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書院

    詩詞本身就是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詩詞教學一般有創作、批評鑑賞和中小學語文幾個方面。詩詞創作與詩詞鑑賞雖然方向不同,但基礎部分是一致的,你需要掌握一定的創作知識才能更好地鑑賞詩詞。反之,有良好的詩詞鑑賞能力,也有助於創作水平的提高。

    在過往,詩詞創作學習大多是家學或以入室弟子形式拜入師門學習。這種方式師脈分明,門第清正,不僅傳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還傳承了師門一脈的風格。例如,近代詞壇大家陳洵取徑夢窗兼習清真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學生現代詞人朱庸齋一脈相承,享譽詞壇。而至當代陳永正也是可成家的詞壇猛將。可惜目前此一形式已面臨斷代。

    但就詩詞教育,整理和吸收這種經歷代授授相傳沉澱的教育方式,我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

    很多人以為,過往的私塾教學,無非就是背背《聲律啟蒙》、《三字經》這類讀物,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我初習詩詞是到老師家學的,每週兩晚,每晚約兩小時,其中大部份的時間,老師都是在講故事,詩詞典故、趣聞逸事等等,餘下時間就是批改我們三個同學的作業,多是串句,對句的練習。句子好在那,不好的原因,應如何改,很詳盡,涉及一些古人類似句子的,也會順帶對比,講解。

    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增強學習興趣,也會使詩詞創作的基本功非常紮實。

  • 2 # 松濤195719538

    傳統文化是千百年來文化精華的歷史總結,是勞動人民經過實踐經驗檢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被社會實踐和勞動人民接受的文化。詩詞、格律的形式也不例外。

    那麼,怎麼傳承這些文化呢?首先,從基礎抓起。基礎就是詩詞、格律的最基本東西,從基本的簡單可行的規律起步,培養興趣,有了興趣再逐步提高。其次,抓主要群體。在校學生是重點。目前,結合教改工作的開展,對語文教學力度的加大,藉助這個東風,強力推進詩詞等傳統文化的推廣,使之成為一種學習習慣。第三,抓緊傳統文化繼承人隊伍建設。這是落實傳統文化傳承的關鍵。創新使文化的進步不斷髮展,而繼承是對歷史的肯定。二者缺一不可。抓文化傳承隊伍的建設,不可放棄對文化創新隊伍建設。在抓傳承的同時,不可放鬆創新人才建設。這項工作個人認為從教師隊伍抓起,教師抓學生,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在掌握中推廣到家庭,家庭擴大到社會,這樣不斷擴大,推廣到實際運用,運用中更新、擴大。社會實踐活動的運用,就是傳統文化(包括詩詞)的推廣。第四,克服急躁和悲觀兩種傾向,按照詩詞文化傳承的內在規律,在教學工作中穩步實施。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觀點很不成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瘦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