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稱為“素王”,實屬實至名歸。
在先秦文獻中,“素王”本意是指遠古帝王,其次是指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
孔子一生文武雙全,個人修養無人能及,第一個興辦私學,追隨者甚眾,單單其七十二賢,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管理等各類人才。在當時的春秋時期,是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沒法比擬的。
其次,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大多不設常備軍,也就是沒有正規軍,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是第一個設常備軍的國君,觀念超前,所以能夠第一個稱霸。其他諸侯國後來都是有樣學樣,才逐漸有了現代軍隊的雛形。
所以,孔子周遊列國時,那些諸侯國君不大熱乎孔子,想想那麼多的人中之龍扎堆,往哪裡一站都夠唬人的,所以最主要的還是忌憚孔子,不敢重用孔子,擔心孔子反客為主,把他們的國家搶走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孔子那麼多弟子,又那麼優秀,孔子別說振臂一呼了,就是努努嘴,給弟子們使個眼色,拿下一個諸侯國自己當國君,還不是老虎吃螞蟻——小菜一碟!
孔子不會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段,倒是那些諸侯國的君主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對孔子冷淡至極。
但世上終究有明白人。
第一個將孔子稱為“素王”的人是西漢的淮南王劉安,他在《淮南子》中說孔子“專行教道,以成素王”,特別認可孔子有帝王的實力,認為孔子才智出眾,勇力過人,只是孔子無意為王而已。如果放下身段,與那些諸侯拼蠻力,行霸道,是違背其初衷的。
第一個明確尊奉孔子為素王的人是西漢的董仲舒,他在《天人三策》中說:“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萬事,見素王之文焉。”
後世儒家學者更是認為 ,孔子修《春秋》是代王者立法。雖無王者之位,實有王者之道,是不折不扣的“素王”。
所以,孔子生前直至去世多年,落寞孤獨。但經過百家爭鳴的深刻大碰撞之後,中國早期的樸素哲學思想才如同大浪淘沙,水落石出。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優勢漸顯,直至董仲舒水到渠成地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連一生尚武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完全認可,一票透過。
從此,將近兩千年的封建統治,雖然皇帝輪流做,但素王只一個,治理國家,都是抄作業。
後來儒釋道雖並駕齊驅,但終究改變不了儒家的正統之位,足見孔子及其思想之魅力。
後世有所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和孔子一比,都不過是小兒科罷了!
至於有人攻擊孔子,無需置辯。套用一句古詩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孔子被稱為“素王”,實屬實至名歸。
在先秦文獻中,“素王”本意是指遠古帝王,其次是指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
孔子一生文武雙全,個人修養無人能及,第一個興辦私學,追隨者甚眾,單單其七十二賢,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管理等各類人才。在當時的春秋時期,是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沒法比擬的。
其次,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大多不設常備軍,也就是沒有正規軍,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是第一個設常備軍的國君,觀念超前,所以能夠第一個稱霸。其他諸侯國後來都是有樣學樣,才逐漸有了現代軍隊的雛形。
所以,孔子周遊列國時,那些諸侯國君不大熱乎孔子,想想那麼多的人中之龍扎堆,往哪裡一站都夠唬人的,所以最主要的還是忌憚孔子,不敢重用孔子,擔心孔子反客為主,把他們的國家搶走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孔子那麼多弟子,又那麼優秀,孔子別說振臂一呼了,就是努努嘴,給弟子們使個眼色,拿下一個諸侯國自己當國君,還不是老虎吃螞蟻——小菜一碟!
孔子不會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段,倒是那些諸侯國的君主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對孔子冷淡至極。
但世上終究有明白人。
第一個將孔子稱為“素王”的人是西漢的淮南王劉安,他在《淮南子》中說孔子“專行教道,以成素王”,特別認可孔子有帝王的實力,認為孔子才智出眾,勇力過人,只是孔子無意為王而已。如果放下身段,與那些諸侯拼蠻力,行霸道,是違背其初衷的。
第一個明確尊奉孔子為素王的人是西漢的董仲舒,他在《天人三策》中說:“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萬事,見素王之文焉。”
後世儒家學者更是認為 ,孔子修《春秋》是代王者立法。雖無王者之位,實有王者之道,是不折不扣的“素王”。
所以,孔子生前直至去世多年,落寞孤獨。但經過百家爭鳴的深刻大碰撞之後,中國早期的樸素哲學思想才如同大浪淘沙,水落石出。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優勢漸顯,直至董仲舒水到渠成地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連一生尚武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完全認可,一票透過。
從此,將近兩千年的封建統治,雖然皇帝輪流做,但素王只一個,治理國家,都是抄作業。
後來儒釋道雖並駕齊驅,但終究改變不了儒家的正統之位,足見孔子及其思想之魅力。
後世有所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和孔子一比,都不過是小兒科罷了!
至於有人攻擊孔子,無需置辯。套用一句古詩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