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嗯嗯131457742

    我當年是臀位,所以沒等寶寶發動就直接剖了,結果孩子九斤,真是謝天謝地,寶寶上午八點半出來的,我縫針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特別疼,難道麻藥過了?然後縫完就暈了,中午過後才醒過來,好吧,我又成功熬過去幾個小時,什麼醫生按壓腹部,我完全不知道。哪知道下午開始,我因為手腳腫的太厲害,輸液完全輸不進去,我就一手扎著針,一手連著心電圖一直輸液到第二天早上,完全動不了,我還渴的要死,那時候傻也不知道弄水沾沾嘴脣,我就拼命的想汶川地震那些被埋的人大概也是這樣熬過來的 ,於是我就在疼痛,口渴,不能動的痛苦中數點滴數,也不知道數了幾個一千,終於熬到天亮了護士給我針拔了等換班吊換下一組水,我當時只有一個願望,我要爬起來,不然我以為自己下半身癱瘓了呢,然後乘著這個空隙,婆婆還在熟睡,我自己一個人爬起來了,扶著床沿站著不敢挪步,但是我終於覺得自己活著在。後來醫生查房竟然表揚了我,說我起來早好,隔壁床一直不敢起來。天知道我是為什麼那麼想爬起來

  • 2 # 半糖主義聊生活

    剛剛經歷了一次,比較有發言權。

    因為疫情,醫院不讓家屬陪護,自打辦理了住院手續到了住院部匆匆一別再見家屬已經是要出院的時候了。在醫院期間待產時候自己照顧自己。生好以後有月嫂一個人管一個房間,基本是三個產婦加三個孩子,實際精力是比較難顧及到的,需要自己有強大的信念和體力。

    16號一點多進手術室,三點多刨完推回病房,自己上半身往床上移,護士幫我把腿搬到床上,就算完事。六個小時平躺不需動,一個多小時候麻藥過去腿腳有知覺了要求動動腳,動動腿,不然怕血栓。

    六小時後要求翻身,排氣,因為這時候坐起來還比較費勁,但是可以逐漸嘗試。等到第二天上午拔掉尿管試試可以自己排尿,就可以下床溜達了。我是上午十點拔的,下床真是費勁,但忍著也要練,不然容易腸粘連。因為是二胎,啥疼都受過了,有心理準備,扶著床慢慢移動,其實最疼的不是傷口,而是子宮收縮,上面一刺激乳頭,下面就宮縮明顯,抽著神經的疼。

    18號下午一點辦理出院,從刨到出院不到48小時,輪椅回家,到家慢慢走,坐,活動。今天第四天基本已經可以自理抱孩子起坐了,昨天還下廚做了個簡單的菜。早鍛鍊,早恢復,大齡的我可以,大家都可以。身體是自己的,為了以後好,再難受也忍了,倒計時告訴自己熬過一週,就活過來了。

  • 3 # 爸爸不講理

    有這種疑問的不止你一個人,曾經我還為此和醫護人員吵過架,現在想起來仍然後悔當初的無知和魯莽。

    產後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們知道,孕媽懷孕後受凝血因子增加的影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也就是說血液比孕前變粘稠了。加上孕晚期胎兒增大壓迫深部靜脈,使得血液迴圈進一步變緩。

    典型的例子,就是孕媽下肢因為運動量減少容易出現靜脈曲張,這是血液瘀積在一塊兒,讓血管變形變硬了。所以才會出現水腫、走路困難和疼痛。

    腦補一下畫面,是不是有點兒怕怕的?所以說,剖腹產後醫院讓你1天就下床,真的是為了咱們身體恢復著想!

    雖然醫護人員的態度可能沒有向你解釋清楚,但我們也要站在她們的立場想一想:生孩子人這麼多,一個個解釋的確有點為難人家,就算有時間解釋,我們也未必能聽得懂不是?

    每一位經歷剖腹產的媽媽,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同樣了不起的,還有產科醫生。手術室我沒進去過,但娃兒他媽向我描述過:

    麻藥雖然減少了疼痛感,但大腦依然清醒,耳邊傳來手術刀交叉碰撞的聲音。此刻,我和孩子的性命,全都託付給您——

  • 4 # 生命召集令

    中國傳統觀念認為,“躺著靜養”是坐月子的重要一環,特別是剖宮產的女性,常因為恐懼刀口疼痛或裂開而不敢活動,甚至有人幾天內不敢翻身。但事實上,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通常來說,術後12小時,產婦便可在家人幫助下進行翻身、動腿等體位改變;24小時後,產婦可坐起並在床旁慢慢活動,條件允許時可下地走動。術後下床活動的好處很多,主要包括:第一,促進傷口癒合。早期活動可以使血液迴圈到傷口處,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從而幫助傷口癒合。第二,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排氣。長時間臥床會使腸蠕動緩慢,易引發腸梗阻、腸粘連等併發症,若能及早下地活動,不但能防止腹脹、促進排氣,而且能預防腸梗阻或腸粘連。第三,防止肺部併發症。術後病人常因傷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咳痰,若再長時間臥床,會使肺部活動減弱,導致肺內堆積大量分泌物,易引發肺炎。而早期翻身或下床活動,既可鍛鍊呼吸功能,又能預防肺部疾病的發生。第四,防止血栓性疾病。產婦血液黏稠且呈現高凝狀態,若術後臥床太久,會減慢血液迴圈速度,當下肢迴心血流變慢,易引發下肢靜脈血栓;此時,一旦有血栓隨血流進入肺內,會引發肺栓塞,嚴重時威脅生命。

    綜上所述,剖宮產後的女性早期下地活動一般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早期活動應根據病情及身體情況進行,而不是隨意或無限制的活動。產婦下地活動時需要有人陪伴,建議先坐在床旁適應一會,然後再慢慢下地活動,活動時不要有過於劇烈的體位變換,否則可能會造成低血壓、一過性黑蒙或暈倒。最後,祝每一位準媽媽身體健康!

    本期答主:周師師,醫學碩士

  • 5 # 貓咪貓咪吽

    建議媽媽們孕後期身體條件不錯的話多運動,走路爬樓梯什麼的,真的很有用,我生兒子的時候也都30多歲了頭胎,七月份大夏天生的,孕25周以後每天出去走路,無論多熱的天 夏天晚上八點才不太熱,我還是出去溜達半個多小時,我家六樓天天爬,好處除了肚子特別大 身體沒什麼不適,孕期比較愛運動也沒有腳腫腿腫的。我娃41周還沒動靜自己跑去住院催產了,對生孩子的過程我基本是無感的,開了三指用了無痛針,護士縫針的時候我還跟人家聊天,回病房的時候拔了無痛針,剛進房間就要自己下去上廁所,護士說別急你現在很虛,我說不虛啊 精神百倍,護士說你站起來就知道了,果然坐起來沒事。。往地上一站有點暈,然後扶著去衛生間了,還是建議條件允許的媽媽一定要堅持順產,我這個年紀頭胎恢復的都挺好,生的也很順利,孕期一共胖了30斤左右,娃四個月的時候恢復到孕前,月子一星期洗頭 十天洗澡,目前娃兩歲八個月 沒什麼後遺症 都挺好的啊,孕婦只要不是體質天生差 胎不穩,最好多動動,做點家務。。溜達溜達很有好處,越是養尊處優越是不好

  • 6 # 超人媽媽幫

    2015年2月27日中午剖腹產7斤4兩女寶,37歲頭胎,孕期妊糖高齡高危啥的一大堆標籤。手術開始到寶寶出來一直在和醫生護士聊天。術後觀察兩小時回病房,24小時拔了尿管就下床了。

    很多人問我會不會疼?慢一點,不扯到刀口基本沒啥感覺,扯到也就疼一下,但是身體虛,特別能出汗到是有的。

    我是下地就係了束腹帶,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吧。醫生來查房還說:很少見到站的這麼直的產婦!自己上衛生間,自己洗漱,三天就被攆出院了因為不是過敏體質,用的是美容線,也不用拆線。月子裡也是在家各種溜達,14天開始每天洗澡洗頭!

    個人感覺每個人體質不一樣,耐疼痛的情況也不一樣,跟我一天手術的就有疼的叫了一夜的。但一定要聽醫生的話,疼也要下地走路!再比如醫生指導的如何喝月子裡的湯水,避免營養不均衡或油脂過多堵塞乳腺等等,都很有幫助,自己也要多學習,畢竟新手媽媽,總會手忙腳亂一番。一直自己帶寶寶,母乳到滿19個月。寶寶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了,身體也算不錯,而我也沒覺得有啥不一樣的。

    其實我挺怕疼的,但是見到寶寶就覺得沒啥挺不了的了!而且跟生孩子比,揉奶才是最疼的好吧!我記得揉時疼的哆嗦還不敢動,揉完一身衣服溼透,娃第一次吃奶,娃第一次咬咪咪,那酸爽,至今想起來都渾身一抖

  • 7 # 簡簡單單馬尾

    有問題!!!太疼!我出院都是坐著輪椅出去的。刨婦產真的太疼了,我可能痛感太強烈了,術後護士按肚子,那血噗噗的往外噴,我那會連叫的力氣都沒有,就是嘩嘩嘩的流眼淚,疼的後來看見護士進來就哆嗦,用盡全身力氣和我老公說,求求他別按了,我老公趕緊去找了大夫,商量能不能別再按了,大夫過來看了看和護士說不用按了,當時感覺那個大夫就是天使,太偉大了!當天我沒下地,第二天醫生來查房讓我翻身下地,別說下地了,翻身我都翻不了,後來一堆護士醫生站著看我翻身,說我不翻身他們沒法去查下一個人,我怕耽誤其他人,按了麻藥泵強檔,疼的快死了,才側了半個身,醫生護士才去查的下一個人。這一天我用盡全力練習翻身,僅翻了三四次,因為太疼了!!但是慶幸的是,我有排氣,而且很順暢。住院五天,每天都有醫生來讓我下地,給我講一堆大道理,可是我連自己起身都起不來怎麼下地?你們真的別覺得我誇張,覺得我可笑,因為我真的太疼了!後來醫生每次交班都不強迫我了,就說我異於常人。還有麻藥泵用完之後,我讓我老公又去找醫生了,問能不能再給我弄一個,醫生說不行,那會覺得天都塌了,從來沒那麼絕望過!!住院這幾天都是我老公和護工照顧我,小便都是床上用便盆解決的,我真的覺得,但凡我能忍受,我會下地的,出院我是坐輪椅出院的,醫生說我還是這個醫院第一個刨婦產坐輪椅出院的,大家都覺得可笑,可我自己知道,我太疼了!!!!現在我寶寶已經十個多月了,我還清楚的記得那個疼痛,而且我是疤痕體,到現在了我的傷口還像一條大蚯蚓一樣,很癢很難受。

    我現在想想我的做法挺對的,如果那會我強迫自己站起來,可能我得摔地下,傷口沒準會裂開,又不是以後都不下地,晚一點也沒事啊,視情況吧,別勉強自己,女人別對自己太狠,對自己好點吧!我是青黴素,頭孢都過敏的體質,不知道是不是和這個也有關係,反正就是疼,誰也別叫我生二胎!!還不如叫我去死!!

    最後祝願懷孕的寶媽都能順利生產,有寶寶的都能健康成長!

  • 8 # 醫者仁心007

    首先我是婦產科醫生,其次作為兩個孩子的寶媽,兩胎都是剖腹產,都是24小時拔了尿管下床活動。

    好處:1.預防血栓,2.增加腸蠕動,3.預防或減少盆腔粘連,4.利於惡露排出。

    舉文獻資料

    剖宮產產婦早期下床活動的意義

      【摘 要】目的:提高對剖宮產產婦的護理質量,減少術後併發症,提高產婦滿意度。方法:選擇200例剖宮產產婦隨即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產婦術後進食早,母乳餵養成功率高,併發症少,產婦滿意度高,結論:早期下床活動無論對剖宮產產婦還是新生兒都有較大的臨床意義,我們應大力提倡,合理指導。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選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宮產的產婦20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100例,產婦均無產前、產中、及產後併發症,2組產婦均各採用術後靜脈泵鎮痛,出生嬰兒健康,年齡、孕周經統計學處理,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按常規在產婦手術回病房後去枕平臥6小時,12小時後改平臥位,留置尿管24-48小時,48小時拔出尿管後協助產婦下床活動   1.2.2 實驗組 a術後12小時,產婦由手術室回病房,應嚴格去枕平臥4-6小時後改為平臥位,向產婦及家屬講明早期活動的必要性,根據產婦的自身情況制定床上活動計劃,每15分鐘進行一次抬腿活動,不超過2小時翻身一次,深呼吸和咳嗽每30分鐘到1小時一次,每1-2小時協助嬰兒吸吮一次,保持正確坐姿,循序漸進的進行各種活動,必要時家屬或護士可協助,b 術後24小時 室內活動,術後12小時內拔除尿管後,鼓勵產婦自行排尿{1}練習下床活動,活動順序為床上坐起→床邊站立→室內散步2-3小時�天,15-20分鐘每次c 術後48小時 指導產婦生活自理,能護理嬰兒,轉入母親新角色,接納新生兒,承擔起自理能力及護理嬰兒的任務。   2 結果   對以上2組產婦術後5天隨訪,實驗組:腹脹2例,對照組:腹脹10例,靜脈栓塞3例,實驗組:泌乳量足85例,少15例 對照組:泌乳量足60例,少40例   3 討論   術後產婦抵抗力低下,最易併發感染及其他併發症,一般在術後48-72小時整個腸道蠕動恢復正常,早期活動產婦胃腸功能恢復快。結果顯示:實驗組只有2例發生腹脹,同時有利於惡露排出,增加抵抗力,減少感染髮生率,同事有利於子宮復舊。   妊娠期婦女發生靜脈栓塞率為0.05�-1.8�,比非妊娠期婦女患病風險大6倍,經陰道分娩產婦為0.08%-1.2%,剖宮產產婦為2.2%-3.00%,產褥期發病率比非孕期高49倍{2}產後第一週是栓塞的多發期,應鼓勵產婦早活動。   術後腹部刀口疼痛和子宮收縮疼是影響產婦早期活動的主要問題。所以護理人員在指導產婦時一定要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充分講明早下床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我們要廣泛應用有效的鎮痛方法,以取得產婦主動配合。   以上資料顯示剖宮產產婦術後早下床活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預防併發症和泌乳量方面均大大優於傳統護理模式和方法。

  • 9 # 胡老師侃大山

    醫生有時候讓你吃藥可能是假的,可以不聽。但是醫生都說你可以下地了,那就絕對沒問題。你換位思考,如果是你,你願意多賺點錢,增加醫院收入?還是願意趕著上帝走?這麼說有些錯誤,錯誤的比喻雖然不恰當。但是道理就這樣,沒好之前醫生不會隨便讓你離院的,畢竟要擔責任。當然了,醫者仁心,只要保證你沒問題了,也是建議你早點康復,配合治療。好了就早點下床,畢竟賴病床可不是好習慣,對病沒好處還佔著病床。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病床都是比較緊張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什麼的,又是無菌,又是消毒,又是衛生。反而越講究越是病症多,萬事講平衡。我泌尿的也給你講不了別的,就比如憋尿吧,都說憋尿不好,那麼有沒有考慮過,有尿就去閉尿肌都派不上用場,時間長是不是得不到鍛鍊就廢了。尿失禁了。而天天憋,又導致結石增聚。身體不運動就廢,運動多也廢。吃油膩會胖,成病,營養不良,成病,也廢。萬事講的一個平衡,陰陽八卦圖多瞅瞅,就是一個衡字。光賴床,會成疾的,但是醫生還沒說病癒就亂跑也會發生危險。總之,醫生讓你走,那就都是有道理的。聽之,無誤。

  • 10 # 依然昊然

    我去年剖腹產生的寶寶,下午4點多生的寶寶。第二天上午十一點下床站立走動。腳一著地的那一秒我全身都顫抖了。老公心痛的不行,說多休息會別起床了,但我用毅力堅持了下來。走了幾步,就休息會,然後再起床走幾步。到第二天晚上我能在病房自由行走了因為是獨立病房很適合走走。第三天我能上下樓梯了,第三天晚上我叫老公買來保鮮膜把腹部捆綁住,讓水流不到傷口。洗了個淋浴澡和頭髮。哎呀,那感覺就像做神仙啊,身上清洗一下好清爽啊!然後美美的睡了一覺,從第四天開始我就不是產婦的感覺了。吃的香睡的美,孩子由老公和婆婆照顧著。吃了睡,睡了吃。我的心情好,孩子也蠻乖。一個月子下來,我恢復的特別好,一點腰痠背痛感覺都沒有。婆婆也說照顧我做月子很輕鬆。主要是我心情好,婆婆和我就相處得很好。月子食物以雞,豬蹄,墨魚,豬肚老一輩月子食物為主,但又加了現代的蔬菜水果。每天以躺為主要休息方式,但每躺一小時站起來慢走十分鐘。月子裡孩子我主要管餵奶,其它照顧孩子如換尿布洗澡都是婆婆在做。因為婆婆說月子裡彎腰多了會腰痠背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長大以後不在乎幼時被父母打;有人怨恨或疏離父母。你是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