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鄰人
-
2 # 真正鱷魚不哭
當然是嬰兒受害最大。
嬰兒不會長大,也就完全沒有未來,什麼都做不了,人生沒有半點樂趣。這就夠倒黴的了(因為你的奇葩腦洞,在競爭中絕對不利),更麻煩的是嬰兒沒有獨立生存能力,需要成人照料,可他不會長大,不能帶來任何物質回報,誰有心情純支出陪他玩?
你是不是想說感情?感情是最靠不住的,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長不大的嬰兒不也是一樣嗎?照料嬰兒是非常磨人的事,沒有希望誰能天長地久堅持?反正父母自己不會老,不需要血脈傳承作心靈寄託,開始或許有點親情羈絆,久而久之誰在乎啊?於是棄嬰殺嬰將成為常態——不會老不等於殺不死……
其次是少年兒童。問題差不多,沒人願意養活他們了——可能有少數佼佼者能自立,可是偏弱的體力將成為競爭劣勢,最終淪為被壓榨者。
老人也是主要受害者。本來大夥覺得時間能自然淘汰更新,現在沒有了,誰能忍受這幫人總佔著茅坑啊……
於是從林法則盛行,強者為尊,主要得利者肯定是體力最優的青年男性——為什麼不是體力經驗均衡的壯年?不會老不是時間停止,青年能積累經驗,而壯年都不會增長體力。
你說“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省省吧,兒子都不要了,還要老婆何用?感情的基礎是家庭,露水情緣無非是快餐,要這幹啥?
感謝提問:
拖累人口生育能力的最大障礙:所有人都忙著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自然生命都存在相對存續週期。現代人類社會文明認知觀察到的某些動物壽命:蜉蝣約1周、蜜蜂約4周、蚊子約2個月、蜻蜓約4個月、狗約12年、貓約15年、獅子約20年、老虎約25年、馬約30年、裸鼴鼠約31年、犀牛約40年、印度象約70年、虎鯨約90年、某些蜥蜴約100年-200年、巨型龜約150年......
《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樣的,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因此,所有生命都生於自然、逝於自然,沒有任何生命能夠實現永生,所有自然生命都悄悄地來&悄悄地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但是,作為綜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動物,人類進化形成了相對完善的代際繁育體制——養兒防老。那麼,為什麼說所有人都忙著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是拖累人口生育能力的最大障礙呢?
草本植物一歲一枯榮、木本植物生命週期可達數年至數千年、其它動物生命週期從幾天到數百年不等......除人類之外,其它自然生命的終點就是自己失去獨立“捕食”能力。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人類的已知最高壽命可超過120週歲。同時,由於嬰兒成長髮育慢、老年體能衰減速度慢,相較於其它自然生命人類的代際繁育最為複雜。
孩子剛出生時只有最基本的生命體徵、出生8個月左右開始能爬、1歲左右能走&能試著說話、3歲以後可以自己獨立吃飯&排便、7歲以後基本實現行動自主、15歲以後基本具備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年過花甲【60歲】之後獨立生存能力開始下降、直至個人最終迴歸大自然,人類個體生命軌跡猶如完整的拋物線、獨立自主生存能力不會突然駕臨也不會突然消逝。因此,人類唯有在生命的壯年時期生兒育女才能確保自己年老之時有兒女贍養。
以房養老、儲蓄養老、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繳納由國家統籌的社會養老......面對美好富足的生活環境,沒有一個人甘願老年生活全看兒女臉色、沒有一個人不想老年衣食無憂、沒有一個人不想“長生不老”。然而,殘酷的人類社會文明進化現實告訴我們——人是一切人類社會文明成果與消費財富的初始締造者和忠實受用者,沒有人類主動勞動創造成熟的植物果實不會滾到人的手邊、腐爛的動物骨肉也不會跑進人類肚子裡;人類是綜合社交情感最複雜的哺乳動物,“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屬於人類最愜意的代際繁衍方式。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人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類社群繁育後代屬於延續自然生命基因的本能,步入文明生存時代之後人類生育疊加了“養兒防老”。因此,設想以市場經濟交易原則緩解人口老齡化危局必將徒勞無功,只有積極&平穩生育才能緩解人口老齡化危局。所以說,拖累人口生育能力的最大障礙:所有人都忙著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