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氣小茶苑
-
2 # 嘎村女巫
吃得多了對心臟不好。
尤其是晚飯,少吃為宜。
過去古人有“過午不食”之說,
意思說下午人體陽氣下降,
對食物的運化能力減弱。
攝入過量的食物,
會加重人體消化器官的負擔。
今人做不到“過午不食”,
但晚飯也不要吃太多,
也不要吃太晚。
吃過多躺在那,
會擠壓心臟。
再者胃的嘈雜,
會影響睡眠,
睡眠不好,
心臟就會不好。
一點自身體會,
供朋友們參考。
希望大家在有生之年,
都有一個和咱們配合的好身體!
-
3 # 中醫疑難雜症專家號
心臟是維持我們生命至關重要的器官,心臟的健康直接管我們身體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但是現代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加上環境汙染嚴重,心臟疾病在近年來也愈顯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心臟功能也越來越差,甚至患上心臟疾病。
心臟不好有什麼外在表現?
1.胸悶,像有大石壓在胸口
如果我們排除了同樣會引起胸悶的呼吸系統問題,還存在胸悶問題,這可能就和我們心肌出現缺血有關。經常性胸悶、數分鐘不能緩解、嚴重還會出現劇烈疼痛,這可能就是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梗表現,這個時候就應該馬上到醫院就診、有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片的人可先自行服用。
2.躺下休息時心跳加速
一般正常健康人在躺下休息時的心跳速度與平時保持差不多一致,但是存在心臟疾病的人群,躺下後心跳會比坐著時加快,這是心臟出現問題,心臟功能下降伴有心衰的表現,平臥後心髒回血量增多所導致。
3.腳部、腿部、面部出現浮腫
心臟功能不好、心排出血量減少、導致腎臟出現缺血,尿液生成減少,導致較多的液體在體內堆積,出現腿部和腳部或者面部的浮腫。有部分人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認為自己最近吃胖了,實際上胖了和水腫是不一樣的,水腫的面板用手指摁下後會出現凹陷、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而肥胖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4.臉色灰暗,嘴唇發紫
面部是微血管最為豐富的面板,心臟功能良好健康的人面色往往紅潤有光澤,臉色出現灰暗、嘴唇顏色發紫的表現,於是這心臟供血不好,面部、嘴唇等地方供血不足,可能預示著心衰。
5.氣喘
心肺功能下降,少量運動後就會出現氣喘吁吁、甚至喘不上氣的感覺,嚴重的時候在休息時也會出現這種表現。如果之前身體在運動後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但現在突然出現了, 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及早就醫。
八大傷“心”行為排行榜,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養心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站樁、坐功等增加身體能量進而來滋養臟腑;其次就是不做那些傷害“心”的行為,你避免的危害就是你的受益,你避開的損失就相當於你賺的錢。 為大家列出九大傷心行為排行榜,小夥伴們快對照一下你中了幾條。
排行第8位:心神不安
心神不安,就是總莫名其妙擔心某件事對自己不利,但很多時候這些事根本不存在,都是自己瞎想出來;就像杞人憂天一樣,老想著天會不會塌下來砸到自己。
心主神明,心神不安就是你的“神明”沒有在家安心待著,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而是坐立不安、胡奔亂跳,成天做一些不著邊際的事兒,把自己最重要的任務拋到腦後;比如現代很多人喜歡炒股,股票漲漲跌跌,他的心神跟著也起起落落;再比如有些人喜歡疑神疑鬼,老公出差擔心出軌,出門開車擔心撞人;心神總是跟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亂跑,沒有一刻安住在自己身上的。這種心理狀態不僅折磨人心理,也很傷害身體。
排行第7位:過喜傷心
心在五行屬火,對應情志是喜。喜悅、快樂都和我們的心有關,所以極度開心叫做“心花怒放”。保持心情適當的愉悅沒有錯,但過喜也傷心,傷我們的心氣、心陽。
比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談戀愛了、結婚了或者事業取得重大進步了,整個人會處於一種非常亢奮的喜悅狀態,當時覺得整個人精神狀態、身體體力都特別好,但興奮勁兒一過人就會疲憊很久,甚至免疫力低下大,導致感冒;
比如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平時看似身體很差,人也沒精神,但雖然弱卻能維持著低質量的健康;一旦逢年過節,兒女回家探望自己,整個人笑哈哈的,感覺說話做事也有精神了,結果人突然沒了;大家都知道每年年關將近時,很多老人會去世,你有想過為什麼嗎?所以,家中有老人的小夥伴們要特別注意,逢年過節一家團聚時,如果老人突然紅光滿面、精神亢奮,要嚴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排行第6位:愛出大汗
中醫養生認為:汗為心之液。五臟分別對應5種不同的體液,淚為肝液,涕為肺液,唾為腎液,涎為脾液;而汗是心液。
鍛鍊時微微出汗,尤其是在春夏季節,是有益的;但出大汗肯定對心臟不好。
中醫裡還有一句話,叫做“汗血同源”。就是說汗與血,在某種意義上有著旗鼓相當的地位,經常出汗就會傷血,導致人陰虛、血虛,表現為心悸、貧血、身體虛、晚上失眠等。
很多人喜歡出大汗排毒,選擇劇烈運動,或者選擇汗蒸,結果毒不一定排掉,身體反而先虛掉了。
排行第5位:劇烈運動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但是生命也可能毀於運動。否則為什麼很多運動員還會有那麼多傷病和隱患呢?
適合自己的運動,一定是強度、型別與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年齡階段相匹配的。人要學會認清現實,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尤其是在運動這件事上,更不應該攀比。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包括運動。如果你運動後很舒適那就剛好;如果你運動後身心疲憊,那就過度了。
排行第4位:經常熬夜
熬夜,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基本每週都會說。熬夜不僅傷肝腎,也非常傷心臟。
心臟從你有生命之初就開始跳動,直到死亡才停止,看似心臟不需要休息,其實心臟休息的方式就是在你睡覺時“緩慢跳動”。
如果經常熬夜,讓心臟得不到休息,猝死是毫無疑問的。無論中醫還是西醫,對於這一點都達成了共識。
排行第3位:鬱悶內怒
有人會問:怒不是傷肝嗎,為什麼又去傷心了?
你可以先看看怒字是怎麼寫的。心上一個奴,就是說“怒”就是心成為情緒的奴隸。心為君主之官,帝王坐擁天下,想幹啥就幹啥,這才是心臟的本性,怎麼能成為奴隸呢? 鬱悶內怒,與憤怒也有區別,憤怒是怒髮衝冠;而鬱怒則是把情緒悶在心裡,往內發洩,傷肝傷心。如何養心呢?
排行第2位:慾望太多
有句話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一個人心裡面的慾望是無邊無際的,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但一個人的身體能夠承載的慾望只有那麼多,很多欲望對健康無益,對快樂無益,對幸福無益。
現在社會上的人,很多人總覺得自己很累,就是因為被慾望壓垮了,因為你的身體的能量無法匹配上你過於繁雜的邪惡的慾望。
很多小夥伴說,在站樁或者坐功時,感覺人身心輕鬆舒服,世界上沒有比這個更讓人放鬆愉快的運動了。
為什麼呢?一是身體能量的增加,二是心裡寧靜自然、無慾無求。
排行第1位:動心太過
想不到吧,最傷心的行為竟然是動心。首先從古人修身的角度來說,王重陽前輩的《坐忘銘》中有兩句話:氣漏形歸壟上,念漏神趨死鄉。心死方得神活,魄滅然後魂強。就是說:練習內家功夫養生,初期一定要能守住自己的心神,不要心馳神往、心神不寧,時時刻刻都處在“動心”的狀態。為什麼呢?因為動心這種情志活動特別損耗我們的心神、心血,消耗人體的大量能量。
為人處世,我們可以動腦,可以專心,就是不要隨隨便便動心。什麼叫“動腦不動心”,就是去理解、明白,或者去感受、體會,把心安住在自己正在面對的事情上,但是不要心隨著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到處跑。
現在這個社會喜歡動心的人太多了,吃個飯眼睛一直在手機上,走個路耳朵一直在耳機裡,看到一個美女 一整天心都跟她走了;
動心的時候,看似四肢什麼也沒幹,甚至躺著都沒動,但實際上是很耗心血的,久而久之就會心脾兩虛。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很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我們要有這個態度,透過內家功夫修行來修心養性,一步一步向它靠攏。
堅持這樣做,你不僅不會覺得生活少了樂趣,反而能因為心神寧靜,而得到更大的富足、發現更多的美好。
如何預防心臟老化?
飲食上:飲食上要注意減少油脂的攝入,油脂是心血管的大敵,過多的油脂攝入會導致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在血管中堆積,誘發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堅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減少飲食中脂肪的吸收、降低體內甘油三酯和壞膽固醇的含量,保護心血管比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傷。
生活方式上:首先是要戒菸限酒,心肺是一家,吸菸能夠直接導致肺部出現纖維化、誘發肺癌,同樣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其次是要保持運動,運動能夠鍛鍊心肺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肥,同時減少血管內的脂質沉積。
5種運動全面增強你的心臟功能,動起來身體更好%
相關研究表明,運動可以預防和輔助治療心血管疾病。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代謝,尤其是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具有積極作用。
具體來說,經常參與體育運動,尤其是有氧代謝運動,動脈血管的彈性就會增大,伸縮性強,血液就能被順暢地送到體內各組織器官;反之,血管若失去彈性,心臟負擔就會加大,血壓就會升高。
不僅如此,運動還可改變冠狀動脈血管結構,改善血流動力控制,促進氧氣輸送,從而增加冠狀動脈血流,促進微血管與心肌細胞的氧氣交換。此外,運動訓練透過增加心臟應力及減少外圍阻力,降低心肌氧氣需求,而減輕心臟工作負荷。
研究表明,凡是有節奏、全身性、時間較長且強度不太大的以鍛鍊耐力為目的的有氧代謝運動,都有助於心臟功能的提升。因此,想要強健心臟,最好的選擇就是進行有氧運動。給大家推薦5種能夠強心的有氧運動。
1、散步
散步是最簡單易行的運動,能夠有效消耗脂肪,降低血壓,有利於心臟健康。推薦每次散步1~2個小時,每次3~5 公里,每週 5 次。
2、慢跑
慢跑的強度可以透過每分鐘心跳計數來控制,每分鐘心跳數不超過180 減去年齡。18~65 歲的成年人慢跑或原地跑步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
跑步運動調動了全身的肌肉群運動,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代謝,可更有效地消耗脂肪。跑步還能夠增大心臟容積,增加血液總量,提高毛細血管的密度,從而為身體提供更豐富的營養。推薦每次至少30分鐘,每週5次左右。
3、跳繩
跳繩不僅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迴圈,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預防多種病症,還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推薦每次10~30分鐘,每週5次。
4、騎腳踏車
在騎腳踏車的過程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給量較多,心率的變化也因蹬踏動作的速度和地勢的起伏而不同。身體內部急需補充養料和排出廢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時增加2~3 倍。反覆練習能使心肌發達,心肌收縮有力,血管壁的彈性增強。騎車時兩腿交替蹬踏的動作,還有助於平衡發展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功能,提高其靈敏性,推遲腦細胞老化。推薦每週騎行3次,每次騎車至少30~60分鐘,每次騎行10~20公里。
5、打太極拳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緩慢,全身肌肉放鬆,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會加快心率,加重心臟的負擔。太極拳透過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腸胃得到蠕動和鍛鍊,增強消化和排洩機能。所以經常練太極拳,對心臟病有防治作用。推薦每週5次太極拳運動。
吃什麼對心臟好
1.菠菜
菠菜所含有的葉黃素、葉酸、鉀和纖維,能夠幫助心臟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研究發現,相較不吃蔬菜的人群,每天吃兩份半蔬菜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下降了25%。
2.黃豆
是常見的預防心臟病的食物。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
3.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鹼,可以保護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葉子,因為葉子才是營養精華所在。葉子的維生素C比莖高,且富含植物性營養素、營養價值高。
4.花生
花生內含有可預防心臟病的不飽和脂肪,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效率為12%~15%。此外花生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沉積在血管壁的數量降低,使血管保持軟化,血液流通順暢,自然患心臟病的機會就少了。有關專家建議,好每天吃12~20顆香脆的花生,既可滿足口腹之慾,又有防病健身的效果。
5.大蒜、洋蔥
要想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那麼在平時就要做好降血脂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及降低了心臟病發作的機率,同時還能預防動脈硬化。
6.橄欖油
橄欖油所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是所有食用油品中高的,能有效降低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從而減低心臟疾病的患病風險。儘量選擇特級初榨的油品,因為少的加工程式保證了營養沒有過多的流失。
7.豆類
心臟病人吃什麼水果好
1.蘋果,因為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人體足夠的纖維質,降低心臟病發病率,還可以減肥。許多美華人把水果作為瘦身必備,每週節食一天,這一天只吃蘋果,號稱“蘋果日”。
2.杏,含有豐富的β胡羅卜素,能很好地幫助人攝取維生素A。
3.香蕉,鉀元素的含量很高,這對人的心臟和肌肉功能很有好處。
4.黑莓,同等重量黑莓中纖維物質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3倍多,毫無疑問對心臟健康有幫助。
5.藍莓,是種特別的水果,多吃藍莓可減少尿路感染的機率。
6.甜瓜,維生素A和C的含量都很高,是補充維生素的理想食品。
7.櫻桃,能幫助人保護心臟健康。
8.越橘,能幫助減少尿路感染的機率。
9.葡萄柚,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
10.紫葡萄,其類黃酮等物質能對心臟提供三重保護。
心臟病注意飲食事項
1.戒刺激性食飲和興奮性藥物
辣椒、生薑、胡椒、煙、酒和大量飲濃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對心臟也會帶來負擔,在風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時,尤當注意。
2.適量的限制食鹽的攝入
與限制食鹽道理相同,風心病患者應少吃含鈉豐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發水腫。
3.緩進飲料
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湯、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飲料時,會迅速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進食飲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過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時,分成幾次喝,每次少一點,相隔時間長一些。
4.少量多餐
心臟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
5.適當限制蛋白質和熱能的攝入
心力衰竭時,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熱能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6.應吃易於消化的食物
心臟病病人由於血液迴圈功能減退,胃腸道瘀血、水腫,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進食物應易於消化。開始可用流質、半流質飲食,然後改用軟飯。
7.應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無機鹽
如維生素B1及維生素C,以保護心肌。供給適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鉀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不足時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藥時,除補鉀外,還應注意鎂、鋅的供給。
-
4 # 小荷仙588
生血補血的食物對心臟好,我以前胸口被木頭撞了,一直都早博,後來每天堅持吃增強造血功能的食物,後來頭髮白髮有轉黑,早博消失,指甲需要修剪,並且指甲,嘴唇粉紅,面板亮澤,走路快,走久一點也不會心慌氣短,接不上氣。
一般生血的,我們吃紅棗花生粥。牛肉(不能和紅棗一起)加枸杞,當歸燉湯喝。
還有幾種食物組合起來,效果更好,我喜歡吃做好的成品,把幾種食物組合,量化濃縮後做成丸子,這樣每天堅持吃,吃起來也方便,就不需要每天為吃什麼操心。因為這些濃縮後的食物,都是有針對性配好的,夠身體營養需求。
所以基本上血液迴圈正常,心臟基本不會出問題。
因為我心臟有問題的時候,貧血嚴重,有輕微靜脈曲張,血管顏色深等,調理後,這些問題改善,血管變細,顏色變暗,攤開手掌,不可能一眼看出血管分佈狀況。
這樣每天都感覺心情好,精神飽滿,做什麼事情也積極快速。
-
5 # 不凡撲克36
對心臟好的食物一般常見的主要有:
1、燕麥:燕麥富含omega-3脂肪酸、鉀元素和葉酸,能降低血液中某些膽固醇的含量,促進血管垃圾的清除,並有助於保持血管的健康。適量食用對心臟的健康有很大幫助。
2、蘋果:蘋果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能夠和人體內所攝入的鈉鹽相結合,促進鈉鹽的排出,降低心臟負擔,適量食用對心臟的健康有很大幫助。
3、秋刀魚:秋刀魚的營養價值豐富,其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還有大量的優質脂肪,對於預防心肌梗塞等疾病有一定的幫助,適量食用對心臟十分有益。
4、紫薯:紫薯中含有豐富的硒和粘液蛋白,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癌症、心臟病、早衰和關節炎等疾病,適量食用可以起到減少心臟病的發生。
5、蓮子及蓮子芯。
-
6 # 樂天派生活家Zh
來來來,普及一下,沒寫上的大家再補充一下一些對心臟有益的食物包括:
1. 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
2. 堅果:包括核桃、杏仁和腰果等,富含健康的脂肪酸、纖維和抗氧化劑。
3. 全穀類:例如燕麥、糙米和全麥麵包,富含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有益的營養成分。
4. 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對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5. 豆類:包括豆腐、黃豆和豆漿等,富含營養豐富的蛋白質、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
健康的飲食方案應當考慮到個人的需求和偏好,應遵循適當的飲食規劃和建議,儘量避免攝入過量的高熱量、高脂肪和高鹽食物。
-
7 # 不悠閒的老胡
以下是對心臟有益的食物:
1. 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
2. 堅果:富含單不飽和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
3. 全穀類食品:富含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
4. 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減少自由基損傷和降低心臟病風險。
5. 好的油脂:如橄欖油、葵花籽油等,有益於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
請注意,合理搭配食物,並避免過量攝取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
8 # 高人啊原創冷知識分享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負責泵血以供應身體各處的氧氣和營養。所以,保護心臟健康就非常必要。下面就介紹一些對心臟有益的食物,幫助大家保持心臟的健康。
1. 魚類
富含 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如鮭魚、鱈魚、沙丁魚等,能夠降低血壓、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預防心臟病和中風。建議每週至少吃兩次魚,每次份量大約是 85-113 克。如果不吃魚,也可以透過補充 Omega-3 脂肪酸的營養素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如魚油或植物來源的亞麻酸。
2. 橄欖油
橄欖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有益。 研究表明,橄欖油可以降低膽固醇、改善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臟健康。儘量將橄欖油作為烹飪食材,而不使用黃油等含飽和脂肪的食材。
3. 堅果
核桃、杏仁、開心果等堅果種類含有 Omega-3脂肪酸 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它們還富含維生素E、鎂、銅等,都是對心臟健康非常有益的營養元素。食用堅果的建議量是每天攝入 28 克。
4. 低脂乳製品
鈣和維生素 D 是維護心臟健康的基本營養元素。牛奶、酸奶、乳酪等低脂乳製品大多數含鈣和維生素 D,可以幫助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風險。建議每天攝入 2 - 3 杯低脂乳製品。
5. 蔬菜
蔬菜包含了豐富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對心臟健康非常重要。每天消費五種或更多種顏色鮮豔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幫助維護心臟健康,最好以清蒸和生食的方式來食用。
6. 低脂肉類
瘦肉、家禽和蛋類都是肉類的好選擇,它們富含蛋白質、沒有一些可能會導致心臟疾病的硬脂酸,如反式脂肪酸。還有富含B族維生素、鐵、鋅等其他營養素。建議每天食用適量少於 170 克的瘦肉、家禽和魚類。
7. 豆類
豆類(如黑豆、蛋白豆、菜豆)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 B 和礦物質,而且低脂肪、低膽固醇。一些研究表明,豆類能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建議每週至少兩次食用豆類。
-
9 # 幽默小磚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心臟疾病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研究表明,一個健康的飲食結構對心臟健康至關重要。那麼,什麼食物對心臟好呢?下面咱們說道說道。
一、魚類
魚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該種脂肪酸被廣泛認為是對心臟健康有益的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中性脂肪的積累,降低血液黏稠度,並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因此,常常吃富含omega-3的魚類,比如鮭魚、沙丁魚、鱈魚、金槍魚、鯊魚等,對預防心臟疾病很有好處。
二、堅果類
堅果類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蛋白和礦物質的食物。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和三醯甘油水平,從而有助於保護心臟。堅果類還富含維生素E、鎂和鉀等營養成分,能夠透過改善血管功能和降低血壓來保護心臟。常常吃一些核桃、杏仁、腰果等堅果類可以提高心臟健康狀況。
三、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是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纖維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水平,從而保護心臟;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促進血管健康。此外,水果和蔬菜還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清除體內有害自由基,從而保護心臟。建議每天攝入至少五份水果和蔬菜,以保護心臟健康。
四、全穀類食物
全穀類食物是指未經加工或加工極少的穀物,如全麥麵包、燕麥、糙米等等。這些食物富含營養成分,包括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能夠幫助調節血糖水平、降低膽固醇水平、減少體重增長等。同時也有助於預防心臟疾病。建議人們在飲食中適當增加這類食物的攝入量。
五、海藻類食物
海藻類食物中富含多種有益營養成分,比如碘、鋅、鎂和omega-3脂肪酸等。這些成分對心臟健康非常有益,能夠降低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壓、減少動脈硬化等。常常食用紫菜、海帶、海葡萄等海藻類食物,對心臟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朋友們,均衡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食物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要想保護心臟,建議多吃魚類、堅果類、水果和蔬菜、全穀類食物以及海藻類食物,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對於預防和控制心臟疾病非常有益。
-
10 # 三姐31313
水果、肉類都對心臟好。
有幾種食物相剋的。黑木耳、堅果、綠茶、黑芝麻、魚、胡蘿蔔、豆製品等。
-
11 # 娟子美食
下面是一些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食物:
1. 魚類:富含 omega-3 脂肪酸,可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如三文魚、鮭魚、鱈魚等。
2. 堅果:如核桃、杏仁、榛子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不良膽固醇水平。
3. 全穀物:如全麥麵包、燕麥、糙米等,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群,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4. 紅莓、草莓、覆盆子等漿果類水果:富含抗氧化物質,可減少血液中的炎症反應。
5. 綠葉蔬菜:如菠菜、油菜、芥藍等,含有葉綠素和維生素K,可幫助保持心臟健康。請注意,健康飲食應當多樣化,少攝入高糖、高鹽、高脂肪食物。
請諮詢您的醫生或營養師獲得更為個性化的飲食指導。
-
12 # 使用者小民看世界
我喜歡食療。《黃帝內經》裡面說到五色入五臟,五臟同調,百病不生的道理。其中就講到,紅色入心經,調理人的心臟。在咱們的食物中,如枸杞,紅棗,西紅柿,紅蘿蔔,等等,都是可以入心經的,調理心臟的。不過,最好還是五臟同時調理平衡,那,才是最完美的,還有,在食療當中,最好諮詢營養師,根據各人情況,進行科學搭配,適合,適當,適量,才是最佳的。早安!
-
13 # 楊哥的
但知識性的,可以簡單的說說:白色的食物入肺,紅色的食物入心,黑色的食物入腎,黃色的食物入胃。所以,平時紅色的食物,如番茄等平時可以多吃。
-
14 # 紅楓luo
1、燕麥:燕麥富含 omega -3脂肪酸、鉀元素和葉酸,能降低血液中某些膽固醇的含量,促進血管垃圾的清除,並有助於保持血管的健康。適量食用對心臟的健康有很大幫助。
2、蘋果:蘋果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能夠和人體內所攝入的鈉鹽相結合,促進鈉鹽的排出,降低心臟負擔,適量食用對心臟的健康有很大助。
3、秋刀魚:秋刀魚的營養價值豐富,其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還有大量的優質脂肪,對於預防心肌梗塞等疾病有一定的幫助,適量食用對心臟十分有益。
4、紫薯:紫薯中含有豐富的硒和粘液蛋白,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癌症、心臟病、早衰和關節炎等疾病,適量食用可以起到減少心臟病的發生。
-
15 # 小荷醫典健康問答
什麼食物對心臟好
對心臟好的食物有很多,例如堅果類食物,新鮮蔬菜水果,白肉類,魚類食物等。
1.堅果類食物,比如松仁、榛子、開心果仁、杏仁、板栗、腰果、葵花籽、南瓜子等,這類食物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一定程度上減少載脂蛋白負擔,減少冠狀動脈硬化風險。
3.白肉類食物,主要是指禽肉、魚蝦肉類食物,比如雞肉、鴨肉、鵝肉、鯉魚等,脂肪含量低,有助於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減少心臟血管血脂代謝負擔。
4.魚類食物,尤其是深海魚類,含有歐米伽-3脂肪酸,一定程度上減少心血管血液粘稠,研究表有助於減低冠心病的發病風險。
上述食物無法發揮出等同於藥物的作用,不能用作治療心臟類疾病,僅補充營養所需,如果有明顯的心臟類疾病建議及時就醫,任何食物都要注意量的攝入,平素飲食要做到均衡搭配,才能有利於身體健康。
回覆列表
以下是一些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食物:
1、魚:富含對心臟有益的Omega-3脂肪酸。
2、堅果和種子:富含健康脂肪和蛋白質,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
3、水果和蔬菜:富含抗氧化劑和纖維素,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全穀物:富含纖維素和其他營養物質,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和血壓。
5、健康油脂:例如橄欖油和亞麻籽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保護心臟健康。
建議在日常飲食中加入上述食物,同時注意適量,避免過度攝入高脂肪、高糖和高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