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思進

    Tiger Global Management,也就是老虎環球基金,今年前4個月,已經虧損1100多億人民幣,這是該基金史上最差戰績。

    跟老虎一同疲軟的,還有孫正義的軟銀。截止3月底,軟銀願景基金淨創紀錄虧損900億人民幣。也就是說,這倆哥們兒今年前四個月聯手虧掉了2000億。

    那麼大家會有疑惑,為什麼曾經大熱的頭部基金收益會突然暴跌?

    我們用一句話來點明,那就是科技公司的高估值受到了挑戰。這兩家頭部基金,之前靠投資科技股賺麻了,現在也靠科技股虧回去。

    據統計,全世界投資和退出獨角獸數量最多的機構排名,老虎環球基金位居第一,軟銀第二。

    2014年投資京東,讓老虎成為華爾街最火的PE。2020年又是京東,幫助老虎成為最賺錢的對沖基金。但還是京東為代表的科技股,在今年給老虎致命一擊,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同樣,1500億美元規模的軟銀基金也沒逃出這個魔咒。軟銀在共享經濟、人工智慧、新能源賽道瘋狂砸錢,但至今都未能培育出第2家“阿里巴巴”,虧損的窟窿卻是越來越大。

    科技公司的高估值之所以受到質疑,與加息週期下,傳統生意的回報率提升有很大關係。

    大家注意到沒有,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已經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大市值企業。其實,科技公司與傳統企業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係,究竟這種關係是如何產生的呢?那為何科技股突然就不行了,科技股和傳統生意的興衰存在什麼關係?

    有一個經典的經濟學原理,就是加息會導致資金成本上升,結果就是企業融資成本上升。融資成本提高,對科技公司來說絕不是什麼好事情,尤其是那些依靠講故事一輪又一輪融資拉高估值的公司。

    目前,全球資金正在從高估值的科技股流出,轉而買入並持有受益於大宗商品漲價的能源股。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飆漲,能源公司的盈利也在水漲船高。巴菲特青睞的西方石油拿下創紀錄的利潤。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去年全球利潤更是達到1100億美元,同比增長翻番。沙特阿美也超越蘋果,登頂全球市值第一。

    這裡要講一下經濟學裡面的機會成本概念,要知道,在加息週期下去承接科技企業的高估值融資,放棄的就是傳統行業復甦的確定性機會。

    一些得益於大宗商品漲價的行業,能夠實現大把盈利,這個時候投資這類企業的資本,能非常快速地賺到錢。所以,此消彼長之間,靠講故事,還沒兌現未來利潤的科技企業就很難維持以往的高估值。

    老虎和軟銀的鉅額虧損,給VC上了殘酷的一課,過去幾年一級市場科技企業估值的虛高。當潮水退去,不少公司終會現出原形。

    再將昨天的#思進每日美股點評# 中的部分內容和大家分享:

    19日:首先要說的是,柯爾百貨、沃爾瑪與塔吉特等多家美國大型零售商財報相繼暴雷,反映出通脹飆漲造成企業經營成本激增,令投資者擔憂未來通脹壓力上漲可能進一步打擊美國消費者開支與企業業績,美國GDP將被大幅下調,看起來我們的經濟放緩速度確實比我們預期的要快。

    多家華爾街大行在探討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目前高盛的策略師認為,未來兩年內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高達35%。摩根士丹利則認為未來12個月內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是25%。富國銀行稱美國將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出現“輕微衰退”。

    雖然持續申領資料凸顯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固,但初請人數持續上升可能預示著某種程度的疲軟。隨著美聯儲更激進地收緊貨幣政策來對抗高通脹,預計上升的利率會降低勞動力需求。

    不過,也有些華爾街頂尖策略師表示,對美國經濟及股市的悲觀展望可能已經過頭了。高盛集團的David J. Kostin和摩根大通的Marko Kolanovic都認為,投資者對美國即將衰退的擔憂是言過其實了——這給股市留下了今年反彈的空間。

    這不禁讓我想起,為何在泡沫的市場之中,往往要等到最理性的人都進去時,這個泡沫才會破滅。因為在泡沫中,一般人都是非常瘋狂、非常樂觀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稍微理智的人。這時候,理智的人相對是悲觀的。那樂觀的人先進去了,當最悲觀理智的人都進入了市場,基本上就沒有其他人再能夠進入市場了,這個時候基本上就是泡沫的頂峰了。比如,當最理智的牛頓再次進入當年的南海泡沫之後,那個泡沫才終於破裂。

    而在熊市之中,反之亦然,待到最悲觀的人也都重拾信心的時候,美股也就到底了。

    順便提一下,今天有二條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蘋果向董事會展示AR/VR耳機裝置,表明其已進入研發高階階段,期待;另外,美國4月份二手房銷量降至2020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

    鮑威爾週二誓言,美聯儲“繼續推進”(貨幣緊縮),不降通脹不罷兵,這和我之前的反覆判斷一致。看起來,雖然鮑威爾目前堅持接下來數次會議加息50個基點,但如果通脹沒有下來的話,未來幾個月中,一到二次的75基點加息、哪怕100基點、甚至125基點,都有可能。

    好些網友問,不是說美國通脹觸頂了嗎,但為何股市繼續下跌?

    其實,美國通脹是否觸頂尚未確定,只是有些跡象而已;至於美股,長久關注我的網友都知道,之前說過多次,今年美股將大幅調整,和最高點相比,下跌30%是大機率事件,這和通脹並非直接相關(當然,鮑威爾的鷹派評論和零售巨頭沃爾瑪等的糟糕財報,真好似雪上加霜),是這次美股牛了十二三年,早就高處不勝寒了。而在熊市之中的任何反彈都是“Dead Cat Bounce”(死貓反彈),即後續還會有更大的跌幅(不幸言中),投資者應該為下一次失望做好準備……點到為止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柑橘地能不能套種玉米呢?有什麼好處與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