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不可謂不牛,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早在2016年2月,DeepMind的創始人戴密斯·哈薩比斯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辦過一場講座。哈薩比斯當時在場當眾講到:DeepMind的目標是未來利用人工智慧幫助人類解決一切問題,如科研、醫療和環境等問題。哈薩比斯本人甚至覺得,人類至今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已經非常非常的廣博和複雜,而人類再依靠自身的血肉之軀學習、組織和應用更多且深奧的知識,將會越來越力不從心。一個最讓人信服的案例就是,全球最好的人類棋手在與DeepMind開發出的人工智慧機“阿爾法元”開展圍棋對弈時,人類棋手終沒法贏過“阿爾法元”哪怕一局。於是,依據哈薩比斯所持的看法,人工智慧在將來全面超過人類,似乎是大勢所趨?!
2018年1月初,我在YouTube上正好觀看了這樣一個影片。在該影片中,有人想象著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在獲取了人類幾乎全部的資料之後,以類似自我進化的方式,在短時裡變得無比地強大,並具備了像人類一樣感知自己所處的世界,以及有著比人類高出太多的智慧、更強的創造力。到那時,人工智慧機器簡直就是比人類更高等的智慧物種,人工智慧不僅能取代人類,從事所有的工作,還比人類幹得更好。
另外兩位在全球頗有名氣的女性,一位是華裔女科學家(人工智慧)李飛飛,另一位是楊瀾。在2017年《楊瀾訪談錄——開啟人工智慧時代》其中一期節目中,李飛飛與楊瀾面對面地探討了關於人工智慧的話題。
當時,李飛飛與楊瀾有過這樣的對話,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算是最深刻的。
楊瀾問:“所謂AI,還是IA的問題,到底是人工智慧,還是智慧增強?從你的角度,你更多地從哪個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
李飛飛說:“其實我在思考人文主義的人工智慧,我覺得有好幾層。就站在基礎科學這一層,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它已經做了一些很基礎的科學(研究),包括我們數學上的基礎,和一些問題的基礎。但是往後走,人工智慧在基礎科學方面,往哪方面發展?我覺得我們就應該開始從感知學人工智慧,思考到認知學人工智慧,到社會意識學人工智慧。那這個時候其實和人類的,不管是應用場景上的互動,還是說本身的這個基礎的這個建模的這種思路,都會更多地應用到去應用到人類的一些靈感,所以這是基礎科學的一層。那應用的一層的話,我覺得那更是人類成為了一環,因為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它真的是可以被用了,所以人類也進入這個迴圈中。就包括我們怎麼和使用者互動,我們怎麼去更好地,去人性化這個智慧。人工智慧會改變世界,誰來改變人工智慧?因為改變世界的,說到底不是科技,是人。人發明了科技,人應用科技。”
楊瀾接著又問:“那你僅僅是認為,現在擔心那些事情(如人工智慧全面超過人類等)還太早呢,還是說這些事情就根本不會有那麼嚴重的問題?”
李飛飛如是回答:“這裡邊有很多很多方面,人工智慧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就像當時從馬車變成汽車,人類社會也經歷了一場重組。我認為就是說我們應該冷靜,因為如果你看到工業對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它有陣痛,而且在這個陣痛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人文關懷,但是它並沒有因為一次因為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世界的這個坍塌。我們應該去思考本身不會太早,因為人工智慧涉及的倫理問題已經來了。”
楊瀾最後問:“最後我想問你的是,在人類的這個智慧的各種能力當中,你覺得有沒有一種或者幾種能力,僅僅是人類獨有的?將來無論機器怎麼發展,都是不可能替代,或者說是不可能複製的。”
李飛飛給出的答案是:“我其實覺得是一個字,愛。我覺得這是人和機器最大的區別。而且這個愛其實可以上升到一個很高的角度來講,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愛,世界上最難計算的一個東西,實際上是愛,這個對人類來說是最獨特的。不管是我,自己是母親也好,媽媽也好,是這個人類的一部分也好。”
基於以上所述(兩個典型案例):超級人工智慧有沒有在世界上早已出現,無法下定結論。但未來超級人工智慧是否會被人類創造出來,見仁見智了。
谷歌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不可謂不牛,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早在2016年2月,DeepMind的創始人戴密斯·哈薩比斯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辦過一場講座。哈薩比斯當時在場當眾講到:DeepMind的目標是未來利用人工智慧幫助人類解決一切問題,如科研、醫療和環境等問題。哈薩比斯本人甚至覺得,人類至今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已經非常非常的廣博和複雜,而人類再依靠自身的血肉之軀學習、組織和應用更多且深奧的知識,將會越來越力不從心。一個最讓人信服的案例就是,全球最好的人類棋手在與DeepMind開發出的人工智慧機“阿爾法元”開展圍棋對弈時,人類棋手終沒法贏過“阿爾法元”哪怕一局。於是,依據哈薩比斯所持的看法,人工智慧在將來全面超過人類,似乎是大勢所趨?!
2018年1月初,我在YouTube上正好觀看了這樣一個影片。在該影片中,有人想象著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在獲取了人類幾乎全部的資料之後,以類似自我進化的方式,在短時裡變得無比地強大,並具備了像人類一樣感知自己所處的世界,以及有著比人類高出太多的智慧、更強的創造力。到那時,人工智慧機器簡直就是比人類更高等的智慧物種,人工智慧不僅能取代人類,從事所有的工作,還比人類幹得更好。
另外兩位在全球頗有名氣的女性,一位是華裔女科學家(人工智慧)李飛飛,另一位是楊瀾。在2017年《楊瀾訪談錄——開啟人工智慧時代》其中一期節目中,李飛飛與楊瀾面對面地探討了關於人工智慧的話題。
當時,李飛飛與楊瀾有過這樣的對話,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算是最深刻的。
楊瀾問:“所謂AI,還是IA的問題,到底是人工智慧,還是智慧增強?從你的角度,你更多地從哪個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
李飛飛說:“其實我在思考人文主義的人工智慧,我覺得有好幾層。就站在基礎科學這一層,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它已經做了一些很基礎的科學(研究),包括我們數學上的基礎,和一些問題的基礎。但是往後走,人工智慧在基礎科學方面,往哪方面發展?我覺得我們就應該開始從感知學人工智慧,思考到認知學人工智慧,到社會意識學人工智慧。那這個時候其實和人類的,不管是應用場景上的互動,還是說本身的這個基礎的這個建模的這種思路,都會更多地應用到去應用到人類的一些靈感,所以這是基礎科學的一層。那應用的一層的話,我覺得那更是人類成為了一環,因為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它真的是可以被用了,所以人類也進入這個迴圈中。就包括我們怎麼和使用者互動,我們怎麼去更好地,去人性化這個智慧。人工智慧會改變世界,誰來改變人工智慧?因為改變世界的,說到底不是科技,是人。人發明了科技,人應用科技。”
楊瀾接著又問:“那你僅僅是認為,現在擔心那些事情(如人工智慧全面超過人類等)還太早呢,還是說這些事情就根本不會有那麼嚴重的問題?”
李飛飛如是回答:“這裡邊有很多很多方面,人工智慧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就像當時從馬車變成汽車,人類社會也經歷了一場重組。我認為就是說我們應該冷靜,因為如果你看到工業對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它有陣痛,而且在這個陣痛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人文關懷,但是它並沒有因為一次因為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世界的這個坍塌。我們應該去思考本身不會太早,因為人工智慧涉及的倫理問題已經來了。”
楊瀾最後問:“最後我想問你的是,在人類的這個智慧的各種能力當中,你覺得有沒有一種或者幾種能力,僅僅是人類獨有的?將來無論機器怎麼發展,都是不可能替代,或者說是不可能複製的。”
李飛飛給出的答案是:“我其實覺得是一個字,愛。我覺得這是人和機器最大的區別。而且這個愛其實可以上升到一個很高的角度來講,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愛,世界上最難計算的一個東西,實際上是愛,這個對人類來說是最獨特的。不管是我,自己是母親也好,媽媽也好,是這個人類的一部分也好。”
基於以上所述(兩個典型案例):超級人工智慧有沒有在世界上早已出現,無法下定結論。但未來超級人工智慧是否會被人類創造出來,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