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傳體史書是漢朝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創立的,《史記》中使用“本紀、世家、列傳”等多個體例來給帝王以及王公大臣做傳記,後世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也基本上都採用了紀傳體。其中,“本紀”基本上是帝王獨有的。
說本紀“基本上”是皇帝獨有,是因為二十四史中有很多特例。比如項羽沒有稱帝,但是司馬遷寫了《項羽本紀》;呂雉沒有稱帝,但司馬遷寫了《呂太后本紀》。這是因為他們二人雖然沒有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後世也有很多人當過皇帝,但是並沒有被列入本紀,比如著名的海昏侯劉賀,史書中甚至都沒有單獨給他列傳,還有很多亡國之君,當然也沒有列入“本紀”的資格。歷史上真正列入本紀的女性,只有呂雉和武則天二人。
論名分,武則天當然是有資格列入本紀的,她畢竟當過實際的皇帝,還建立了“周”朝。但是,後世對她的爭議卻是從來都沒有斷絕。在唐德宗時期,就有沈既濟曾經上書,嚴厲譴責吳兢不應該在《國史》中把武則天列入本紀,並寫了《論則天不宜稱本紀》的奏摺。但是,整個唐朝都沒有把武則天從本紀中移出去,也許是因為唐朝比較開放,也許是出於對“國母”的尊重。
後晉時期,劉昫等著的《舊唐書》問世了,其中就把武則天列入《則天皇后本紀第六》,《舊唐書》也便成為第一部把武則天列入本紀的正史,但是通篇基本上沒說武則天什麼好話。歐陽修修《新唐書》的時候,也沿用了《舊唐書》的體例,但同時又單獨給武則天立了傳。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時,並沒有單獨寫武則天立的“周”,而是將她列入《唐紀》。
到了南宋理學盛行之時,女性地位隨之降低,後世學者基本上都對武則天持批判的態度,除了明朝的“異端”李贄。
紀傳體史書是漢朝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創立的,《史記》中使用“本紀、世家、列傳”等多個體例來給帝王以及王公大臣做傳記,後世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也基本上都採用了紀傳體。其中,“本紀”基本上是帝王獨有的。
說本紀“基本上”是皇帝獨有,是因為二十四史中有很多特例。比如項羽沒有稱帝,但是司馬遷寫了《項羽本紀》;呂雉沒有稱帝,但司馬遷寫了《呂太后本紀》。這是因為他們二人雖然沒有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後世也有很多人當過皇帝,但是並沒有被列入本紀,比如著名的海昏侯劉賀,史書中甚至都沒有單獨給他列傳,還有很多亡國之君,當然也沒有列入“本紀”的資格。歷史上真正列入本紀的女性,只有呂雉和武則天二人。
論名分,武則天當然是有資格列入本紀的,她畢竟當過實際的皇帝,還建立了“周”朝。但是,後世對她的爭議卻是從來都沒有斷絕。在唐德宗時期,就有沈既濟曾經上書,嚴厲譴責吳兢不應該在《國史》中把武則天列入本紀,並寫了《論則天不宜稱本紀》的奏摺。但是,整個唐朝都沒有把武則天從本紀中移出去,也許是因為唐朝比較開放,也許是出於對“國母”的尊重。
後晉時期,劉昫等著的《舊唐書》問世了,其中就把武則天列入《則天皇后本紀第六》,《舊唐書》也便成為第一部把武則天列入本紀的正史,但是通篇基本上沒說武則天什麼好話。歐陽修修《新唐書》的時候,也沿用了《舊唐書》的體例,但同時又單獨給武則天立了傳。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時,並沒有單獨寫武則天立的“周”,而是將她列入《唐紀》。
到了南宋理學盛行之時,女性地位隨之降低,後世學者基本上都對武則天持批判的態度,除了明朝的“異端”李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