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乘風論
-
2 # 清風河陽
首先明確目標!瞭解物件的需求,設計教學計劃,選擇合適的教材。二是備課要有創意。發揮好聽讀寫,設計課堂互動。三是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保證學員的學習情趣。
-
3 # 小智教育
在實際教學中,在進行了充分的有效的備課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進行最佳化,使之高效的為教學實踐服務,這一點至關重要.
一、複習的有效性:英語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每節課的必須有高效的複習環節.學生進入高中之後,新單詞如潮水般湧來,新的知識點新的語法知識也是層出不窮,如果沒有有效的引導和複習,學生會無所適從,茫然失措.每節課的課前複習,其實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引領和上節課內容的總結,我認為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透過以下幾種途徑複習:
1.提問(Questions and answers).對於上節課涉及到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以點帶面的提問.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讓英語學得不錯的學生回答,產生一種榜樣的效應;特意設計難度較低的問題讓學英語不太積極的學生選答,提升他們學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問題的內容:有時是針對上一節課的知識點的幾個小句子,或漢譯英,或英譯漢;有時是語言片段的解釋;有時是請學生根據一定的語境造句.複習的內容基本上涵蓋了上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但一定是經過細心篩選的,以簡潔有效為宗旨.
2.小紙條聽寫
(Dictation).如果上節課的內容是精讀課,那麼複習的方式通常是聽寫.我認為這是老師督促學生背誦的比較有效的方式.聽寫的內容可以是單詞也可以是句子,不必太多,十條左右就可以,這樣可以輕鬆地全批全改,同時能達到預期的複習的效果.
3.課前報告
(Class Report).如果上節課是泛讀課,那麼課前報告是比較有效的複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口頭做一個簡短的五到十句的小作文,內容不限,格式不限,可以是天氣預報,也可以是時事報道,還可以是發生在身邊的趣事,講故事也可以.總之鍛鍊學生英語的自我表達能力
二、匯入的有效性:為了能真正起到收心,激趣和點題的作用,一個簡潔新穎的匯入是很有必要的.根據課堂內容,有時匯入是滲透在複習中的,這是最省時簡潔的匯入;.有時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利用網路資源,用圖片文字等多種多媒體途徑,讓學生耳目一新,興趣盎然;有時是問題式匯入.
三、講解的有效性:在新課標下的英語課堂,由於課時少,課程內容多,所以老師的講解必須是簡潔明瞭,切中要害.語言的講解應該在學生預習的前提下,結合例句,提供適當的語境,讓學生充分體會語境在語言運用中的重要性.所選用的例句應該儘可能的貼近高中學生的生活.
四、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課堂提問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創設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即明確新穎,又有導向性,啟發性,探究性和層次性,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發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和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時態的用法時,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給出問題的語境,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每種時態的具體使用場合;在學習定語從句時,總結了普遍規律和特殊情況之後,讓學生鞏固的提問可以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有一定的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
五、學生活動的有效性:,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則,在課堂上組織靈活多樣的高效的學生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組織活動之前老師的指令必須明確清晰,讓每個同學明確在活動中自己肩負的任務,並能認真努力的去完成.英語課堂的活動其實是可以非常的豐富多彩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可以是小組討論(老師應該對討論的時間應該加以控制);可以是課堂辯論(老師應該給以導向性的指導);可以是角色表演(Role play)等等.
六、課堂小結的有效性: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課堂小結,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小結,說出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可以利用課件,以填充表格的形式來總結.透過課堂小結,短短的幾分鐘之內,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要點,對於構建學生的知識框架是頗有幫助的.
七、板書設計的有效性:有人認為有了多媒體教學,板書不那麼重要了.其實不然.教師的板書,對於學生很重要.有效的板書既可以展示課堂教學的精髓內容,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又可以展現學生的學情,換句話說,黑板是老師的領地,同樣也是學生的地盤,學生在黑板上的板演是老師觀察教學效果的最直觀的途徑.所以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有效途徑.
八、課後作業的有效性:課後作業其實在備課的環節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指導學生有選擇的完成不同層次的作業,而不是一刀切;二是佈置作業的時間,怎樣才能既不佔用寶貴的課上時間,又能讓每個學生明確課後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這一點需要英語課代表的合作,一個負責任的英語課代表,是英語老師最好的助手.
九、課後反思的有效性:課後反思是每個老師必做的事情,全面細緻的對於每個教學環節進行反思,總結得失,可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課後反思,寫出沒弄懂的問題或句子.師生的共同反思,對於打造高效課堂有雙重的作用.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面臨課時減少,課堂容量增大這個矛盾,我們每個老師都在竭盡全力地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力爭讓自己的課堂更加高效,讓自己的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教學改革的路還很長,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為了祖國的未來,我相信我們的所有探索都是值得的.
回覆列表
上好入門第一課學習需要動力,而動力又源於興趣。精彩的課前導
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課堂最佳狀態的學習,從而為教學起到事半
因此,努力創設一種與當堂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場景,
尤其是對於剛上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英語”一看書本,都是字
,似曾相識,卻又說不出來,因為它們和漢語拼音很相象,但又不是
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先放一段歡快的英文歌曲,來調動
,同時還可以再放一段英文故事的錄音,讓學生體會英語
美妙的節奏,培養他們的語感。之後,老師可以像介紹新同學
;還可以請個小玩偶和學生一起學習
用實物進行教學。這樣,學生的情緒就會被帶動起來,為以後的
lessons do we have in the morning? 或者進行一
daily report)活動。這樣安排的教學活動
培養了學生用英語的交際能力,又幫
從而應用到自己的交流
What’
this in English? How are you?的問候、等等, 鼓勵學
久而久之,他們的語言資訊量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他們再開口說話就會由難變易,最終達到讓學生在交流中去學
在小學生學英語的初級階段,打好聽說基礎,是非常重要的。聽,
;說,就要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情不自禁
,但
,小學生的生理優勢就很難有
以往的英語教學,常常從字母、音標學起,配有大量的
這樣,會令學生感到鬱悶、壓抑,學習興趣也會在機械的讀
如今的英語教學,提倡聽說領先,對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講,更
聽,是指讓小學生更廣泛地接觸英語音像製品。透過聽故事、
聽廣播,在聽中瞭解英語語音、語調的變化,體會英
,會令他們好奇,然後模仿去說。說,不必限制他們說
,不用過於強調他們發言的長短、輕重,不必糾
,這只是學的第
,更是進行交流的根本。當學生喜歡聽,喜歡模仿,喜歡用英語說
,他們自然會急於學習單詞、句子,來滿足自己想要說的願望。在
,再來糾正他們一些錯誤的發音,教授他們英語知識,用讀
,學生便樂於接受,也容易接受了。
,採用教唱英文歌曲的方法,這樣不但使
,而且樂於學,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容易形成
Hello”的歌曲,I’
Helen, Hello, Hello.等學生學會了,可以用其他人名代替,
,也掌握了“Hello”和“I’
…”兩個問好和介紹的句型。小學生只要聽上二三遍,基本就學會了,
,學到了許多日常用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音
,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境內容,使學生自然投
,
,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這裡所說的實物是指:用以解釋或創設情境進行語言操練的教
,應
,進行實物教學。
學是為了運用,因此應當學與生活密切相連的知識,從學生接觸多
,一定會激起學生興趣。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拿起一支
,問學生:“這是什麼?”,當學生回答“鉛筆”這個詞時,教師可
pencil”這個詞,並重復幾遍。在學生模仿、發音後,教師板書
pencil”一詞,並讓學生拿出各自的“pencil”,互相交換,要求在
,不許再用中文,而用英文代替,以鞏固所學知識。學會
一詞後,可繼續提問:鉛筆是pencil,那鉛筆盒是什麼呢? 等
pencil-box,學生既能
,又學習了新的單詞。又如“desk”、“door”、“bag”、
apple”等。比如學習“pen”這個單詞時,我隨手拿起一個學生的
This is a pen”,然後將“pen”重複兩遍,學生在
pen”這個詞的讀音時,同時也明白了單詞表達的意義,記憶
對於在教學中一些很難用實物表達的單詞,可以利
圖片的色彩要儘量鮮豔些,這樣才能給學生一個賞心
從而產生學好這些單詞的強烈慾望,同時也省去教師解
課堂中的情境是創設的,教師還應將它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社
教師透過教室這一舞臺讓學生將在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結果
並且把這一展示作為師生共同學習機會,不管
老師都應肯定他的活動的價值,營造其體驗成功的情
Have a phone call這一展示活動中,同學們
並且在這一活動中,不僅複習鞏固了打電話
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特色是充分發揮它的語言功能,這就要求全
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遊戲、表演、
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都
。從而將課堂情境延伸到課外,加強語
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具有各方面的素質。我堅信: