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乒乓

    個人認為,現在削球手想要生存,甚至到達世界級一流,必須調整攻削的比例。我認為一半一半。就是說百分之五十的防守,百分之五十的進攻,打破削球防守過多的傳統,也許還可以生存並且發展下去。

    削球打法過去中國有過不少著名人物。代表人物是九十年代的丁松。現在丁松已經少有訊息,九零後的球迷肯定聽著非常陌生。老球迷都是知道的。

    另外還有河北的王浩,再往前國家隊也有,就不再列舉。

    丁松的打法是穩健削球防守,然後找機會進攻,並且幾乎一擊致命,進攻質量很高。但是丁送的進攻比例還是少一些,多數是靠對方失誤,或者機會特別好的時候,所以削球的打法想要生存,必須有進攻,而且還要增加進攻比例。而且進攻的質量還要非常過硬,所以,實際上削球打法的要求更高。

    隨著改球,球變大,變重,理論上說現在的弧圈球速度下降了,旋轉不如過去,但實際上隨著乒乓球技術訓練的提高,擊球質量反而越來越高。削球打法也越來越難以成為世界一流前列。

    削球對運動員的球感,前後步伐,護臺能力要求更高。俗話講的最好的防守是進攻。用在乒乓球上也如此。不過,總有一些人的性格或者對球的理解上,喜歡並願意練習削球。後發制人的打法一是靠對方失誤,而且必須出機會能夠殺死對方。近十幾年削球最好的是南韓的朱世赫吧,但最好成績是世乒賽亞軍,也沒能站到世界最高水平。朱世赫的進攻能力是有的,但不是世界頂級的,這可能是限制他的原因。到現在,能夠達到朱世赫水平的削球手還沒看到。老朱似乎已經是削球最後的絕唱了。

    不過,國家隊,各省隊,甚至各級別的體校等,都還保留著削球。而女子削球相對日本南韓北韓多一些,水平也不算低,只是打不到最頂級來。

    寫到這裡,我覺得削球運動員想要生存,能達到世界一流,必須改變削球與進攻的比例。但是這樣的打法要求會更高。能打成這樣的,肯定是一個乒乓怪獸了。

  • 2 # 有馬體育

    現如今,以削球打法為主的乒乓球運動員越來越稀缺,能取得的成績也不可與同類型打法的前輩相提並論。作為非常具有觀賞性的比賽組成正在慢慢的消失,現在能看到的比較優秀的削球選手在男子比賽中幾乎看不到了。女子方面只有朝(李明順、金宋依)、中(武揚、胡麗梅)還算有一定的競爭力,南韓的徐孝元以貌美出名- -。

    由於中國乒乓球水平的異常強大,作為非主流打法的削球,很難作為主力運動員參賽,更多的用於模仿國外選手陪主力選手演練,即使參賽更多的也是扮演掃雷的角色,畢竟打法的因素使得比賽的主動權掌握在對方手中,當有許多優秀的進攻型選手存在,削球打法很難被看好。削球選手的培養有的是為了應對其他對手;有的是繼承國家該打法的傳統;還有的是出於自己的熱愛和選擇。

    從乒乓球的發展來看,國際乒聯規則的更改曾起到對削球打法有益的作用,比如變化大球和發球無遮擋以及後面的無機膠水的使用。由於球速的下降,使得削球選手獲得更充裕的時間去製造正反手不同的旋轉,和擊球線路,同時被對方一拍致命的情況也有所削減。代表型人物朱世赫開始從2001年嶄露頭角戰勝馬琳、格林卡等好手出現在大眾視線,更是在47屆乒乓球世錦賽奇蹟般的殺進男單決賽,當然除了朱世赫穩健的防守,還得益於他超強的反攻。這是削球打法近些年來取得最好成績。隨著乒乓球技術的日益革新,反手進攻也開始作為技戰術運用的主要體,以及對於力量更專業化的訓練使得削球打法的生存越來越困難。

    個人認為現在的削球運動員想在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突破,除了付出超於進攻型球員的努力之外,要做到守得住、守得穩、守得高(質量高),同時要加大反攻的力度(個人認為武揚這方面做的非常好,外戰也幾乎保持不敗),還有就是發球強攻這一項一定要突出,做到盡善盡美。這樣你才有可能與頂尖高手做到抗衡。

    一攻一防、攻削大戰的精彩大賽太久沒看到了,期待著。但是,不得不說作為削球打法的乒乓球運動員現如今真的很難取得好成績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月8號,英雄聯盟選手Kid宣佈退役,網友紛紛表示捨不得,怎麼看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