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
2 # 西安豐鎬遺子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依次推斷黃帝和炎帝是弟兄倆,都在寶雞,黃帝號“軒轅氏”,炎帝號“神農氏”。蚩尤是上古時代部落酋長,蚩尤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兄弟倆一起聯合來戰蚩尤,蚩尤兵敗被殺。《逸周書·嘗麥篇》,即蚩尤驅逐赤帝(炎帝),赤帝求訴於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於中冀;
歷史記載說,蚩尤戰敗不久,黃帝、炎帝的聯盟也破裂。許多部落都站到黃帝一邊,聯合起來向炎帝進攻。《史記》記載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然後得其志”。
至於“阪泉之野”在什麼地方?根據古籍記載,有四種說法:(1)在山西省陽曲縣東北﹐(2)在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3)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南(4)在今河南省扶溝縣。
阪泉之戰後,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了永久性的聯盟--炎黃聯盟,後來人們把合併後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統稱為華夏族。
首先,對標題校正一下。應為“炎帝與黃帝”和“阪泉之戰”。
針對這一提問,因為是“中華人文始祖”之大事,從古至今都是“探研”於大家之中,掘見有三點,以供大家商討!
一是“炎帝與黃帝”。從“三皇五帝”的約定俗成來看,炎帝在前,黃帝在後,是有種“前朝後世”的轉承。從“口口相傳”的譜系及史承來分析: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都是“華夏古集團”的兩個同源共祖的遠緣親戚――女兒氏族。炎帝部落發祥於姜水,向東部拓展勢力範圍。黃帝部落發祥於姬水,在西部發展壯大。歷史的剖析,兩大有“血親”的的部落利益衝突因各自發展方向“南轅北轍”應該很少。炎、黃兩商被後世尊為“始祖”“共祖”,應該是和平共處的,就是有衝突,也不是“征服性”的衝突。炎帝、黃帝是部落酋長的代名詞。是不是“神農炎帝”與“軒轅黃帝”之爭,史料不足,實考無證――《史記.五帝本紀》也是司馬遷考推的;《國語.晉語四》也是透過口耳相傳,來推斷的。
二是“阪泉之戰”。該戰見史料的是:《呂氏春秋.蕩兵》、《列子.黃帝》、《大戴禮.五帝德》等。反映此戰歷時三年多,雙方動用了“天地間包括神鬼、野獸、飛禽等一切可用之物,投入這場大戰”。最後,黃帝偷襲成功,而俘回炎帝。因感炎帝農種先進,草藥濟世之德,而結成“世代聯盟”。因炎帝年長為兄,黃帝年小為帝。“炎黃聯盟”為後來打敗蚩尤等部落奠定了堅強的基礎。
三是“戰爭之地”爭議及多戰之混。一說,保定;二說,鉅鹿。都在“冀西北盆地。三說在江蘇徐州的彭城。很多時候人們將“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有混淆。《中國軍事通史》等史學界認為,假如“炎、黃”二帝發生戰爭,在東部的可能性大於西部。我也認同。因為從兩大部落發展走向看,炎帝部落是向東的,黃帝部落要征服的話,也只有可能在東部地區圍戰。炎帝部落下可能到西部地區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