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氣自來
-
2 # 純鈞RHGL
沒這一說。其實從傳統講,華人反而很喜歡在節慶的日子吃點帶有“藥”的意義的東西。
最著名的就是餃子。
我們都知道,餃子原為“嬌耳湯”,是東漢張仲景研究出來,為的是防凍傷。換句話說,餃子就是一種藥。北方很多地區過年都吃餃子,有人覺得不吉利嗎?
華人自古講究藥食同源,菜餚裡直接帶著藥料的情況也不少。常見的如民間吃得多人參雞湯之類。達官顯貴吃的甜品,“冰花雪蓮”,這才年菜中也是很常見的。就算蓮子還可以說是蔬菜,哈士蟆總是藥料了吧?難道大年初一喝一盅“冰花雪蓮”不吉利了?就算是古代皇宮,清代宮廷年菜裡還有一道“薏米膳繼”呢,都是純粹的藥膳。
可見,華人並不介意在喜慶節日裡沾上“藥”字。
何況很多民俗還特意在這方面安排節目,祈求健康。很多地區除夕至年初一有“搶頭水”的風俗,喝的還是生水呢,卻是為了求健康。
有很多菜品的名字,更是直指其藥效價值。比如宋代宮廷后妃們,在大年初一要吃“青精飯”,又稱烏飯,始載於孫思邈《千金食治》,是用南燭樹的莖葉泡水浸米,待米變黑後蒸飯。《清異錄》裡記載的“菊道人”,乃至豐巨源《燒尾宴食單》裡有一道“御黃王母飯”,明清兩代,皇帝的后妃過年時就吃這道飯。民間又有“長生粥”,是昝殷《食醫心鑑》所載,類此不計其數。
甚至連飲料都跟藥物有關。最著名的就是“屠蘇酒”了,就在大年初一喝,那不是藥酒是什麼?而民間過年飲宴時河藥酒的就更多了。
總之,中國的傳統並不忌諱在喜慶節日裡提到藥,也不覺得吃藥不吉利。這就是心態的問題了。傳統文化很寬容,見到藥,吃了藥,也只會往好的方面想,去想健康,而不是想到病。
說到底,要是真忌諱,那就什麼都甭吃了。你想,你吃的各種菜餚,裡邊的調味料不大都屬於藥料嗎?過年滷個肘子,幾十種調料裡絕大部分都是中藥。若是忌諱藥,那就只好吃清水煮白肉了。
是的。
原因1.新年第一天,薪的開始,多祝福,多言好話,寓意吉祥,俗語說的好,多說拜年活,若年初一就吃藥,寓意開始就身體不好,此為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