三位,中藥。
抗生素
抗生素導致腎損害中,β-內醯胺類抗生素是最常見的,它包括頭孢菌素類和青黴素類等。
這是發表在03年藥物流行病學雜誌,統計的一篇文章,我們看到頭孢拉定佔了大頭。
青黴素類常規劑量一般無直接腎毒性,但可引起過敏反應,大劑量時會有腎損害,如氨苄青黴素、羧苄青黴素、阿莫西林等。
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2006年,國家藥監局對阿昔洛韋所致急性腎損傷的相關安全問題進行了通報。
此外雖然相對少見,但腎毒性非常強的抗真菌藥兩性黴素B,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結核藥物利福平,鏈黴素。
解熱鎮痛劑
這是15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發表在臨床腎臟病雜誌的一篇有關解熱鎮痛藥所致腎損害的統計:
中藥
最常見的,如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如關木通、廣防已、馬兜鈴、青木香、天仙藤、木防己、細辛、天仙藤、尋骨風、威靈仙等。
如果出現服用藥物後皮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乏力納差,肉眼血尿,尿少等症狀,應該及時就醫,告知醫生自己所服用的藥物。
藥物性損害如果能及時識別,停止腎損害藥物的使用以及對症治療,大部分腎功能可以恢復。但是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並停藥,可以一直遺留有腎功能損害,慢性間質性腎炎,甚至終末期腎衰竭(尿毒症)的發生。
篇幅所限不是所有藥物都列舉寫出來,除了醫生必須掌握好適應症,我們自己也要有正確的觀念,藥,一定不能亂吃。不是吃的藥越多對身體越好,有時候,不吃藥反而是對身體的一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