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肖老師英語課堂
-
2 # 名師雲課堂
學習興趣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先有興趣,才有成績。根據我們對學員的學習資料研究,我們發現,實際情況往往恰恰相反。如果一個學科,即使這個孩子再感興趣,每次考試都不及格,最後學習興趣也會被消磨,因為他自己沒有信心了;一個孩子再不感興趣的學科,每次考試都能考第一,最後一定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那麼如何學好語文呢
(1)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後認真完成練習,晚上自覺複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不然,學習最重要的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要在老師上課之前,要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儘量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覆閱讀,直到把問題看得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最好課下做一些聯絡,知識才會掌握得更加牢固。這樣不但學習效果好,而
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2)注意課外累積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知識海面上的一朵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緊張的學習階段之後,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餘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要有選擇。我們應該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報紙雜誌,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資訊,並有條理地做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瞭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的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3)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要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地寫出自己對周圍人事物的感悟。這些都是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覆修改,也可以聽取老師和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現在開始長期堅持,“以日積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
3 # 門前海藍藍
我是教語文的初中老師,學生也經常這樣回答老師,一般情況下,我是認可並不是誰對語文都感興趣的,很多語文老師本身就是對語文沒什麼學習興趣。承認這點很重要,認可孩子的情感的合理性。
那麼,你的侄女的問題出在哪裡?
首先,出在她認為,學習語文必須感興趣才能學習,其實未必,提醒一下,她會發現,其實她在不少的時間裡,是不需要興趣來支撐也可以學習,必須有時候覺得學習語文,老師會表揚,父母會高興,同學會看得起自己,甚至有些學生可以把學習語文和考上高一級學校 掛鉤起來,這樣,就從另外一個地方汲取到學習的動力,從而避開語文字學科動力不足的問題。
其次,學習和興趣是有關係,但關係不大,這點要讓你侄女認識到,就像很多人都不喜歡工作,可是,他們卻還是很認真工作,這是為什麼,因為需要賺錢,需要養活父母孩子,家裡方方面面都等著錢來。還有一些父母,工作回家很疲勞,一點做飯的想法都沒有,但是還是張羅做飯,因為怕家人餓了。
所有的這些都說明,有興趣最好,沒有興趣也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因為我們做事情更多的是責任之所在。
對,責任,和興趣沒有關係。
-
4 # 948841730
不得不承認,語文這個學科佔用了12年基礎教育時間的大部分時間,消磨了孩子一生巨大的精力。單就學習、背誦古文就消耗很多精力。本來語文的核心作用就是培養閱讀能力,但封建“科舉”考試的餘毒尚深,把作文能力作為語文考察的重點。孩子學習了12年的語文,在高考的考場上大約用了30分鐘的時間寫一篇作文,但批卷人大約用5分鐘的時間,大筆一揮就給幾十分。這能說明什麼?能代表知識?能力?培養閱讀能力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終生受用。況且,通過閱讀能學習大量的概念、知識和深刻的思想。人有了思想,自然的就會選擇恰當的方法表達。有些老夫子強調,語文教學就是概念教學。請問你們“研究”一輩子語文,能讀懂多少科普作品。概念是在學習不同的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中逐漸理解掌握和運用的。我們衷心盼望,有權威人士正確確定語文教學的作用。基礎教育不是培養作家的,其實有思想的人才可能成為作家。莎士比亞年輕時,是在劇院門口照管來看戲富人馬匹的,但他有豐富的思想,後來成為著名劇作家。
-
5 # 哈羅是我呀
那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現在開始培養也為時不晚。
也可能是因為不喜歡語文老師,那就要跟孩子跟老師好好溝通,把心裡的結開啟。
-
6 # 簾卷西風嘆紅樓
我侄女對語文沒有學習興趣,該如何是好?
按理說,語文是基礎的基礎。一般的孩子都應該不會排斥語文。既然你侄女沒有興趣,那就得找找原因,對症下藥。
其一 : 有可能是因為不喜歡語文老師而不喜歡這門課。好好給她交流溝通,看看心結在哪裡,然後再和老師通氣,慢慢就會好了。我家孩子上中學的時候就是因為化學老師上課時誤以為她說了話而批評了她,她就賭氣說不學化學了。後來經過開導,溝通才逐漸好起來。
其二 : 還有可能是寫作文很惱火,找不到素材,不知道怎麼寫,漸漸的也就沒有興趣了。就需要帶著她多看課外書,故事書,優美的散文,雜文等等,還有中央電視臺的《詩詞大會》、《成語大會》,這些都能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其三 : 言傳身教,家長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帶著孩子一起學習,比如說古文,孩子要學習要背誦的,你給他邊講邊背。記得我女兒背《口技》,我給她生動形象的講了一遍,再比賽看哪個先背下來,結果二十來分鐘搞定。有上學的孩子,家長就要犧牲點休閒時間,陪著一起學習。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所以,興趣還是要引導、培養的。 -
7 # 國學今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小學生來說,更有其特殊的意義。小學生年齡小,道理懂得少,各種心理過程常帶有很大的無意性。因此,經常保持學生對某門學科的興趣,就成了他感知事物、發展思維的強大內動力。如果孩子討厭語文,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以下4個小妙招,讓孩子重拾對語文的興趣。
1、讓孩子接納他的語文老師。當孩子認同和欣賞一個老師,這個老師的課也會被格外優待。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細心的父母總是會做師生之間的潤滑油,比如,可以轉告語文老師對他的小讚許。
2、家長愛,孩子才愛。要想孩子對語文有興趣,家長不能做白丁。就算不喜讀書寫字,帶孩子看看《詩詞大會》總是可以的吧!家裡書香四溢,孩子耳濡目染,豈有不喜之理?
3、和孩子來一場比賽。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古詩,同講一個故事……既是陪伴又是學習,何樂而不為?4、學會鼓勵。家長讚美孩子,也有學問。語言不能太空洞,語氣不可太誇張,宜實不宜空,宜小不宜大。最好針對具體事情具體表揚,比如讀書很專注,觀察很細心,寫字很工整,思考很周全,等等。如果讚美“你很聰明你真棒”,就會讓孩子誤以為優秀都是先天賦予的,與後天努力無關。
此外, 有專家研究證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如何閱讀常常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語文教師建議,不要從成人的視角出發為孩子們選擇讀物,主張給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圖書。兒童有他們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不行的。"例如,把朱自清的名篇《匆匆》、《春》這些成人喜歡的文章編到小學教材裡,就是沒有從兒童角度出發的表現。我們對小學生的一次調查表明,他們並不喜歡《匆匆》和《春》之類的名篇。小學生需要的是大量的故事書、歷險記和童話。我們喜歡不等於孩子喜歡。
-
8 # 史聞史鑑
語文牽扯的面是很廣的,不僅僅是現在語文改革,在應試方面我們要重視。語文能夠體現的是方方面面的,所以對於語文沒有興趣,只是因為對語文科目或者語文考試沒有興趣而已,如果能夠正確的引導,語文能夠引申出很多理由,讓孩子愛上語文。
大多數孩子不喜歡語文的原因就是因為要背誦,或者古詩詞很難懂,很難記,覺得學習語文很枯燥。當學生有這種情緒和狀態的時候,怎麼會有興趣呢?
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應該跟孩子一起,一起去探討語文裡面有意思的東西。比方說古詩詞很難懂,家長其實可以通話跟孩子聊天或者講故事的方式,從古詩詞的作者開始聊起,講這個作者的生平、背景、經歷過一些什麼事情,然後在一種什麼情況才寫出的這首詩詞或者這篇古文!
這樣講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單純的講古文,孩子聽不懂會覺得很無聊,如果講一個人的生平故事,孩子相對會容易喜歡一些;第二也可以幫助孩子去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或者詩詞。
然後給孩子佈置一些任務,比方說讓孩子找一些這個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同型的其他作者的作品,這樣在問題中培養能力,在能力中培養興趣,孩子有了這方面的能力,對這方面有某種成就感的時候,興趣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
-
9 # 一室塵
我試著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哈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必須學好呢!生活學習中怎能缺?甚至於等同空氣,水,各種微量元素等等,否則將寸步難行,萬事不成啊!重要至此,我們該如何取捨自當明瞭。
對語文不感興趣,是怎樣的程度呢?
語文的學習,包括拼音字詞,造句背誦,閱讀寫作等,是一個漸進的語言學體系,需要引導。基礎知識是關鍵,如果識字少,一定會嚴重影響進步動力,不認字會消磨自信心,後果不堪設想!如果對閱讀有牴觸,那就多讀多背!
在內容上,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具體原因。比如她喜歡遊戲,那就買關於遊戲的書,如《我的世界》類;若對科幻世界有興趣,可以通過閱讀《三體》系列;如果熱愛運動,那就找本《詠春》來了解一下,等等不一而足。總之,一定要從孩子感興趣的方面著手,在不知不覺中增加閱讀量,慢慢的就好了!
因材施教,量體裁衣。
這並不是口號與說教之言,而是實實在在的行為,是智慧與行動力的完美結合。我相信只要咱們家長們老師們愛心呵護,一定能夠喚醒孩子們心中的“核動力”,衝破各種桎梏,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去勇敢地迎接挑戰,擁抱未來!加油
-
10 # 蝌蚪大語文侯哥
語文成績要想提升,需要有良好的閱讀興趣,一個學生閱讀量大了,知識面寬了,考試成績就不會太差。
但是現在的孩子普遍不喜歡閱讀,別說孩子,就是成人現在有良好閱讀習慣的人也很少。
那怎樣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這個問題很難,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有非常好的閱讀導讀,導讀就是有家長或者老師給孩子進行書籍的導讀,把精彩的故事和情節複述出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自己在私下有主動閱讀的習慣。
其次就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激勵和認可學生,賞識教育,多給認可,多表揚學生。
表揚和認可要有針對性,表揚過程而不是隻空泛的表揚結果。
回覆列表
第一,你侄女的就讀年級。
不同的年齡,對待學習和問題的思考方式不同。這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學生好奇心重,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學習的熱情來的快,去的也快!
初中生處在青春期,也是一個很麻煩的時期,他們渴望長大,急於證明自己。此外這一時期的學生特別好面子。和他們溝通需要方法,否則只會越幫越忙!
第二,從學生感興趣的文章,書籍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的侄女既然不喜歡語文,我們開始就從文言文,作文開始,肯定不是一個好主意。那我們就投其所好,從她感興趣的東西入手!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或者喜歡舞蹈。我們可以鼓勵孩子閱讀一些關於舞蹈,繪畫的名人書籍和故事,把語文的學習和這些感興趣的事情聯絡起來。
我有個學生特別愛籃球,但是不喜歡英語。成績一塌糊塗,初三了為了高中,沒有辦法硬著頭皮開始學習。前期我就是帶著學生做一些籃球明星的閱讀,故事,別說學生讀的津津有味,對於一些不認識的單詞頁能積極的做好筆記!因為這是他喜歡的!用學生的話來說,我學習英語是為了籃球!
第三,從課本入手!從基礎做起 ,一步步地來!語文重在積累,字,詞語,句都要下功夫。我們就要帶著學生從這些做起。
課本是我們的教材,每個生字都要會寫,要求的背的文章,詩詞都得過關才行。只有這樣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在考試中拿到這些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