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常吸貓

    磁石又名磁君、鐵石、玄石、吸針石,據說是因其取鐵彷彿慈母招子而得名。隋代開皇十年,置慈州,唐代改名為“磁州”,因磁山產磁石而得名。《本草綱目》稱磁石“生泰山川穀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嘉靖武安縣誌》中稱“查宋代前各史,唯磁州武安進貢磁石,其它各州府皆無”。《宋會要輯稿》中有磁州歲貢“磁石五十斤,磁玉一十斤”的記載。到了明代,磁州、徐州和南海傍山中都有出產,不過仍以磁州出產為最佳,有的磁石能夠“吸鐵虛連十數針,或一、二斤刀器,迴轉不落”。而南海沿海產的磁石品質也十分不錯,“徼外大舟以鐵葉固之者,至此皆不得過”。

    關於磁石的形成原因,文獻中提到一個說法:“鐵受太陽之氣,始生之初,石產焉。一百五十年而成磁石,又二百年孕而成鐵”。古人瞭解磁石能夠吸鐵引針,又根據其吸力將其劃分優劣:“真磁石一片,四面吸鐵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鐵八兩者,名續採石;四面吸五兩者,名磁石。” 因為磁石有特異之處,而古人難以解釋原因,故而古代煉製丹藥、醫方中也會使用磁石。

    磁石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製作指南針。《明史》有載:“崇禎二年,禮部侍郎徐光啟兼理曆法......定時之法,當議者五事:一曰壺漏,二曰指南針,三曰表臬,四曰儀,五曰晷......指南針,術人用以定南北,辨方正位鹹取則焉。然針非指正子午,曩雲多偏丙午之間。以法考之,各地不同。在京師則偏東五度四十分。若憑以造晷,冬至午正先天一刻四十四分有奇,夏至午正先天五十一分有奇。"

    磁石磨製成針後,並不能馬上使用,因為雖然能夠指向南方,但是往往會偏東。因此還有進一步的工序:“法取新纊中獨縷,以半芥子許蠟,綴於針腰,無風處垂之,則針常指南。以針橫貫燈心,浮水上,亦指南” 。

    因為好的指南針不易得,又是航行必備品,所以要用磁石養針。明代《殊域周咨錄》以產自福建佛字山的磁石為貴,認為其有神靈護佑,取磁石之前也要先向神禱告。關於磁石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洪武初年有上饒人許穆任縣丞,施政有方,為官廉潔,三年任滿後行李還是很少。於是有人跟他說,可以前往佛字山取磁石以供路資。許穆沒有拜神直接前往,運氣出奇的好。“觸手皆磁石也。以之攝針,則銜尾而起,聯牽五枚六枚而不斷。凡得數十斤。”到了京城,正好碰到大軍出海,急需磁石做指南針,於是許穆就將攜帶的磁石出售,“每斤易銀一斤”,可以說是好人有好報了。

    後人根據磁石的特性,還想象出許多與磁石有關的故事。比如,後人附會說阿房宮的北門就是磁石門,穿著鐵甲,懷揣刀兵的人無法進入宮中。《太平御覽》中還提到了馬隆攻打涼州時,用磁石堆在道邊,因為敵人身穿鐵甲,因此始終過不去,以為神異的故事。

    江湖騙局也有用到磁石的。《金陵瑣事》中有一篇,說的是一人在市場上賣藥,車上載有一尊觀音像。有人來看病,就將藥放在觀音掌中過一下,掌中有留下來的藥,就稱:“大士許服此也”。 實際上是觀音手中放了一塊磁鐵,丸藥中放有鐵末,二者相吸的緣故。

    參考文獻:

    《本草綱目》《嘉靖武安縣誌》《宋會要輯稿》《明史》《殊域周咨錄》《太平御覽》《長安志》《金陵瑣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超級瑪麗一共出了多少版本、ODYSSEY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