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黃鴨666999
-
2 # 勇者海燕8u
目前理財產品在走下坡路,還沒有見底,所以到期的趕緊贖回來,不到期的也沒辦法。手頭有錢的,或者贖回來的錢,先不要急於介入,待理財產品穩定以後再介入不遲。
-
3 # 一杯烏龍
理財這種事門檻可以低到幾乎沒有,畢竟在銀行存活期誰都行。
理財的門檻又能高到天上,因為幾乎沒人可以在四五十年裡做到年化20%。
有趣的是,越是剛接觸權益市場的人越瞧不起這20%,越是參與久的人越覺得這20%高的可怕。
私募二十年前我就接觸過,就四個字形容,良莠不齊。確實有眼光獨到,技術高超的基金經理,但大多都是風口的豬。
可問題是,你怎麼區分他們,你怎麼確認取得好成績的基金經理能保持成績?
二十年前我認識一下私募基金經理,做期貨的,最早是在某國企,是中國第一批期貨人,水平很高,幾乎是某一品類話事人的地位。
後來辭職做私募,具體發生了什麼不知道,只知道沒幾年他賣掉了現在至少值兩三千萬的兩套房和兩部車,住在回龍觀的一個小房子裡,跟行屍走肉一樣,幾乎不跟外界聯絡了。
雪球上昨天出了一個熱點,某大V鉅虧200萬,公佈全部割肉出局,這事引起了熱議。
還有一個有趣的人,網名叫“喜歡玩基金的小瑜哥”,他的基金五年來還處於保本的邊緣。
很多人嘲笑他,但在我看來五年能做到年化收益是0已經很不錯了,起碼還沒賠掉本金。
所以怎麼理財,選擇什麼產品,什麼時候介入,什麼時候離開,等等都是極難做出選擇的決定。
如果要我給出一點建議,作為一個14歲擺攤賣郵票,1997年就開股票戶的人,我的建議是開源節流,努力創造工資性收入。把理財型收入的年化收益目標定在3%以下,資金流動性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至於私募,信託,期貨,股票,融資,股票型基金,大多數人我是不建議參與的。
有能力就買一套自住房,找個靠譜的另一半,把子女教育好,素質,知識,文化,人品培養好,就比什麼理財都好。
-
4 # 塵陌6e4j
百分之八也不會去買!吃虧上當只有一次,不管你多麼高我也不去提心吊膽的去買理財了!拿老百姓涮著玩?放你家的錢你用了,反過頭來說你的理財產品虧了,我就得買單。拿老百姓當猴耍?信譽沒有了想修復很難!
回覆列表
這一年來各個行的理財很多都在虧,不乏一些國有大行。沒辦法,現在都是“真理財”了,風險與收益均要有客戶自行承擔,本息不保也是理財產品的最大特點,預期收益率基本上參考價值不大了,而且很多隱藏條款大部分人都看不了那麼仔細。所以為什麼會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呢!所以我從來不買理財,心裡完全沒底。
不過...給你看看我的找找心理安慰吧:一隻股票虧21.5%,另一隻虧2.5%,這還是臨近春節那幾天漲了不少,再之前虧30%以上...
股票虧的一塌糊塗
所以,在當前這種形勢下,穩妥起見還是儘可能的少配置些資產在理財或者股票市場吧,其他不保準的投資形式就更不用考慮了。踏踏實實存銀行的存款吧,無論銀行大小,只要是存款性質的都是有保障的,在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
一、超級謹慎型的儲戶尤其老年人會選擇存國有大行(工農中建),存款利率相對比較低,基本都是基準利率。
二、相對保守型的儲戶會選擇股份制銀行或者一些規模較大的城商行,這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會比國有大行高一些,較基準利率略有上浮。
三、還有一部分儲戶會選擇本地城商行,除了掛牌利率經常會有些額外的贈品,綜合算下來收益率也還是不錯的。
四、近幾年對銀行及對存款性質和存款保險知識有足夠了解的儲戶,會選擇民營銀行,在所有銀行裡收益率是最高的,半年期及以上的定期存款基本都在4%以上。
五、大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民朋友大部分會選擇農村信用社(現在很多也都改製為城市商業銀行),這個收益率跟國有大行差不多,基準利率。也許可以看到存摺心裡能更踏實吧。
不管存哪,自己存得其所,心裡踏實就好,短期內還是別投理財或者股票等不保本的資產了,等整體大環境好起來了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